分享

走过屏风门 | 张茜

 台山梅农 2021-07-30
图片

SLIGHT HEAT

#2021#

图片

////

200年了,郑梅英迈着一双小脚,亮堂堂地走过了屏风门。

屏风门是闽清闪庐的第三重门,平日里总关着,两扇门对合就是正院面向大门的一道屏风,发挥着类似照壁的作用,但比照壁精致得多,又处在不漏风雨的门楼里。大红漆底,上面飘飞金色祥云,三朵五朵一团,披着闪闪金箔衣,寓意风调雨顺,家和事兴,书声琅琅……以及当家女主人的满心向往和追求。

闪庐是女主人郑梅英的毕生杰作,建造这个作品,她花了整整24年——从一头青发、裙衫飘飘,到满头霜白、形体丰腴。可即使她再能干,治家业绩再突出,也还是裹着小脚的清代女人,进出庄寨不得走大门,只能走边门。边门,寨子左右两侧对称而设,相连横穿寨子,形成一条笔直走廊,这无疑显示着隐忍和内在的霸气,至少我是这样认为。也许郑梅英那时走边门是心甘情愿的,但我在她建成闪庐两个世纪后的某一天,踩着一双健康大脚,来到她家,也就是她的庄寨,顷刻间,就被她的坚韧、执着和满腹才华惊讶得说不出话来,久久才道出一句:这是我数十年来,所见过的,最精致的,最注重细节和品质的——古民居。重要的是,这座古民居迄今还健康地“活着”,后人秩序井然地生活在里边。神奇的是,这座古民居的厅堂、神龛、刻在厅堂八个木柱上的楹联,以及正面主墙上高悬的郑梅英荣誉匾额,仍是百年前的样子。显赫的荣誉匾额,是清朝末年类似省教育厅厅长的官员,在郑梅英80岁寿辰时,亲笔签名授予的,内容是节孝。郑梅英似乎营造了一个小小的母系社会,铸就了闪庐之魂。

时光之神,也似乎被郑梅英惊讶得忘记了抬步。

图片

郑梅英缜密、严苛的心思,竟然战胜了时间。200年,闪庐有如它的名字——一闪而过,这宛若一句预言。一切仿佛就在昨天,仿佛郑梅英昨天还在这个家忙碌着。那个下午至晚上,我想象郑梅英太多,想她的面容,想她是否受过教育,想她怎能懂得深奥的建筑、艺术和相关材料的运用等等。因为想得太多,夜里从不做梦的我,梦见一个老太太,很老了,躺在床铺上,我坐在床边看书,起来要走时,老太太从床上一跃而起,扯住我的衣襟要跟着一起走,将我惊吓醒来,额上沁出一层冷汗。但没几天,我又独自驾车去了一趟闪庐,我需要再熟悉郑梅英和她的家,她的家除了叫闪庐,还叫冬畴寨。

郑梅英建庄寨取名叫闪庐,是因她丈夫名叫黄国闪,闪庐又叫冬畴寨,是因她长子名叫黄冬畴。其实,郑梅英主持建造闪庐时,丈夫已过世,或许是思念,或许按理应该那样叫罢,儿子名字自不用说。呕心沥血蚂蚁垒窝般建房24年的郑梅英,在这幢宅子里似乎毫无名分,但实质上,只要您走进闪庐,只要您往高阔而有着精致细节的厅堂里一坐,便背倚楠木供桌,透雕三国故事,人物景致纤毫毕现。供桌后面的高高神龛,仿造了一个袖珍的布达拉宫神龛,藏式镶玻璃龛门,实现了郑梅英的愿望,高效保护了可容两人的神龛里的珍贵壁画——金碧辉煌。我们头顶的木质拱形穹隆上,花鸟鱼虫,线雕、浮雕、镂雕,丰富而华丽,厅口廊檐下,左右两根木柱高处,各自站着一个正发力的侏儒大力士,脚踩莲花,壮实无比,表情轻松地托举着粗壮的檩条,给人足够的安适与力量。

放开视线去庭院,左右两大排侧屋均为书房,这声势浩大的书房的确如愿培养出了国子监太学生。书房与厅堂屋檐连接处称为女儿墙,这是厅堂视线的焦点。郑梅英在这方寸之地做足了功夫,可谓将一个女人的心思表现得淋漓尽致。女儿墙压在厅堂屋檐下,立在书房屋檐上,小小不足一平方米的墙面,对着厅堂,彩绘出一幅花鸟美图:华贵的牡丹,内敛的海棠,祥瑞的仙鹤,灵气的鹭鸶,小花园般烘托着——墙侧面及顶上的小品——一条肥硕弯腰载重鲤鱼。鲤鱼口吐祥云,缠绕一方湖水,缭绕向上,托举出一座楼阁,底基、层楼、顶尖,工艺直逼真楼。湖蓝色温度计般的水银柱子,依然崭新靓丽,景泰蓝楼基,同样鲜艳如初。

图片

我细细品味这处天外天般的小景,仿佛听见,郑梅英轻轻呼出一口长气,再将心思抛向门楼的屋脊。她的屋脊没有飞向天际的弧线,只有暖暖的,贤淑的,婴孩饰物绣片般的彩色砖雕,雕线、色彩、图案极好。那是精美的孩子围嘴上的莲花瓣儿,是孩子虎头鞋上虎头帽上的虎面儿。在这充满浓厚母爱的屋面之下,是一百多间的房子,数进数环,一楼居住,二楼仓房。闪庐拥有数百亩良田,年收几千担稻谷呢。

门楼上的“绣片儿”,遥对着厅堂屋脊上的“百年大计”——郑梅英的马鞍风火墙,有着外装修,加固了一层芦苇席图案般的方形瓦片,每片瓦的中心都牢牢地钉着一颗粗瓦钉,这是罕见的一种工艺,这种工艺实现了郑梅英千秋万代的宏伟愿景,至今完好无损。

坐在闪庐里,犹如置身一座园林中,开满幸福花,结满幸福果,还有童声咿呀,书卷飘香。站在闪庐外,整座庄寨形如一只巨大水果盆。四面墙壁拦腰内收,下半部砌石,上半部夯土。屋檐下来的雨水,怎奈严丝合缝的砌石?两道卵石排水沟环围庄寨,一大一小,内里连接,小雨大水,迅速排走,汇向滔滔向前的梅溪。

图片

闪庐,闪耀着尽善尽美的大国工匠精神。

可它的建造者郑梅英,只是清代的一个船老板女儿,粗识文字,善做生意。丈夫黄国闪是她爹的工人,年龄大她20多岁,梅英为填房。


原文载自 | 福州晚报

图片 | 摄影记者 张旭阳

新媒体编辑 | 温温

监制 | 林根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