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磁同步+交流异步电机的组合是BEV四驱的好方案吗?

 知化汽车 2021-07-30

在纯电动汽车领域,电机的永磁同步、交流异步之争,有点锂电池磷酸铁锂、三元之争的意味,抛开具体产品和使用来谈,技术本身其实没有孰优孰劣。

通常我们感知的是,永磁同步电机成本高(稀土贵,同时稀土资源受限),功率密度高,中低速的能效高;交流异步电机的成本低,高速性能好,不退磁。二者的一个对比,李想曾给出个图,如下。但实际产品会发现,国内外高端车型大都配交流异步电机,而中低端车型反而用永磁同步电机。

具体的缘由涉及较多,在此不展开,这里想重点关注下这两种电机的混合方案。如果你对照下Model S/XModel 3的后驱版,Model 3的长续航里程版和性能版,你会发现,Model 3除了将在S/X上采用的交流异步电机换成了永磁同步电机之外,还采用永磁电机(后轮)+交流异步电机(前轮)的双电机混合方案。如下图所示。同时可以发现,能耗低的车型绝大多数采用的是永磁同步电机,而Model 3后永磁+前交流的方案也获得了一个不错的能耗水平。

无独有偶,国内新势力车企蔚来最新款的ES6也从ES8的前后交流电机换成了永磁同步电机,不过,ES6的长续航版和性能版却也采用了混合电机方案,但组合的方案为:前轮永磁同步电机+后轮交流异步电机,恰好与Model3相反。

这种混合方案的优势很明显,能够发挥永磁同步电机和交流异步电机各自的优点,避免各自的不足,国外有家AMM的公司做过类似的对比分析,如下,在美国EPA测试的工况下,永磁PM+交流IM的混合方案每英里的耗电量可以达到相对最低,即具体最好的能耗。

但这个方案对整个能量分配,以及前后电机的控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有更好算法和策略,整个的思路是用软件的提升来弥补硬件上的不足,这是个好的方向,每一块硬件都应该通过软件为之赋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