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思行研修】北京市通州区永顺镇中心小学——孙静怡

 自主发展 2021-07-30




孙静怡:本科学历,英语师范专业。在工作中注重对教学方法的探索,对教学方式的研究。课上做学生的好老师,课下做学生的好朋友。性格开朗,待人真诚友善,对教育事业有着极高的热情。

学思反馈表

一、思考所得:  

新课标提倡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但是,很多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并没有想到要分层落实,而是使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全体学生。教师设计目标时必须认真进行目标的分解,提出整体目标的层次要求,实施分步分批达标・ 另一方面,学生间存在着个性差异,要求他们在同一时间就同一内容达成同一标是不科学的。因此,教师设计教学目标应准确把握学生课前目标的达成度,而后分层提出要求,逐层提升,以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本次活动中,我和于老师是作为讲课老师参与进来。讲完课后,中心校的所有英语老师在张鲁静老师的带领下,对我和于老师的课进行了分析讲解评课。

通过张老师的评课,我知道了自己在设计教案出现的众多问题,也在于老师身上学到了许多。让我知道如何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框架,如何设计每一个period 的标题,标题是否能涵盖本 lesson 的所有内容等。如何设计一节课的话题导入,通过直接的方式 in this unit we will talk about…来进行话题的导入。在练习环节,要以学生为主,一切围绕着学生,这样才能达到本节课的主要目的。在设计环节是一定要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不能脱离实际,让学生能够运用本节课学习的内容真正运用到相关情境当中。

二、学习困惑:

1.如何能判断自己所设计的单元整体框架标题是否正确?

2.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设计即能提升优等生也能兼顾学困生?是否要针对不同学生设计不同的活动?

三、自主理解(在本次活动所感悟的):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就是在通盘考虑《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教学的目标要求,以及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教师针对一个单元,整体组织教学内容,整体设计教学方法,整体安排教学时间,整体设计单元主体作业。整体单元教学有利于教师实现多样化教学方式的统一,整合时间资源,使有限的课时产生更高的效益:有利于学生合理认知组块的建构,促进学生知识的记忆、保持和提取,促进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确立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既要从本课特点出发,又不能只注重在一篇课文上,要树立英语的整体教学观念。从整体出发,把眼光放在一单元、使其上下关联,互为照应,分解合理,体现出学科的序列性。这样,就不会为教一课而教一课,以致脱离教材,失去“英语味”。如涉及具体单元或某一课时的教学目标设计,不能过于笼统、淡化。

学习心得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学习反思:

阅读了《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让我对现代科技又有了进一步的深入了解,首先要是上好一节优质的课程运用 ppt 对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有很多现在应用技术可以应用到教学中来。一直对于 PPT 都是马马虎虎的做,现在通过阅读这篇文章也让我了解更多的现在应用技术如何与实际课堂相结合,以及 PPT 会对学生上课的集中度及兴趣度有所影响。一直以来都说教师要做好家长工作,从而更多额交流工具也是最好的方式。教育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促进了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进步。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断融入到课堂内外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课堂教学的推动作用。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现代教学媒体具有多样性、新颖性、艺术性和趣味性等特点,有利于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神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运用现代教学媒体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其记忆力,培养其观察、思考、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变了过去传统教学的教材单一、教学方式枯燥等现象,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直观性、平面化和动感不足等缺点,使一些抽象难懂的内容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方便学生利用自学能力自由地追求和吸取自己想学的知识,使学生不断产生对新知识学习的兴趣,增强对新问题探究的信心,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

2、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常规思维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

3、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现代教育技术丰富了教学资源,促进了资源共享。教师在备课时结合教学内容,有选择地从网络上下载相关的资料、图片、声音、动画、影片等,再结合课堂教学的需求进行有效筛选,同时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等方式方便、快捷地与同行进行沟通、资料共享、教学方法探讨和经验交流等

4、促进师生相互交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促进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在工作中我可以利用 ppt 来制作课件,微信及各种交流工具与家长、同事、朋友交流,共同创建美好教学环境。

行动管理表

自主教育研修总结

通过参加一年的自主联盟的活动,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也转变了一些教学思想: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教师扮演的角色不是学生的导师、知识的传播者,而是学生的朋友、学习知识的顾问。教师的任务是创造促进学生学习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挥独立性与创造性,以师为主体,作用于教材、学生等客体,构成了教的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作用于教材、教师等客体,构成了学的过程教师、学生均具有主客体双重角色的意义。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的特殊认识活动过程,是教与学辩证统一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互为主客体的,二者所处的地位是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实施”责任与自主”课堂教学,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教师由"主角”変为“导演”、由幕前走向幕后,学生则由旁观变为参与,逐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地建构学生的学习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自实践,从而培养其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即自主意识和自强意识,让学生增强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即自我调控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即独立人格,就是要承认自我,相信自我,尊重自我独立存在的主体身份和主体资格这实际上,也就是要确立现代教学主体意识,其核心是树立一种现代科学的“学生观",树立一种新型的以建构学生主体为核心的主体教育思想。

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个综合体,自主学习的心理素质包括自主学习的态度和动机这是启发学习的内在动力与前提,自主学习的基础能力是符合自主学习要求的相应的知识和经验储备这是自主学习的基自主学习的智力品质观察、思考、联想、记忆力等。这既是自主学习能力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发展的潜在要素。掌握学科学习的特点与规律,独立地选学习的步骤与方式,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策略性地学习,这是自主学习的技能要素。自主学习的思维观念一一形成和逐步独立自主地发展。在传输知识的过程中重视对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和学习能力,它的实质在于变获得为获取,变被动为主动。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之能力、创造能力。其中,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学会学习的方法,这是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因此"责任与自主课堂教学应关注教学学法化”问题,即如何较少地传递和存储知识,而把课堂教学改革的着力点放在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元素质”上。

传统教学式是灌输式,这种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就要改灌输式为讨论式、问题式、探究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设疑、探索。使学生的能力包括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真正做到“回归主体、发展主体”。学的过程是一个自主组织过程,发展的动力来自内部,即来自教师的自组织和学生的自组织两个方面,两者缺一不可。

我深刻的体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是本模式探讨的核心;认真钻研教材是模式探讨的根本;灵活运用模式才能使模式富有生命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