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自惠安石雕雕刻的万龙寺舍利塔

 和之石雕 2021-07-30

万龙山发源於雩山馀脉,山脉纵横起伏,经华盖山(道观)逶迤至江西乐安县城西北,层峦叠嶂,三峰鼎立,形似三尊佛像。万龙诸山如众星拱北,巍峨雄伟,系乐安县名山之一。 万龙寺始建年代未找到确切的文字资料记载,但旧址残碑刻有“建於宋朝绍兴19年(公元1149年)”。位於城北古道旁,原是江西省内外通往华盖山必由之路。

  

万龙古寺历史悠久,其前身为郁林寺,该寺於南宋间(见同治版乐安县)始建於乐安县城北古塘附近的密林中,郁与密谐音,当地民众误称密林寺,占地面积两千多平方米,内建大雄宝殿、天王殿、僧尼住房、斋堂膳厅多间,僧尼成群,香火盛兴。大雄宝殿地门联「万水千山圣地共用神州乐,龙翔凤翥普天同祈社稷安」。大雄宝殿内有泥塑三尊大佛、十八罗汉、文殊、普贤和普陀岩(观音八十四化身)等一百零七尊菩萨。寺院由银文法师、洞三、洞莲三人组成管理小组,制订了规章制度。一九九七年八月三十一日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开放,县民族宗教事务局给予办理了正式登记手续。

  

万龙寺恭造的这座舍利塔总高为2.38米,为存放比丘释净水之舍利子。舍利塔共九层,每一层都有其特定的意义。顶部为为莲拖宝珠,紧接着是宝盖,宝盖下面为护法金刚,护法金刚站在由三块石头组成的莲花座上。莲座下面则是存放释净水比丘舍利的地方,是这座塔的核心区。核心区分两个部分,上层为盖,四面雕刻代表高雅圣洁的莲花,下层为存放盒,四面雕刻双龙吐珠浮雕图案。龙浮雕在中国民间有祛邪、避灾、祈福的良好寓意。
从这座舍利塔可以看出惠安石雕雕刻的细致,塔的每一处图案都有着它自身的含义所在。舍利塔在寺庙中是很常见的一种建筑,佛教舍利塔作为雕刻艺术的载体,对于雕刻的艺术表现、构成语言、表现手法以及装饰工艺等有既有雕刻艺术本身的艺术价值,还具有宗教风土人情等方面的文化艺术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