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动扶梯的中国“首秀”

 文史绯闻 2021-07-30

【大新公司广告】, 1937年元旦上海《申报》刊发

自动扶梯的中国“首秀”

肖伊绯

如今,大型超市商场、机场、火车站、地铁站等公共场所,普遍使用自动扶梯。与厢式电梯不同,自动扶梯特别适用于人流量极大的公共场所,对于不断出入这些场所的巨量人流,起到了为行人节省体力且有序输送人流的良好效果。人们对这一公共设施,早已见惯不惊,使用自如。不过,关于自动扶梯是何时在国内开始使用的,却少有人知晓,也一直未见相关研究与评述。

其实,自动扶梯这种设备,在中国的使用记录可以追溯至80年前。上个世纪30年代的上海大商场中,就已经开始安装并采用这种设备了。最早使用者,乃上海大新公司,时为1936年新年之际。

早在1935年12月11日,大新公司开业前夕,上海《时事新报》即抢得新闻先机,率先在其副刊“新上海”版面头条,刊发了一篇题为《大新公司新厦巡礼》的报道。报道题目之侧的“副题”,即“自动扶梯,人立梯上即自动上升”,意味着这一报道将是中国报刊上首次出现自动扶梯的报道,也因此颇为读者瞩目。报道中在述及商场大厦内部设施如何先进时尚时,特别提到:

大新公司将来最能吸引顾客者,莫若自动扶梯之装置,人立梯上,手扶梯边,梯因马达转动,即自动上升,但只能上升,不能同时下降,大致到傍晚将散场打烊时,此自动梯,便只下降,不再上升。闻此梯,係全国所创见,日本亦只三井、三菱等有之。

据此报道可知,即将开业的大新公司商场,将配置国内首见的自动扶梯。只是当时可能限于技术条件,或者出于商场运营考虑,自动扶梯并非如今这般双边循环上下开动,而是分时段单边上下开动。不过,商场对此另有考虑与安排,除了自动扶梯之外,备有“无数电梯,载客上下,可以直达目的地”。

1936年1月9日,上海《时事新报》在不同版面同时刊发两篇报道,皆是为次日即将开业的大新公司宣传“造势”。两篇文章,无一例外的提到了自动扶梯之首次使用。《大新公司巡礼》一文中这样写道:

十层大厦的分配,一共装有六架电梯……另外装了两架OTIS最新式自动升降机,循环上下,用电气搬动,比了普通电梯,没有震荡头晕之患,倒很适宜于一般妇孺和老年人,这种代步机,在上海还是初见,无疑地,又要轰动一般好奇的了。

文中将自动扶梯称之为“自动升降机”,以示与普通厢式电梯的区别。这一说法,虽不甚准确,可从预报性质的解说角度而言,对尚未使用过此种设备的国内消费者而言,“自动升降”这一说法,还是颇为形象、便于理解的罢。刊载于该报同日另一版面上的一篇简讯,题为《大新公司明日开幕》,文中也提到了自动扶梯,称:

大新公司……内部亦极新颖宽敝,从第一层起,有电动扶梯,连贯直达三层,尤为特色。

在这篇简讯中,自动扶梯又被称之为“电动扶梯”,概念表述更为规范。当然,无论是称之为“自动升降机”的那一篇报道,还是称之为“电动扶梯”的这一篇简讯,都是见证这一“新生事物”即将诞临于上海的重要文献资料了。

《时事新报》两篇报道“造势”之后次日,即1936年1月10日,上海大新公司隆重开业幢矗立于南京路西藏路转角处弧形折叠状大厦也一度国人视作代表旧上海商业实体的标志性建筑物

《时事新报》当天头版,刊发了一张整版广告,即大新公司正式开业的宣传广告。“电动扶梯,无劳跨步”的醒目字行,分明也是再次提醒上海市民,千万不要错过这自动扶梯的中国“首秀”。

同日另一版面上则又刊发了一条简讯,这一次是明确的以“自动扶梯”为新闻主题的。简讯寥寥数十字,却配以一张硕大图片,乃是大新公司管理人员在自动扶梯前的一张合影。这一张“人梯合影”,被明确的冠之以“大新公司自动扶梯”的图注,显然,这是要突出“梯”而非“人”。这篇报道,亦可视作自动扶梯在国内报刊上的首次“亮相”。从此,“自动扶梯”之名,始为国内工商业界与消费者所习知。

1936年1月,上海大新公司管理人员在自动扶梯前留影,原载于上海1936年1月10日《时事新报》与《良友》杂志第113期。

大新公司开业次日(1月11日),《时事新报》在其副刊“新上海”版面头条,刊发题为《大新公司开幕参观记》的报道。报道还有一个副标题,“绅士淑女,争先恐后,自动扶梯,拥挤不堪”,足以据此想见报道主题之一,还是要聚焦于自动扶梯的首次公开使用的情形了。文中先是借开业前顾客们闲聊的场景来作一番铺垫:

“大新公司有自动扶梯呢,听说用不到人走路,也用不到人去开它,它自己会转动的,人站在上面,它就会自然而然的把你带上二层楼,三层楼上去。”

“嗯,真好白相,我们去看看好吗?这倒是新的玩意儿呢。上海还不曾有过,是不是?”

“是的,他们还是第一家,听说国货商场以前也想装过的,后来终于没有装成功。”

于是,大新公司的门前便拥着人头。

【大新公司开幕参观记:自动扶梯拥挤不堪】, 1936年1月11日上海《时事新报》报道

接下来,文中略微介绍一下商场内部的环境陈设、货品门类,就把报道重点即刻转入自动扶梯的首批中国顾客使用体验的描述上来了。当天亲临其境的记者这样写道:

人,大部份都集合在所谓“自动扶梯”的前面,争先恐后的,就连那些高贵的绅士们,也忘记了“妇女第一”的所谓“礼貌”。

那架“自动扶梯”是狭狭的一架,只有一个人那么阔,它的形状有些像孩子们的滑梯。不过这“自动扶梯”是有一级级的踏步的,(并行的大概有三块板,自此之后,便一级级的升上去,它的构造大概是和什么机器上的轮轴同样的吧?)而滑梯就没有,之外,滑梯是大都从上滑下来的,而这“自动扶梯”,可就只能上而不能下。

高贵的绅士淑女们吵吵嚷嚷的都要挤上去,得他们的职员们不得不织得人练来,手拉着手的把绅士淑女们拦在外面,到那一头去鱼贯而入。

与《时事新报》刊发“参观记”同日,上海《立报》也不甘落后,也刊发了由该报记者特别采写的一篇“参观记”,报道重点仍是自动扶梯。这一篇报道,直奔重点,开篇并没有什么铺垫,直接就去描述自动扶梯的“首秀”之“惊艳”了。这部份内容摘录如下:

昨天宣告“客满”

大新公司启幕

自动电梯最受注意

【本报特写】乳黄色的十一层大厦的大新公司,昨天一早飘起了彩色的万国旗。是正式启幕的日子啦!沿着南京路北西藏路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看客。每一扇铁门的前面,武装的巡捕,临时当了守卫。

十点钟:铁栅门拉开——,人像潮水向里面汹涌着,四角换货券没有用,赠送的指导券没有用,穿着很体面西装的男子汉,包着皮大衣,装点得很漂亮的小姐,奶奶,大家用着熟用的手势,向里“推”,向里“挤”。年青的孩子,被挤在中间,叽哩哗啦的叫,年青的女人,急得急声地嚷:“哎唷喂!”

但是,“推”“挤”的声势,并没有减轻,那玻璃长窗的进口,人全像不要命的向里冲。

人全挤进门去了,除了少数奶奶小姐们,真正去留心货物上的标价以外,大家都一窝蜂的抢到自动电梯口子上,拚命往上挤。活动的梯级带着得意、娇笑、害怕的女人、男子汉、孩子们,慢慢地升上去了。扶梯口,人一时挤得推不开;他想抢先,她也想抢先,看见活动梯级上的人在笑,四面冲进来的人,都统统围到自动电梯的口子上来。

【大新公司自动电梯最受注意】,1936年1月11日上海《立报》报道

这篇全文约800字的“特写”,文章开篇所写自动扶梯的“首秀”,即用去了400余字的篇幅。比之《时事新报》的报道,《立报》对顾客争先体验自动扶梯,似乎更为生动细致,更富于现场感。

报道中称自动扶梯为“自动电梯”,以示与当时必得配备操作者(有的还需购票乘坐)普通厢式电梯相区别。另一方面,之所以称之为“自动电梯”,正在于其随来随去、自上自下,比之厢式电梯更为方便实用,乘坐者的体验也更佳

值得一提的是,《立报》报道中称大新公司的自动扶梯生产商为美国沃的斯公司,与三天前(1月9日)《时事新报》的报道所称OTIS品牌,是一致的。

这个“沃的斯”公司,即今译“奥的斯”公司,实为全球最早研发与生产电梯的美国公司。事实上,自动扶梯的研发就始于美国。1897年,杰斯·雷诺(Jesse W. Reno)在美国纽约康尼岛的游乐场建成了一条使用斜板行走,类似是电动扶梯的机动游戏。而查理斯·西伯格(Charles Seeberger)则在1898年购买了一项关于电动扶梯的发明专利,并且与奥的斯电梯公司合作,1899年在纽约州制造出第一条有水平梯级扶手和梳齿板的电动扶梯。1900年举行的巴黎博览会上,西伯格成功展出了他们以电动扶梯(Escalator)为名的产品,获得一等奖1910年奥的斯收购了西柏格的专利,次年又收购了雷诺的公司。1920年奥的斯把两者的设计结合,了如今所使用的自动扶梯的基本设计。

据考,就在美国奥的斯公司的自动扶梯设计与专利整合方案完成15年后,时至1935年,上海大新公司正式向采购并引进了三条自动扶梯,遂成为中国最早使用自动扶梯的百货商场。1936年新年之际,上海大新公司开业,自动扶梯一经登场,“惊艳”四方——上海市民逛商场,就此有了最时兴、最新奇的去处。对此,除了《时事新报》《立报》的现场报道之外,当时号称“中国唯一画刊”的上海画报巨头《良友》杂志,也不甘落后,也于1936年1月15日印行的第113期刊物上,登载了关于“最近开幕之上海大新公司”的介绍。介绍重点之一,当然还是自动扶梯。

在这期《良友》杂志之上,一系列大新公司商场内外环境的照片配图中,位居杂志版面最上端,最引人注目者,还是那一张公司管理人员集合于自动扶梯之前拍摄了的“人梯合影”。不难发现,这张“人梯合影”与《时事新报》五天之前(1936年1月10日)所刊发者,乃是同一张照片。看来,大新公司管理层内部,早就做好了大力宣传自动扶梯的预备工作,洗印了多张“人梯合影”,统一配发给了各大报刊媒体。

且看《良友》杂志在“人梯合影”配图下方的介绍这样写道:

该公司为便利顾客上落,除装有升降电梯外,并有最新式的电动扶梯,由底层以达三楼,立足其上,即自动升降,稳妥迅速。计每梯可立客廿四人,速度每分钟转动四百尺,每小时可供四千人上下。此种设置,在国内係属创举云。

【最近开幕之上海大新公司】, 上海《良友》杂志1936年第113期报道

话说这大新公司开业,一架自动扶梯,引来万众瞩目,《时事新报》《立报》《良友》等都市主流媒体,均为其大张旗鼓的“造势”;一帮大报小报的记者作者,也无不跟着蹭蹭“热点”。无论是从商业运营角度,还是从品牌宣传角度而言,都可谓一举两得,开局大利。而在开业一年之后,时至1937年元旦,大新公司仍然还是上海滩上唯一拥有自动扶梯的商场,为此,公司又在《申报》上志得意满的做了一个广告。

该广告除了以“转角楼”的建筑形象,来标示大新公司品牌形象之外,还特意在“转角楼”之下又印上了自动扶梯的图象,并以大字印出广告语称:

大新公司,上海最新百货商店,中国之唯此一家有时代化——自动扶梯之设置,俾顾客乘之极感兴趣又觉便捷。

                                           上海大新公司旧影

显然,整整一年过去了,上海各大商场,还没有迎头赶上设置自动扶梯的时尚,大新公司仍然还在以此为“卖点”,不无自豪的宣传着自己那独一无二的商业优势。

当然,大新公司还并不仅仅以此自满,在竞争激烈的上海商界,永安、先施、新新等老牌商业公司,也是一直虎视耽耽,蓄势待发之状。在以自动扶梯“先声夺人”之后,率先在商场开设地下平价商场(类似于如今的地下附层超市),又在当年8月炎热夏季来临之际,率先在商场中开放冷气空调,更令上海消费者趋之若鹜、宾至如归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