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天气闷热潮湿,各种病菌繁殖快,胃肠道疾病高发,不少人都出现了腹泻、便秘等问题。 肠道健康不可忽视,那么夏季究竟应该怎么样保护我们的肠道呢? 今天的微直播,邀请到了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宣武医院营养科主任李缨,为大家讲解有关肠道健康的知识。 【专家简介】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营养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讲师。 【专业介绍】 ▼ 从事临床营养20余年,擅长糖尿病、妊娠糖尿病、肾病、痛风、高脂血症、肥胖的营养治疗、营养不良、老年人营养、难治性癫痫患者生酮饮食及肠内营养支持。 肠道的健康状况, 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身体素质 ①人体最大的加油站:99%的营养需要肠道吸收,为我们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②人体最大的排污厂:人体80%以上的代谢废物由肠道排出,维持机体环境。 ③最大的免疫器官:人体70%的免疫力来自肠道。 肠道的健康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身体素质。一般免疫力好的人,肠道也是非常健康的。 肠黏膜中广泛分布着神经网络,它们身兼数职,是指挥肠道运动、吸收、内分泌、免疫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机体的运行都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高强度的工作也让它一言不合就爱“闹情绪”,不仅肠道的屏障功能会受损,致病菌还会突破肠黏膜的保护屏障进入身体各处,诱发疾病风险。 研究发现,包括肥胖、糖尿病、癌症、自闭症等在内的50多种疾病都与肠道菌群失调有关。 ①大便带血; ②大便习惯改变,如次数增加、时间变长、出现便秘和腹泻交替的现象等; ③大便变形,像是呈细长或者扁长; ④体重下降、身体消瘦、乏力等。 出现上述症状,要警惕肠道微生态可能已经失衡。 另外,专家提醒,80%的肠道病变发生在大肠,而我国又是大肠癌的高发区,所以推荐普通人群从50岁开始进行结肠镜检查,而对于直系亲属患大肠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者、溃疡性结肠炎者等高危人群要更早进行筛查。 国人肠道健康问题堪忧 我国每年大肠癌的新发病例约40万,发病率位于男性癌症第四位,女性癌症第三位,死亡病例约14万,且每年增长5%,形式严峻! 国人肠道健康问题堪忧,不同人群更是会面临不同的肠道问题: 婴幼儿本身胃肠道的微生物种类少,且肠壁薄,粘膜脆弱。通透性高,屏障功能差,容易被细菌或病毒侵袭,因而感染性腹泻(细菌引起)和秋季腹泻(病毒引起)的发生率都很高。 熬夜加班、压力大;经常出差,水土不服;饮食不忌口,爱吃生冷、辛辣饮食……这都是年轻人的生活常态,也是导致肠道问题频发的重要因素。 在老年后,肠道消化能力下降,对激素的应答作用也下降,肠道免疫力也下降,微生物的数量和分布都会改变。因此,老年人的肠道相对更为薄弱。 放化疗,对肿瘤的控制有很大的帮助,但同时也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副作用。 化疗时使用的一些抗癌药物,不仅会对肠黏膜细胞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导致消化吸收功能障碍,易出现拉肚子、腹痛、血便等异常情况;同时也会破坏肠道屏障,影响肠道微生态环境,引发炎症,导致黏膜损伤。 夏日肠道问题更为高发, 要避免“病从口入” ①肠炎 夏季食物更易腐败,容易吃坏肚子,引起肠炎,常表现为腹痛、腹泻、轻微发热、恶心呕吐等症。 ②腹泻 拉肚子不一定就是肠炎,但肠炎一般都伴有拉肚子,出现黏液脓血便或者稀水便,甚至还伴有发热。 ③便秘 夏季气温高,出汗多,如果饮水量不足,容易引起便秘。 ④痢疾 痢疾杆菌感染时,可表现为发烧、腹痛、腹泻、解脓血便的症状。 ①采购新鲜食物,病死的家禽、家畜、不新鲜的水产品不要购买。即便是腌制食品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有可能繁殖一些致病性嗜盐菌。 ②烹调时,讲究厨房用品、炊事员的卫生,且生熟食品用的炊具要分开。 ③凉拌菜宜少吃,洗净后再用冷开水冲洗。瓜果宜洗净去皮再吃。 守护肠道健康,不只是要注意日常饮食,更要优化肠道内环境~ 肠道菌群,守护肠道健康 在人的肠道内,生活着100万亿个肠道菌群,如果把所有的菌群晾干了秤一下,足足有3斤多重,也正是这些菌群让肠道发挥了巨大作用。 肠道菌群可以分为3类:有益菌、有害菌,以及中性菌。 *有益菌:好菌,是肠道菌群的主体,如双歧杆菌,乳酸菌等; *中性菌:像颗“墙头草”,平常不作恶,但若有害菌占上风,它就会跟着危害健康; *有害菌:坏菌,如果有害菌过多的话,人体就要“遭罪”了。 健康的肠道,有益菌、有害菌、中性菌处于一种平衡协调的状态,而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肠道就会受损,整个机体的健康也可能受到影响。 如果经常出现便秘、腹泻问题,但又没有器质性病变时,可以适当吃一些含有益生菌的食品,或者直接服用益生菌补充剂,比如乳酸菌素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