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吉利派人抓质量!百度造车进度再提速?

 童济仁汽车评论 2021-07-30

当百度拿出Apollo的智能化能力,吉利拿出SEA浩瀚的架构造车能力,两张王牌相遇的产物,就是明年4月集度汽车将要亮相的首款车型。搞了那么多年的Apollo自动驾驶,百度为什么还要去趟造车这摊浑水?吉利在与百度的合作中,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今天我们就带你揭秘这家由百度与吉利合资的集度汽车。


从1月合资双方官宣,到3月公司注册成立时仅有三四个人,再到6月公司团队发展到200人,首款车型已进入油泥模型和3D建模阶段,并将于明年4月北京车展发布“概念量产车”,集度汽车的效率不可谓不高。

错过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百度,再也不想错过人工智能与万物互联的时代,而智能汽车赛道,是人工智能技术落地与普及的重要方式之一。不管是为了让资本市场对自己重新估值、拉回股价,还是为了立足未来趋势获得更长远的发展,百度现在都必须要真正做出一台打上百度标签的智能汽车。

前几年,百度在Apollo自动驾驶生态上投入重金,半个汽车圈加入为之摇旗呐喊。但是,真正愿意与百度同心同德的车企寥寥。显然,多数车企并不愿意把这项核心能力的建设拱手交给一个外人。百度表现出来的“侵略性”,也让车企不得不有所顾忌。

所以,百度费尽心力做的东西,到头来发现“带不动”汽车圈。没有规模,再好的技术也无从谈起。此时,百度想要践行“具有强大互联网基础的领先的人工智能公司”的定位,只能选择亲自下场造车。而吉利,就成为了百度造车的战略合作伙伴。

集度汽车中45%的股份是吉利控股和吉利科技所有,这也就决定了吉利在集度中扮演的,不只是一个代工厂的角色。集度首款车型的供应链,将全部采用吉利目前的体系。曾任领克汽车质量中心总经理、主抓质量与供应链业务的徐华,已经调入集度汽车,就是一个清晰的信号。

不过,吉利负责的是开发、生产和供应链,一台“百度牌”汽车的产品定义,终究还是要由百度自己来完成。

集度的首款车型给出了三大基因:Robotic机器人化,Emotional情感化,Futuristic未来感。基于百度Apollo平台的智能化能力,集度要做出一台具备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会思考、主动交互的智能电动车。据集度表示,明年北京车展上亮相的“量产概念车”,与最终量产版将会有90%的相似度,售价预计不会低于20万元。

百度造车,代表了未来汽车市场中可能形成的一极——具备大数据能力与软硬件融合能力的科技巨头,抢占汽车产品的定义权。类似的情况,还有可能出现在苹果、索尼、小米,以及宣称坚决不造车的华为身上。不管他们将以怎样的模式与现有汽车行业的玩家们展开合作,不管他们是否要亲自控制一家造车厂来完成生产,百度的经验都是他们必须要研究的。

而吉利同样也代表未来汽车市场中的另外一极——现有整车厂中留下的胜利者。回想起四年前,吉利控股、吉利汽车、沃尔沃汽车三家合资的领克汽车,就是用创新的合资思维,形成了吉利与沃尔沃之间的技术协同与规模效应,也让领克在产品规划与技术应用上,形成了长期的优势。

如今,吉利同样不会拒绝任何能够参与到造车新浪潮中的合作,也在集聚所有能为自己发展所用的资源。通过合资的方式,吉利与在软件算法领域领先的科技公司形成了强关联,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战略投资。如果这条路能够走通,未来汽车企业与科技企业之间的关系,将会变得更加微妙。


版权声明:本文为《童济仁汽车评论》独家稿件。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但须注明出处为《童济仁汽车评论》和撰写作者。如有任何侵权行为,侵权者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