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日学中医诊断》1.3. 中医诊断学的特点和原则

 心其和顺其然 2021-07-30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中医诊断学的特点与原则

【审查内外】 所谓内是指五脏六腑,主要是五脏;外是指外在的表现,如精神情志,起居活动,五宫七窍,躯干肢体等等。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蓿体,内外通过经络系统联系成-一个有机的繁体,再通过人体的体表五官与外界发生联系、沟通。外界的变化会通过体表五官,再通过经络影响到五脏,比如看见或听到恐怖的事情会心悸,皮肤受冷会鼻塞、喷嚏;内部五脏的病变异常也会表现到外,如脾胃功能异常会口 臭、口腻、口苦,肝的功能异常会胸胁不适、目眩耳鸣等。所以说人体是一个整体,人与自然界相应。

这一理论应用到诊断学上便是审察内外。一旦发生疾病,局部的会影响全身,全身性疾病会显现于某一局部;外部病患可传变入里,内部病变可影响到外面。精神刺激会影响脏腑功能 ,脏腑病变也会引起精神活动的改变。所以一看到眼睛的病变,断不可认定病位局限半目。如目赤,可能是眼睛局部的病本,如异物损伤,但也可能是五脏病变在服睛上的表现,如肝火、心火。忽视这一点,就事论事,就可能造成误诊。

诊断疾病不仅仅要仔细检查外在的表现,还要通过外在的变化来判断五脏六腑的功能正常与否,这就是审察内外的第一部分,也是最常用的部分。审察内外的第二部分内容是在诊断疾病时不可忽略病人所处的外界环境,例如季节,、地理、风俗、生活居处环境、精神社会环境等等。有些疾病的发生就与这些因素有关,不注意这些会给诊断带来困难,其至误诊。

【辨证求因】 辨证求因中的'证'作证候解。'因'有两种解释,或为病因,如六淫、七情、饮食劳倦等致病原因;或为部分病理产物,甚至一些病理过程,而这些因素造成或加重了患者的不适。例如瘀血 、痰饮、气郁等等。所以辨证求因,就是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和通过四诊所收集到的种种有关病人的体

可大致推断出病情,作出诊断,或告曰望而知之,或告日切脉而得知。流传开去,病人或病人家属往往以望而知之,脉而知之与否作为判断医生水平高低,而一些医生也以此自耀,造成误解。

当然,对诊法的掌握有深有浅,有的工于望诊,有的工于切诊。同样一个病人,不同医生通过望诊或切诊,所获得的证候量会有不同。有的多些,有的少些。但是,工于望诊的便不去用切诊,工于切诊的不去用望诊,四诊不合参,诊断就难免不准确。疾病是复杂多变的,证候的显现有真象也有假象,有的假在脉上,有的假在症上,故有'舍脉从症'和'舍症从脉'的说法,不难想象,四诊不全,便得不到病人全面、详细的资料,辨证就欠准确,甚至误诊。所以《医门法律》说∶'望闻问切,医之不可缺一。'《四诊抉微》说;'诊有四,在昔神圣相传,莫不并重。'只有四诊并用,全面收集病人临床资料,才能为正确诊断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图片

链接回顾

《百日学中医诊断》1.1 中医诊断学及其主要内容

《百日学中医诊断》1.2  学习中医诊断学的重要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