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望闻问切,切脉是最末功夫?

 宋大山 2019-10-18

现在网上不少学习中医的网友甚至职业医生都认为望闻问切乃古人按重要性依次排序,切诊(脉)是最末流。果真如此吗?

提出这种奇怪观点的人其依据是《难经》:“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可是,扁鹊说此语却不过是按掌握的难度而言,并非是按重要性依次排序的。故问:

“望而知之谓之神”,自古以来,就扁鹊一人能做到。据说他有特异功能,能洞穿物体内部。试问今世,有几人喝了神水,做到西医CTMRI一样的能洞察物体里面的?既无此水平和能力,那为何还以为望诊为至尊?

“闻而知之谓之圣”。仲景是中医圣人,可《伤寒论》、《金匮要略》讲到闻诊内容极少。更不是单凭闻诊就搞定诊断的。仲景是圣人,他的嗅觉却不见得有猎犬敏锐!

“问而知之谓之工”。假如病人有问必有答,而且能够完整、准确无误地表达他的症状体征,依我看,病人能达到这个层次,他完全有能力去做医生了,有必要来看你这个中医吗?实践中,病人或词不达意,或故意隐瞒曲委,或故意考中医之切脉水平,甚至误导医生的大有人在(病人都喜欢说自己身体虚可实际上并不虚),一个问诊能做到什么?如果光凭问诊能准确无误地判断病情,那么中医们都可去开网络医院了,实体中医院都得捡包袱。还有,古人说:“大实有赢状,至虚有盛候”又有:“舍症从脉”之说,这是经验之谈,说明症状有可能是骗人的。

“切而知之谓之巧。”既然说它巧,就是巧妙难以掌握的意思。事物能够称得上巧妙的可不简单!而事实上,假如你的切诊水平达到很高层次,能够切出“死脉”,那么就能把握预判疾病的先机。死脉是不少癌症患者将近死亡时所呈现出的脉象,甚至西医误诊漏诊的癌症患者,如果有此类脉,那么最好建议他们重新作全面的复检,以印证是否存在漏误诊。

《活人书》:“望而知之以观其外,切而知之而察其内”。虽然说症状常常“有诸内必形诸外”,但未必全部都是。比如癌症,假如能够全部显现在外,那么人人都能够准确诊断癌症,而不必要西医来个通体检查,生化、影象、活检都全套用上了。《伤寒论》标题是“辨某某病脉症并治”,看清楚了这个排序吧?病、脉、症,脉在症前!

自古以来的中医大师,以一诊定天下的除扁鹊其谁?其他说得出名字的中医大师,基本上都是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无如今天的不入流中医,动辄说切诊不重要!

中医最难把握的就是准确诊断。当今的中医水平每况愈下,原因恰恰主要不是他们所抱怨的“药材质量差”造成的,而是对四诊的掌握太差,在四诊当中,恰恰又是切诊掌握最差的!辩证不准确,你越开药准确就越是南辕北辙!很多中医,自己切脉水平差,就认为切诊不重要,是末技,呵呵。你不懂切脉,哪知切脉的玄机?一些疾病,如果存在着虚实夹杂,寒热错杂,往往就在脉里有表现。而补泻兼施,温凉并用玄机就从脉里透露出来!当然不否认世间的确有一诊定天下之仙人,但这是极少数,特殊性代表不了普遍性!大众中医,还得好好学习四诊,切脉是不可绕开的。绕开切脉,你的诊断准确率就下降!

 

截止目前,无任何一种诊断方法能达到100%准确。那怕西医诊断疾病,也得多指标参合。你中医这么牛逼,或靠双眼看一看,或靠鼻子闻一闻,或问一下病人就了解疾病全貌?不吹牛会死吗?

凡是将医学绝对化的,都是神棍!都不可信。医学与物理学不同之处,就在于研究对象----人的复杂性、多变性!假如世上有Y=X这样易解的医学程式,那么小学生都能成为优秀医生!

其实望闻问切排序的由来,我看应该是这么来的:病人一进诊室,你是不是先抬头望一望,大概看到他的面容、形态、神色、行动有无异常?走近医生,是不是闻到身上有异味?坐下来,医生是不是先问:“哪儿不舒服啦?”接着伸手切脉。这就是诊病的时间和距离上的先后顺序,而非重要性排序。

每个中医生修为不一样,对四诊会存在娴熟程度的差别,但不等于说,你对某诊掌握得好就说别诊没用、末流。以笔者切脉水平,我还认为切脉重要性占六七成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