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10730教学手记——将它装订成册,将它出版成书,带进我的坟墓

 晋诺工作室 2021-07-30

很久很久之前一直到现在,写作文就是中学生的重要学习内容,而且有个基本约定,两周一篇大作文,一篇随笔或札记;按大作文800字随笔500字的量计算,一学期的写作量大约在一万三千字,四个学期也就是五万字;事实上,很多中学生写不到这个量,因为,很多时候根本平均不到两周一篇。

如果说一个同学,仅仅是平时的随笔就写了八万六千字,你信不信?这八万六千字,他究竟写出了什么呢?

本次暑假作业,其中的一项就是编辑自己两年来的随笔,要求前有序言,后有后记。

李世博同学耗时一天,整理出了八万六千字。

让我们先来看看,他随笔的目录吧:

时评与议论

春晚短评

就不戴,你谁啊

义捐与逼捐

线上教育是否会成为一种必然

师法自然

明星死于谁手

前浪

学校,学区,学生

小说阅读理解

心怀天下,恪尽职守

使命之于集体与个人

鉴赏的秘密——毕飞宇《小说课》

小说与鉴赏

在集体中保证个人权利

青春与奋斗

告“密”者

从2020十大热点事件所看到的

成人宣言

苦难

盛衰之因

负重前行

“非”自主创新

知识的迁移与融合

疫情中的时代联系

高度

考场作文解析

与古人对话

苏轼是诉说忧愁第一人

我眼中的苏轼

姚鼐的内心世界

五代史伶官传序(论点)

桂枝香·金陵怀古赏析

怀古诗词对比

烛之武劝退秦师

晋武帝读《陈情表》

晋武帝之心理分析

蔺相如之智勇

让与不让

司马迁写人艺术探索

人生导师

长亭送别一煞

盛唐诗仙盛唐诗圣老杜沉郁顿挫诗风之我见

可以这么读史记

从叙事中读司马迁之褒贬

我住红楼

《红楼梦》人物名字由来

梦之研究

“胆识愈壮”表现

贾府大事记

宝玉的才华

贾芸——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撰写风景名胜题额对联的秘诀

袭人日记

两 颗 心

宝玉之悟

黛玉之痛

宝黛钗情感纠葛

精彩的眼泪

群像描写

闻其声而知其人

每日“世”言集

(2019-11-19至2019-12-22,2630字)

杂文

站在门外

生与死的理由

阅读使我成长

病人名录

祥林嫂的死因

午后是什么时刻?

善良又何不是一种坚强

面对灾难,战胜灾难

学术小论

评汤雨心《灾难来的时候我们应该做什么》

评唐悦《坚守是这个春天的代名词》

隐形的冲突——评《品质》

品读契诃夫小说《套中人》

关于别里科夫这个人物形象

读《我与地坛》

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刘亮程的寒风

那枯了的槐

云南冬天的树林简评

契诃夫塑造人物形象手法简论

咏史诗

咏物教我

生活叙事

清醒

我妈,这人……

生态课程讲解稿

看着这个长长的目录,两年来的教学镜头一一浮现,这些文字不仅是李世博同学的个人成长史,也是我的教学史。不曾想到,就在这两年里,他积累了八万六千字。这些字究竟给他带了什么?也就是说,这两年来的语文学习,究竟给予了他怎样的思想、情感、语言、价值观的影响?让我们来看看,世博同学的序言吧。

序言

恍惚间两个春秋过去,我回头看了看我高中作品集的文件夹,除却暑假作业第一篇是2019年9月22日我的阅读观,如今再有六十二个日月便足足两年,不禁怅然,我重温了一遍那篇文章,大致的观点有下:第一点,什么是阅读?从狭义上讲。他是通过对品读与理解书本而从中获取他人智慧或精神上有所收获的过程。当然前提是有智慧的书本。而从广义上讲,阅读的对象远远不仅限于书本二是万事万物。第二点,我们阅读什么?我在这里提出两点,一是在现阶段我们所能触及到的且能够理解的东西;二是尽量有深层次的意味的东西,惟陈言之务去。第三点,如何阅读呢?阅读是一个过程,它是不断深入的,对阅读对象的理解是越发深刻的,这需要我们慢慢的加深与拓宽,循序渐进,现在的我去看都可以称赞一句思路清晰,这种阅读观我一直以来身体力行,这种写作方式我也一直秉持,借此我才能从古往今来,如苏轼,曹雪芹,鲁迅等伟人,如新冠,鸿门宴等大事件中发掘出思维的闪光,塑造成当下的自我。我们阅读史书,阅读名著,阅读世间,那么阅读成就了我们;我们书写书评,书写议论,书写凯歌,那么写作记录了我们。这个“我们”,可以是成长,可以是思想,可以是情感,那是证明我们人之所以为人的一切。初中,我出了一本小散文集《题四十小记》,那是从我初中三年的时光中所摘下的最丰盈的情感的果实,是我成长轨迹最写实的记录,我看着七年级上册的我,“我弯下腰,拾起一片秋的银杏,带着清晨的一缕清香,一份寒风中的美,继续向前走去,面对严寒,更面对朝阳。”文字很稚嫩,但我能很清晰的感受到一种蓬勃,一种朝气在涌动,再如“这句话如同锥子一般砸进母子的心里,或许他们一直只是以为那是父亲的习惯。可能父亲太累了吧……”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一个初生的思想幼苗在触摸亲情,触摸苦难。高中的我开始观世界,评时事“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我们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处于资本主义社会问题频出,人民个人意志觉醒的年代,如我在2020年度总结中写到“就是美国当政者这样的死道友不死贫道的这种精致的利己主义,从上层渗透到各个个体,甚至成为一种文化,成为一种政治意义上的文化,那么这便是美国政治制度的一部分问题所在。”,如今的我看到这些文字,我仍能感到情感的共鸣,思想的碰撞,有一种感动在我心底油然而生让我神往——我曾存在。这便是我想要完成这部作品集的初衷,我会将它考进U盘,将它装订成册,将它出版成书,带进我的坟墓。

后记

花费近整整一天的时间,回顾了一下这两年来的收获,以上这83600字都是我一点点积累下来的,这种成就感是什么都无法比拟的。累死了,我现在只想躺床上笑着睡觉。昨天晚上还在愁B站的昵称不太好听,叫懒癌患者612号,感觉有612号就有611号,这名字太平庸没有个性,后来我想着想着释然了,这就是最好的昵称,因为我的一个梦想便是能像在B612小行星的小王子那样,与他的玫瑰在一天中看43次日落,做一个懒癌患者。这几年在园区校下来,没遇到什么大风大浪,是不幸也庆幸,在这里的五年里塑造了如今的我,那83600字的我。以后的路还很漫长,可能是十万字,百万字,千万字,人生永远写不完,但人生却因写作而永存。

世博的文字我都读过,让他们写作的初衷就是要让他的生命因语文而更充实丰满而富有光彩,但,这只是我心里的想法,并不渴望每个同学能真正理解到这个层面,我害怕,甚至可以理解他们,把这样的写作当“作业”来处理掉。但从世博的序和后记里,我读到了这两句话“这便是我想要完成这部作品集的初衷,我会将它考进U盘,将它装订成册,将它出版成书,带进我的坟墓”,我还有什么担心的呢!

当然,更让我引以自豪的是,也是我在教室里常常说的一句话,每个同学的前途都不可限量。而从世博的“以后的路还很漫长,可能是十万字,百万字,千万字,人生永远写不完,但人生却因写作而永存”里,我也得到了答案。

我并不期望我的学生做多大的官发多大的财,我期望的是,他们是一个丰富、有趣富有生命内涵的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