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应对压力的绝招

 新用户1296RLlw 2021-07-31

应对痛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你用的是什么方式呢?

国内神经科学领域做过一个量表研究,通过《应对方式问卷》进行测量,可以评定一个人行为类型的倾向性。

这种倾向性构成了六种应对方式在个体身上的不同组合形式,这六个应付因子依序命名为“解决问题”(F1);“自责”(F2)“求助”(F3);“幻想”(F4);“忍耐”(F5)与“合理化”(F6)。

这些不同形式的组合与解释为:

1、解决问题(求助,成熟型):这类受试者在面对应激事件或环境时,常能采取“解决问题”和“求助”等成熟的应对方式,而较少使用“退避”、“自责”和“幻想”等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在生活中表现出一种成熟稳定的人格特征和行为方式。

2、退避(自责,不成熟型):这类受试者在生活中常以“退避”、“自责”和“幻想”等应对方式应对困难和挫折,而较少使用“解决问题”这类积极的应对方式,表现出一种退责症性的人格特点,其情绪和行为均缺乏稳定性。

3、合理化(混合型):“合理化”应对因子既与“解决问题”,“求助”等成熟应对因子呈正相关,也与“退避”,“幻想”等不成熟应对因子呈正相关,反映出这类受试者的应对行为集成熟与不成熟的应对方式于一体,在应对行为上表现出一种矛盾的心态和两面性的人格特点。

曾经认为自己对压力的应付类型是比较成熟的,而且非常仰仗自己的思维能力,基本上用一种方式就可以解决问题:拼命想,直到想明白为止。

这种方式虽然其实很痛苦,而且因为绝少“退避”、“自责”和“幻想”,更不会做看似自我放弃的事情,所以我会非常自得于自己的勇敢。

认为至少自己是直面内心、直面痛苦的,经常会在脑海中闪现鲁迅的那句:“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来为自己作注。

但是逐渐地我有一种奇怪的感觉,简单来说是很奇怪怎么自己总是“无法被打败”,或者说总是能为自己找出理由,哪怕是承认自己“坏”的一面也隐藏着一种自我认同。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不安越来越明显,因为很显然我肯定不是那个最勇敢的人,我也犯了很多的错误,也肯定有很多自欺欺人。

不真实,一定是有哪里不对。

就像克里希那穆提所说,“关系犹如一面镜子,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真实的自己”。真正让我看到自己的,是关系。

自我认识不需要按照任何公式来进行。或许你可以透过心理学家或心理分析师来发现自己,但这并不是自我认识。在关系互动的过程中对自己保持察觉就能在每个当下看到自己的真相。关系犹如一面镜子,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真实的自己。但是大部分的人都无法在关系中去看自己,因为我们会立刻对我们所看到的东西产生批判和辩解。我们会批判、评估、比较、否定和接纳,等等,但从不观察眼前的真相是什么,因为对大部分人而言,这是最难做到的一件事,然而这正是自我认识的开始。如果能透过这面不可思议的镜子来看自己,而且是毫不扭曲地看到自己的真相,其中只有觉知而没有谴责、批判或衡量——在看到的时候心里怀着高度的兴趣——那么你就会发现心自有能力解脱一切的局限,然后心就能发现超越思想的境界。

不论你有多少学问或思想,你的心永远是受限的。一颗受限的心无论扩张到什么程度,仍然在思想的局限之内。因此,解脱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种状态。

——克里希那穆提

“不知道为什么”,在关系中我总是那个“太好”的人,我会让人感觉到交谈很舒服、相处很舒服,人很好。

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这样的关系是不错的,我很开心给大家带来很好的感觉,自己也不累,是真正有益的互动关系。

但是对于更深入一些的关系,却总觉得有一些障碍,回忆起来,哪怕是小时候,我总是明明是比玩伴和同学小1~2岁的年龄,却表现得非常大姐姐风范。

以前我会归于这个原因:从小当大姐,习惯了。

但这并不很本质,也许最本质的原因是,我想做一个“好人”。

我是一个倾听型的人,非常善解人意,非常愿意体谅别人,为别人考虑。不管别人对我是好还是不好,我都会第一时间站在对方的角度,体谅对方的处境,这种第一时间的体谅,似乎已经变成了本能。

在重要而亲密的关系中尤其如此,无论是家人、好友还是曾经的恋人,在一起的时候我极少发脾气,甚至脾气特别大的人,跟我在一起的时候也会变得没了脾气。

回过头来看,这是一个好人的绝招,它的作用在于让我们免于到的焦虑,毕竟底线是:我没有伤害谁。

但这样一来的问题是,首先很难构建亲密关系,其次就算构建了对方也会“变”成坏的一方。

这让我又想起了那句可怕的墓志铭:这是一个好人,一辈子没伤害过任何人,他干枯至死。

虽然自我保护是每个人的生存机制,如果没有这类的自我保护,在弱小无力的时候我们可能伤痛致死,但自我保护同时也给每个人套上了一个壳,这个壳是让我们跟世界隔绝的最大原因。

每一个个体都需要伸展自己的生命能量,表达自己的“攻击性”,但这种“攻击性”如果走了极端就是会被理解为“伤害别人也在所不惜”,这个想法很可怕(报复社会者的黑暗能量就是极度压抑之后的极端爆发),这种毁灭和自我毁灭的做法是要被绝对制止的。

实际上,“攻击性”可以是一种被接受的能量,转化为热情和创造力,转化为不伤害他人又有利于自身的表达。

我们需要在不伤害他人的基础上,努力穿越保护层,突破自己的防线,表达真正的自我需求,建立最好的关系。

· 有一种爱叫做点赞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