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情与投射认同(三)︱李孟潮:40岁以后才具有成为分析师的本钱

 昵称30533974 2016-02-16

▲ 点击蓝字“知遇”,关注中国最大婚恋心理服务平台


回复关键词“爱的艺术”或“爱与意志”获取文章资源


3
临床应用


对爱的能力的评估,能够帮助临床诊断,预测预后,以及指导临床技术。


根据爱的能力从低到高,可以划分出五个等级的人群:


1)社交孤立的自恋者,仅仅在混乱的性倒错的手淫幻想中可以建立关系,其建立爱情关系能力最低下;2)具有性乱行为的自恋者;3)具有混乱的、多种性倒错行为的边缘患者。4)具有多种性禁忌,有受虐色彩的爱情关系的神经症者;5)能够把生殖冲动转化为温柔和建立稳定、深刻爱情关系的成熟者。



其中前三个等级往往缺乏完整觉知客体的能力,也缺乏成熟的超我,而第4等级者往往只是缺乏成熟的超我。


Kernberg提出,有些自恋人格者的治疗预后是不好的,他们往往具有这些特点:社会孤立,因为性无能、矛盾的同性恋冲动、或者其它性问题就诊。而能够有那怕是混乱的性关系的自恋人格者预后要好一些。


边缘人格者虽然其爱情生活混乱而幼稚,但是预后还是比自恋人格好一些。边缘者的混乱的性生活往往是因为他们的原始理想化迅速崩溃,从而需要立即寻找其它的客体来承担这些原始理想化的投射。


如果边缘者能够和另外一个人建立起相对稳定的关系,表达出感受往往还是可以有情感的成长。他们在爱情中的暴力愤怒倾向往往是来自这样的认知偏差,“这个世界是冷酷无情的,如果有任何人能够像我的理想中的爱人一样,那么所有的问题就解决了。”

治疗师在这时候往往容易出现两种极端的卷入。一种是把患者的这种理想之爱仅仅看作是“付诸行动”,是用来掩盖其他领域的人际关系冲突的。另外一种形式是把这种理想之爱看作是正常的青少年的爱情幻想。这两种卷入都没有看到患者真正的问题在于无法现实地评价爱情关系和爱的客体。


然而从另外一面来,如果患者的理想之爱不是建立在分裂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完整的客体关系上产生的“浪漫的理想之爱”,那么说明患者主要出现的是俄狄浦斯情结的被激活。这样的患者有比较好的预后,也是比较适合精神分析的。(Kernberg,1974b)

爱情理论在分析工作中的使用主要就是集中在修通移情之爱(transference love)或者色情移情。把儿童的性欲形式转换为成人的自我功能。在修通移情之爱的过程中,患者必然会学会,其寻找俄狄浦斯客体的欲望会是所有爱情关系中持续的、固有的特性。这并不是如庸俗精神分析者所言的,俄狄浦斯情景(Oedipus situation)就是爱情关系的全部,而是指俄狄浦斯情景的结构会对人们塑造新的爱情生活起到重要的作用。

这里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两种把精神分析简单化的理解,一是把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 complex)片面的理解为《俄狄浦斯王》的故事情节,一是把俄狄浦斯情结和俄狄浦斯情景(Oedipus situation)混为一谈。


今天我们在这里不是做细致的概念研究,只是简单的说一下。


首先,俄狄浦斯情结不完全等于奸母杀父,奸母杀父是《俄狄浦斯王》这个戏剧的故事情节。奸母杀父只是俄狄浦斯情结的一种极端化、简单化的形式而已。而且俄狄浦斯情结有正性和负性俄狄浦斯情结两种。其实质是探索儿童在父-母-子三元关系中无意识变化,俄狄浦斯情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不是奸母杀父四个字能够概括的。其实早在1900年的弗洛伊德开始详细阐述俄狄浦斯情结的时候,就同时例举了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作为文学方面的例证。大家感觉不好理解的话就去看一下哈姆雷特,俄狄浦斯情结同样可以命名为哈姆雷特情结,哈姆雷特的内心冲突其实更接近于一般的神经症人格结构者俄狄浦斯冲突。

其次,俄狄浦斯情景(Oedipus situation)主要是克莱因学派的术语。它是一个早于俄狄浦斯期的早期的三元关系。最近台湾林玉华教授等翻译了一本书,叫做《俄狄浦斯情结新解》,就是专门研究这个问题的,可以参考。

最后一点一般来说专业者不会混淆,但是把俄狄浦斯情结和奸母杀父划等号即便是很精深的外文专业书籍中都会存在这样的误解。可见谬种误传的程度。

移情之爱是一种没有回应的爱,因为它是缺乏现实基础的,是一种退行的儿童之爱。虽然在所有的爱情关系中都会包含有移情之爱的退行成分,让爱情看起来“好像”移情,但是真正比较成熟的爱情是双向互动的,具有现实性的。在分析治疗的过程中,治疗师要帮助患者发展对哀悼这种移情之爱的能力,从而能够有能力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和付出爱情。
现在有种说法以为分析治疗就是想办法让患者对治疗师产生移情之爱。可能是理解有误吧。如果这成了分析治疗的目的,分析师岂不是“卖艺不卖身”?干脆去做歌伎算了。


移情之爱产生有几个成分


这几个成分和青春期的那种“坠入情网”的无意识成分基本上是一致的:1)把自我理想的成熟部分投射到他人(治疗师);2)对俄狄浦斯客体的矛盾关系;3)多种儿童性倒错形式的展开以及对这些形式的防御。(Kernberg,1994)


这些成分联合起来,让移情之爱具有了浪漫爱情和性激情的一些特点。患者的这些移情之爱说穿了就类似于中学生的早恋和暗恋,是爱情的萌芽,但是不是成熟爱情的本身。我们都知道竹笋和郁郁翠竹不是一回事,莲子和莲花不是一回事。所以在面对移情之爱的时候也没必要太自恋,这种爱情和治疗师本身是不是个可爱的人关系实在不大。诸位只要想一下如果你当年暗恋某个中学老师兴致勃勃地告诉你,“我们结婚吧!”,你的感觉会是什么就明白了。


随着分析过程的进行,这些移情之爱会逐渐转移到患者生活中的其他人身上,从而其浓烈的色彩也变弱。


移情之爱中比较难以承受的部分就是患者的受虐性付诸行动。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如果治疗中缺乏移情之爱,也不见得轻松,难说更难办,这时候患者很可能是具有强烈的施虐-受虐特点,无法形成正性的俄狄浦斯关系,有很强的移情阻抗。或者更有可能是出现了自恋移情,在自恋移情中,正性俄狄浦斯情结的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患者甚至连二元关系都难建立,何谈三元关系?


有关患者的移情之爱的受虐性付诸行动的表现很复杂,其实我们可以从反移情看出来,有时候治疗师会觉得这个患者非常可恨,治疗动机极为暧昧,而且总是对治疗师纠缠不清,治疗师越是骂他,越是讨厌他,他越是穷追不舍,以此为乐。甚至有些治疗师会气得自己付诸行动,骂患者“厚脸皮”,“贱”,甚至要抛弃患者(而不是正规的转诊)。这种投射认同的确是比较难跳出来的,而且治疗师也很危险,容易有违背治疗伦理的冲动。
不过更危险的情况是治疗师出现拯救情结。


虽然治疗师的个人特点对移情之爱的产生不起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治疗师的性别特征的确对移情之爱有影响。

总的来说,神经症性人格结构的女性患者往往容易和男性治疗师发展典型的正性俄狄浦斯移情。弗洛伊德早在1915年就观察到了。相反,具有自恋人格特征的女性和男性治疗师很难发展出这种移情之爱,或者只有在治疗后期才会出现。自恋性的移情阻抗一方面是用来防御患者自身的依赖性,另一方面也来源于患者对治疗师的嫉妒。两者共同作用,阻止了移情之爱的发生。患者会倾向于认为如果自己对治疗师有性的欲望,是很丢脸的事情,让它觉得自己很糟糕。(Freud,1915,Kernberg,1994)


神经症性结构的男性患者和女性治疗师往往会显示出对移情之爱的抑制,从而会把这种移情之爱转移到其他人身上,同时会出现对自己性无能的强烈的焦虑,这种焦虑往往是反映了儿童在俄狄浦斯期母亲的面前的某些自恋性受损的特质。小男孩往往在无意识中害怕自己无法满足母亲,这在成年之后会反映在性生活中男性担心自己的阴茎短小或者自己性能力不强。


自恋人格的
男性患者在和女分析师的分析过程中往往会表现是表面上的看起来很深的移情之爱,但是实际上其中有很多攻击性和性诱惑的成份,反映出患者对依赖一个理想化分析师的移情阻抗,并且这些男性患者们往往会努力制造出一幅传统的文化图景,其主题是强有力的、具有诱惑色彩的男性和被动的、理想的女性发生关系。(Kernberg,1994)


具有性创伤史的患者,尤其是有乱伦史或者曾经和治疗师发生过性关系的患者,往往是试图诱惑治疗师,而且这种状态持续的时间会比较长。无意识中的与攻击者认同在这些案例中扮演了比较重要的角色。(Kernberg,1994)


具有强烈反社会特质的自恋性的女性往往也会试图对分析师进行性引诱。这看起来是典型的俄狄浦斯期的移情之爱。但是她们试图摧毁治疗的攻击性是非常明显的。这些女性要和具有受虐特质的女性相区分。


癔症患者的色情性移情可能是经典的移情之爱,对分析师的带有性欲色彩理想化的背后往往是隐藏着来自俄狄浦斯期的失望而诱发的攻击性以及俄狄浦斯期的内疚。

移情之爱两个特点:一是单方面的没有互动的爱;另一个特点是患者具有被动的希望被别人爱,而自己不会像成年人一样主动地付出爱。这后面一个特点来源于婴儿的自恋特质。而移情之爱中的性要求其实是一种自恋性共生的依赖性的象征,并不等于成年人的性爱,其性幻想中有很多理想化的东西,特别是攻击性是被压抑的。


边缘人格结构者的移情之爱尤其会表现出被爱的特点,其很多的性要求实质上是控制治疗师的一种方法,而自杀有时候也是获得治疗师的爱的一种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夫妻间的攻击性有可能向治疗师或者亲朋好友投射,通过这种投射认同的过程,夫妻回到他们的关系中。但是如果患者不断向治疗师抱怨自己的伴侣的不是,治疗师需要注意分析这种投射认同,并且准备好包容随后而来的对治疗师的攻击。这一点各种人格障碍者独容易出现,不过边缘者好像比较明显,可能和他们分裂的防御有关。


男女患者同性恋的移情之爱并没有区别,但是男女治疗师的反移情是有区别的。


神经症病理性的患者会发展出对同性治疗师的同性恋需求,其中包含了负性俄狄浦斯情结、口欲依赖性和肛欲的冲突,自恋患者的同性恋移情往往有同样的需求,男性自恋患者对女治疗师,女性边缘患者和反社会自恋患者对男治疗师的异性恋自恋移情往往是由攻击和控制的特性。


说完移情,我们来看看反移情


分析治疗的前提是治疗师能够以舒缓的心态承受来自神经症人格患者的正性的性欲化的移情之爱,以及自恋患者的假性正性的移情之爱。


如果患者的移情之爱遭到压抑的时候,往往很少会激发治疗师的色情反移情。但是当治疗师出现色情反移情的时候,往往要考虑是不是患者那边也意识到了自己对治疗师的色情移情,而正在克制自己。如果患者的移情阻抗很快减少或者患者对治疗师又强烈的性欲的时候,治疗师的色情性反移情往往很强烈。(Kernberg,1994)

治疗师要注意自己的色情反移情的起伏。一般来说,即便是很强烈的色情移情也有阴晴圆缺的起伏,往往会根据患者的转移、付诸行动而变化。有关运用自己的色情反移情来诊断和治疗移情之爱需要治疗师的职业超我比较成熟,这方面Kernberg的确是我们的榜样,他的文章虽然是术语接着术语,一般读起来比较拗口,可是人家在自我暴露色情反移情的时候一点都不含糊。


患者的色情性移情向治疗师集中开火的时候——这种色移我称之为“喷射性色移”,往往也会有阻抗的增强和攻击性的增加。


色情移情中往往会伴随着投射认同,患者会认为治疗师对他有性欲,认为这些性欲会是非常危险的,从而试图控制治疗师,避免治疗师对其攻击。这时候治疗师往往是由很多的由反移情反应。


如果治疗关系中出现患者对治疗师有很多的投射性的性幻想而治疗师的反移情反应是要威胁和控制患者。往往提示着存在严重的自恋病理性或者比较厉害的退行。


非常强烈的色情反移情往往会在以下情境中出现:


1)男性治疗师治疗具有严重受虐特质但是并非边缘的女性患者,患者往往会发展出强烈的、不可思议的对“不存在的”俄狄浦斯客体的性欲化之爱。
2)治疗师自己具有强烈的自恋特质,通过投射认同制造出患者的色情移情从而满足自己的自恋需求。
3)具有强烈受虐倾向的女性治疗师在治疗具有高度诱惑性的自恋的男患者时。



后两种情况都和治疗师本人的创伤有关系,其实就是患者的色移成了治疗师心理伤口的创可贴。

具体谈谈受虐


有些时候具有受虐倾向的女患者也会诱发治疗师的拯救幻想,而这种拯救幻想会通过色情性反移情表现出来。比如说这种反移情的开头一步可能是治疗师想“这么漂亮的女人怎么会在爱情中一再被人抛弃呢?要是我,我会好好珍惜这个女人的。”悲剧就是这么产生的,其实那些不识相的,一再“抛弃”这个漂亮女人的男人们一开始都是这么想的。


Kernberg告诫,对具有受虐特质,有很多不成功恋爱历史的女性患者要特别注意,往往在这些患者感到困惑、失望、对治疗师有愤怒的误解或者突然对治疗师提出不恰当的要求的时候,治疗师的拯救幻想和色情性反移情会达到顶峰。

色情移情的背后存在多重意义。


有时候强烈的色情移情并不是期望得到治疗师的爱,而是要成为治疗师欲望的客体,成为阳具(phallus),其后又可能存在阉割焦虑或者自恋的受损。


治疗师需要克服自己对自己的色情反移情的否认,同时防止反移情付诸行动。治疗师需要在内心承受自己对患者的性幻想,甚至要让这些幻想变成可以陈述的图像。很快治疗师的功能会让治疗师能够反思和分析这些幻想后面的投射认同。

治疗师自己未解决的自恋问题往往是反移情付诸行动的来源。Kernberg 认为,和患者发生性关系,时常提示治疗师自身的自恋病理性和超我的病理性。同时这种行为有时候也是纯粹的俄狄浦斯情结未修通的表现,突破治疗界限其实也是对乱伦禁忌的突破。有时候治疗师突破治疗界限也存在着受虐的无意识愿望。


治疗师会认同异性患者的情感体验,和患者色情体验的一致性认同激活了治疗师对异性性体验认同的能力。这时候男性治疗师能够自由达到自己人格深层的女性认同成分,方才可以理解患者的体验。


当治疗师和患者是同一性别的时候,治疗师对患者的色情移情一致性认同能力(感同身受能力)取决于治疗师对自己的同性恋成分的容忍程度。这种容忍程度往往取决于治疗师修通自己对前狄浦斯期父母的认同程度


有自恋色彩的同性恋者来找同性治疗师作分析的时候,由于治疗关系中充满要求和攻击的特质,往往会减弱治疗师的色情反移情,同样这时候需要治疗师能够探索自己的同性恋冲动从而达到对患者的一致性认同。


在分析移情之爱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技术要点有:


第一,治疗师要能够忍耐自己对患者的色情反移情,无论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的,这要求治疗师能够整合自己的双性同体取向,并能够自由地利用这种取向。同时也对自己的各种童年性倒错倾向保持开放。
第二,全面地分析患者移情之爱的防御机制的各个侧面。
第三,全面地分析移情之爱的表现和患者对移情之爱的困惑。


治疗师的任务包括:

1)能够节制和保留自己的反移情反应以便治疗师能够自由地探索自己的性幻想和感受;

2)把自己通过色情性反移情获得的领悟整合成为移情解释。


简单的说,治疗师自己除了解释能力比较精湛之外,治疗师自己需要是个具有成熟爱情的人,也就是说,治疗师自己的生活中能够享受全面的性愉悦,具有性自由,能够和自己的伴侣保持完整的客体关系,如实知见自己的伴侣,能够具有成熟的性道德和爱情道德,并且愿意自己和自己的性爱关系成为这种道德的化身。


现在我们就可以反思一下,爱情的心理咨询容不容易?成为分析师容不容易?

所以大家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成为分析师需要连续5年以上的培训,为什么很多人都是在40岁以后才具有成为分析师的本钱。年轻时候,我们不懂爱情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