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马化腾知乎提问,你所需要知道的,都在这里!

 新用户1296RLlw 2021-07-31

1

 知乎2018“互联网洞见者”第一问

知乎发起了2018“互联网洞见者”活动。

邀请十位科技互联网领域的知名大咖,

每天提出一问。

前三位提问嘉宾为腾讯CEO马化腾、

今日资本创始人徐新、

中国科幻小说作家刘慈欣,

其余嘉宾将陆续公布。

10月24日凌晨,

腾讯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

提出了第一问。

提问分两个问题:

未来十年哪些基础科学突破会影响互联网科技产业?

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融合创新,会带来哪些改变?

不到24小时的时间,回答已经接近1500个。

其中不乏基础科研研究者,

也有蹭流量的知乎博主,

还有趁机求投资的。

看起来相对于马化腾所提的问题,

这个提问动作本身似乎更重要。

接下来,知乎上应该会热闹一阵子了。

2

 基础科学的突破

抛开知乎的公关,

和腾讯(知乎的投资方)的支持,

我们还是来探究这个问题本身吧!

第一个问题引发了大家对基础科学的关注。

近年来,基础科学往往被应用科学吊打,

由于其作用如地基一样隐在应用科学之下,

很多人都未曾真正理解基础科学的重要性。

有答主指出:

  • 如果没有电磁理论的麦克斯韦方程

  • 我们就不会有收音机、电视机、手机、GPS。

  • 我们甚至不会有因特网和有线电视,

  • 因为电缆光纤的设计也要靠麦克斯韦方程。

  • 如果没有量子理论的薛定谔方程

  • 我们就不会有半导体工业,

  • 进而也不会有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

  • 电子计算机、手机、电视机、

  • LED照明,以及一切电子仪器设备。

  • 如果没有凝聚态物理发现的巨磁阻效应

  • 我们硬盘的容量将最多是4GB,

  • 而不是现在看到的TB级别。

华为占尽5G先机的polar,

也是应用了土耳其科学家的基础科学突破。

腾讯为了能将自己的数据赋能全业务,

也自建了基础科学实验室,

各大高校挖人,

每年投入的资金不设上限。

关于每年的技术突破,

还需要提一下Gartner Hype Cycle。

Gartner把技术突破分类到了五个方向:

  • Democratized AI 自治人工智能,

  • Digitalized Ecosystem生态系统数据化,

  • DIY Biohacking自助生物改进,

  • Transparently Immersive Experience透明沉浸化体验,

  • Ubiquitous Infrastructure通用基础设施。

DIY Biohacking方面,提到了生物芯片;

Ubiquitous Infrastructure方面,则是量子计算,碳纳米管。

这些技术方向,本公号将与大家一起关注。

3

 基础科学与互联网

互联网高速发展至今,

几乎所有人都将身边的硬件,

包括手机、pad、笔记本电脑等,

以及各种类型的网络连接,

当成了常态,

或者说如水电一样的基础设施。

乃至有这样的调侃:

(需求金字塔2.0)

人们几乎忘记了,

我们从互联网上所接触到的一切信息,

从文字、图片到视频,

都是被分解为一个个字符编码,

存储在一个个硬盘中的。

哦对了,

产生这样的感觉还有一个原因,

就是“云服务”、“云计算”的出现。

然鹅,所谓云服务,

也不过是把本地硬盘的空间,

通过技术的手段分享出来,

让别人可以在这块硬盘上增删改查。

云服务,

其本身也要依赖硬盘来留存数据。

没有硬盘,就没有云。

一切都是实体,

从来未曾有过真正的全“虚拟”存在。

我们眼中五彩斑斓的互联网,

在现实意义上,

就是建立在一块块硬盘上面的,

就像这样。

4

 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的融合 

第二个问题回答的人相对比较少。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

是以消费互联网为起点的。

在国内,大家熟知的BAT三大巨头,

分别从搜索、电商、社交领域,

以消费为主线,

渗透百姓生活的各个领域,

极大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消费习惯。

消费互联网,面对的是消费者,

产业互联网,面对的是生产者。

它以生产者为用户,

是“产业+互联网”,

而非“互联网+场景应用”。

消费互联网讲的是:

爆品、流量、体验,

唯快不破,

产业互联网讲的是:

供应链的协同集成与优化,

看重价值实现,低频高值。

产业互联网,

是从消费互联网引申出的概念。

传统产业借力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终端,

结合网络优势,

提升内部效率和对外服务能力。

是传统产业通过“互联网+”,

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之一。

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不可分割对立,

如果说消费互联网致力于消费者的虚拟化,

产业互联网则致力于企业的虚拟化,

一端是消费,一端是生产,

两者并驾齐驱、不可偏废。

5

 关于这个知乎提问你需要知道的 

就在9月29日,腾讯宣布调整内部架构:

  • 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

  • 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

  • 原有的微信事业群(WXG)、

  • 互动娱乐事业群(IEG)、

  • 技术工程事业群(TEG),

  • 企业发展事业群(CDG)继续保留。

  • 社交与效果广告部(SPA),

  • 与原网络媒体事业群(OMG)广告线整合,

  • 成立新的广告营销服务线(AMS)。

关于这次内部架构大规模调整,

腾讯总裁刘炽平称:

“在互联网上半场,腾讯的使命是做好连接;

而在下半场,腾讯的使命是成为各行各业。”

推动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进军,

很是明显了。

回到这个知乎2018“互联网洞见者”第一问。

即使作为吃瓜群众,

我们也需要了解和关注:

近年来重大的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突破,

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的区别与融合,

国内外互联网巨头及创业者的动作。

以上。

去年今日2017.10.25:

存在之数据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