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下第一壶——吴经提梁

 惠训书院 2021-07-31

1966年,发掘南京中华门外马家山油坊桥吴经墓,出土了一把紫砂壶,该提梁壶属于紫砂史早期的作品。

天下第一壶——吴经提梁

吴经提梁

高 17.7cm,口径 7.7cm

南京市中华门外大定坊马家山吴经墓出土

藏于南京市博物总馆

此壶通高近18厘米,胎为砂质,肝红色,器型较大,质地较粗,器表涩手,有气孔。短颈用一块泥片加接。壶为球腹,腹下部稍敛,平底,弯流,流与腹衔接处贴塑四瓣柿蒂形纹饰,肩上捏接提梁,提梁圆角四棱,近似桥形,其后部还有一个用来拴绳系盖的小系。壶盖上塑有宝珠纽,背面缀十字交叉的泥条,整个提梁壶造型端庄,做工规整,是迄今为止第一件完整的带有装饰性手法的早期紫砂壶。

天下第一壶——吴经提梁

吴经墓出土紫砂提梁壶壶盖子口

吴光荣 黄健亮编《紫砂壶收藏与辨伪》129页

根据出土墓志上的记载,墓主人是司礼太监吴经,江西馀干人,从小就选入宫做太监,到了武宗(正德)年间,递升为御用监太监,镇守山西。御用监为十二监之一,是明代宫廷内专司造办用品的机构,下设里外监把总、典簿、掌司、写字、监工等员,主要是掌办宫廷所用围屏、床榻诸木器,以及紫檀、象牙、乌木、螺甸等玩器,史料中对于吴经的记载很少,《明史》里曾提到他滥用职权、得罪充军之事,世宗皇帝(嘉靖)即位后整顿前朝宦官之害,吴经被发配到南京孝陵卫充军,之后一直就在南京司礼监分司任闲职。司礼监也是十二监之一,主要管理宦官与宫内事务。吴经生活在明中期太监擅权之时,位高权重,其随葬品必是极为珍贵之物,仅从此来推断,这把提梁壶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普通之物。吴经卒于明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这也为我们确定这件紫砂壶的绝对年代提供了直接依据,它是迄今为止考古发现有明确纪年的最早的一件紫砂壶,对于鉴定供春时代的紫砂器具有借鉴意义。

天下第一壶——吴经提梁

吴经应该是喜欢喝茶的,否则不会至死都把紫砂壶带着。如今看去,“吴经提梁”壶造型及工艺技法,显示了早期紫砂陶特点:胎质较细腻,近似缸胎;壶表呈深浅不同赤褐色;壶肩粘附黑红色釉滴一块;器表气孔涩手;短颈为泥片加接;平底;无款识;肩上海棠形四棱提梁为捏接,类似明式家具中的“罗锅枨”形,转折处为倭角,后部有栓盖绳的小系圈;流与壶身连接处四瓣柿蒂片为后贴;平盖,无子母线口,盖上芋形高钮,盖内面缀条形十字筋;流用钻孔塞泥法粘连;形体较大。此壶虽在制作工艺上略显粗糙,在烧制上受当时技术的影响,颜色不一,粘有釉泪,但整体看去,此壶造型丰满,腹提得起来,底收得有力,提梁高度适宜,为黄金比例。

根据宋代绍兴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阿拉伯地理学家爱垂西氏在一部地理书中写到:“中国面积很大,人口很多……艺术作品以绘画和陶瓷器为最精美……蜀山建筑美丽……所造陶器,质地极佳”可知宋代蜀山周边窑火已盛

明代画家王问和吴经、供春大略同时,他有幅著名的《煮茶图》

天下第一壶——吴经提梁

此画左边地上铺着一块毛毡(皮的边上有虫蛀的痕迹)其上布垫盘坐一位神情恬然的寒士正对着竹炉煮水煎茶,右手拿着火箸往炉门里加碳,值得注意的是风炉上的这把提梁壶的壶把竟然和吴经墓提梁壶的几乎一样。画左边一童展开书卷,一长者正欣然提笔(为朋友的好诗好字唱和而作)或者是为友人诗文题跋,此情此景似乎应了宋代诗人杜耒“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的意境,它描绘的是古代高士文人煮茶(从画的题跋看应是煎茶法)会友的场景。此画从立意上看表达了画家本人对古代隐逸文化的推崇和向往。

天下第一壶——吴经提梁

画家的题跋写道:“华山前、玉川子,先春芽、龙窦水。石鼎竹炉松火红,鱼眼汤成味初美,君不见真阳动时气满盈。……”玉川子是谁?就是唐代的卢仝啊,再看画面的主要人物席地而坐的样子,虽然不能断说画中人物就是卢仝,而席子上的摆设——比如斧头砚也是唐宋流行的样式,从南宋起中国人才普遍习惯使用椅子。

《煮茶图》虽绘于明代,但所绘内容有可能是明代之前唐宋高士煮茶风貌。可见此器型作为茶器已经存在久远,至于所用材质从画作中无从考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