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头条】剥离金融发力全国购 优信二手车未来几何?

 网经社 2021-07-31

导读:9月23日,二手车电商优信公布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财报显示,报告期内,优信总营收为4.39亿,同比增长58.3%;持续经营业务净亏损为3.599亿元。而2019年Q1,优信总营收10.03亿,净亏损2.84亿。并且随着助贷业务剥离后,优信的营收能力削弱,债务危机高筑的同时,应对未来市场竞争准备并不充足。

数据来源:网经社“电数宝”

优信助贷总营收高达57.2%


二手车市场在经历前期烧钱的资本混战后,C2C模式让资本市场看不到未来,致使互联网二手车平台纷纷转型。

据网经社(100EC.CN)获悉,2018年优信金融业务为2.59亿美元,占总营收53.5%;全年成交49.5万台车,涉及金融为22.8万台,占比46.1%。而在2019年一季度,优信助贷收入占总营收已高达57.2%。
虽然优信创始人兼CEO戴琨一直否认优信是一家金融公司,但金融业务却一直是优信现金流业务。

对此,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优信剥离金融业务并非一时兴起,在营收过半依靠助贷,且网贷、现金贷公司纷纷试图转型助贷的当下,优信反其道而行之,更大原因在于规避风险。
此前,因为助贷金融业务,优信曾被多位消费者投诉。据知乎用户爆料称,“在优信选车看好价格交了定金后,会各种套路不让付全款,让消费者贷款。”该用户称,贷款过程中还有很多其他费用,包括GPS费、保险费、分期费、贷款抵押费等。甚至有消费者计算过,如果加上贷款附加的这些额外费用,优信二手车的价格有时甚至会比同款车型新车价格还要贵。
这也是优信一直被外界所诟病的,而根源就在于助贷业务。此番剥离助贷业务,在财务方面,对优信来说也并不是没有收获。
整体来讲,缓解现金流、让资本市场重新估值,可能是优信剥离金融业务的两个主要目的。优信此次在剥离金融业务后,不仅化解了此前业务结构中潜在的金融风险,也让更多资源投入到二手车在线交易业务,2C全国购业务成为发展的主引擎,凸显优信作为二手车电商平台的核心属性。曹磊表示道。

债务危机高筑 仍面临巨大挑战

二手车市场在经历前期烧钱的资本混战后,C2C模式让资本市场看不到未来,致使互联网二手车平台纷纷转型。优信率先转型聚焦于B2C模式的“全国购”,瓜子紧随其后也迅速上线了全国购业务,但相比优信来说,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
据财报显示,2019年二季度,优信2C业务营收3.23亿元,同比增长11倍,2C交易总额28.64亿,同比增长481.5%;交易量24584台,同比增长500.4%。而在2019年Q1,优信2C业务营收为2.8亿元,交易量为2万台。对比数字可以发现,全国购业务增速并不明显。
此前,据网经社“电数宝”显示,5月30日,优信完成2.3亿美元融资,投资方为58同城,华平投资、TPG等投资机构。

数据来源:网经社“电数宝”

目前处于经济下行和汽车行业寒冬阶段,尽管优信刚刚拿到2.3亿美元融资,但全国购的建设虽然前景广阔,但也荆棘丛生并不乐观。曹磊称。
同时,财报显示,优信总负债50.81亿,其中流动负债高达47.36亿元。其中包括短期借款2.54亿,可转换债券15.81亿,其他应付款和应计项目13.3亿。但截至2019年6月30日,优信总资产为68.9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83亿元。并且,近期优信有一笔1.75亿美元债务到期。可见,资金方面仍有较大压力。
作为行业内率先探索全国购模式的二手车电商,在物流体系和供应链体系搭建上也面临着诸多待解的难题。例如有很多消费者抱怨称,优信全国购物流很慢,有的甚至需要等1个月左右。
自去年12月以来,我们开始渗透到底线城市,我们的交易量大约40%来自低端城市,而60%来自高端城市。CEO戴琨在财报会议上透露,未来还将继续渗透更多的二三线城市。
曹磊指出,二手车市场因为车源分散、跨区域运输难度大、资金要求高等特点,始终是集中度非常低的行业。对优信而言,想要将全国物流网络建起来并完善交易链条上的各个环节,对现金流、组织管理等方面都有巨大挑战。(文/溡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