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周一画·一画一品

 三合土 2021-07-31

艺术是生命的最高使命和生命本来的形而上活动!”

人类,凭借着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在漫长的文明史中创作了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美术作品。大浪淘沙,烈火真金,在浩如烟海的作品中,仅有一小部分被保存了下来,并因为其独特的价值被人所尊崇与传承,成为经典!

美并不只呈现为物质形态,本质上美就是那份敏感,就是那份对美的观察。通过美的享受,可以满足人最纯真的爱好,使人得到“至乐”。而“一周一画·一画一品”正是基于余姚美术团队《随堂欣赏》课题研究的经典品读。让我们一起走近经典名作,品味艺术人生。(张重欣)

图片

第30期

爱画女仆的“大叔”

——维米尔作品赏析

余姚市兰江小学  沈 嫣


图片

约翰内斯·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 ;Jan Vermeer),出生于荷兰代尔夫特(1632年10月31日—1675年12月15日),是荷兰17世纪中期杰出的风俗画家和代尔夫特风俗画派的代表人物。

维米尔的作品画面温馨、舒适、宁静,给人以庄重的感受,充分表现出了荷兰市民那种对洁净环境和优雅舒适气氛的爱好。他在艺术风格上也别具特色,他的绘画形体结实、结构精致,色彩明朗和谐,尤善于表现室内光线和空间感。

图片

维米尔自画像

那么,他爱画什么呢?答案是女仆,听着是不是像一位“怪大叔”?下图就是他画的《倒牛奶的女人》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美术馆展出的场景。

图片

《倒牛奶的女人》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美术馆展出

维米尔喜用黄色、蓝色和灰色,他对色彩的把握和光线的处理非常出众。他的作品通常布局简单,尺寸不大,但往往给人巨大的视觉冲击。他使用了以微小的画点组合(点画法),并且善于使用光线的来源,使画面产生一种流动、优雅的气氛,因而被称为光影大师。

没有人了解维米尔的技法,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经常使用当时罕见的暗箱技术(Camera Obscura),用以捕捉光线和色彩。当时荷兰著名的科学家列文虎克是维米尔的好友,他精通显微镜和光学透视,维米尔显然从他那里学到了这门技术。他对画面非常讲究,不论是画面构图、人物比例、光影变化都精致得跟照片一样逼真。他的画作通常要花很长时间,基本上都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一幅作品,但每一幅都堪称精品。

图片

《倒牛奶的女人》1658-1660年,高45.5×宽41厘米

收藏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美术馆

此幅作品是维米尔单个人物作品中最广为人知和深受喜欢的一幅。1696年,在一次包括维米尔作品在内的交易会上,《倒牛奶的女仆》以175弗洛林售出,价位仅次于以200弗洛林成交的《代尔夫特的风景》。1719年,当它再次售出时,一则评语这样写道:“著名作品:《倒牛奶的女人》,作者:维米尔,艺术技巧精湛”。

这幅《倒牛奶的女人》并不大,只有高45.5厘米高,41厘米宽,创作它的时候维米尔只有25岁。十七世纪荷兰的厨房,牛奶和面包是人们的两大主食,牛奶是纯净和母性的全部象征。他捕捉到了厨房的女仆履行日常职责时的状态,女仆正在将一个陶瓷罐子里的牛奶倒入另一个瓷器锅里。

维米尔用了自己最喜欢的黄色和蓝色,毫不吝啬地去描绘女仆的衣服(靛蓝的材料在当时最为昂贵)。他缓慢、谨慎地从一个细节看到另一个细节,慢慢寻味,从低视角对她进行了仰视的描绘,这种视角给这个简单而日常的场景赋予了一定的重量和尊严。柠檬黄和蓝色这两种颜色形成了一种静谧、优雅的氛围。这件作品中还有一扇敞开的窗户,维米尔极其擅长表现散射光线的微妙变化,使室内充满温暖和煦的自然光。

图片

《情书》 1669-1670年,高44×宽38.5厘米

收藏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美术馆

《情书》这幅作品中,坐着弹琴的主妇和拿信的女仆是这幅油画画面的主体。在两边大面积模糊不清的暗色块中,处于门中的人物和景物在虚实对比和黑白对比中成为此幅油画画面中跳跃的亮色块。另外,维米尔还通过明暗和色彩纯度的安排使主次关系更加明确。如画面中心位置的人物是画面中色彩最亮、造型变化最丰富的地方。地板的黑白对比虽然容易抢眼,但由于几何形本身缺少变化和明暗对比降低而不影响人物的强度。

细节的处理也是这件作品的巧妙之处。画面中的每一个形体的边线刻画上都有细微的变化,通过这些表现增加了画面的丰富性。画中门口挽起的布帘使原本对称而略显僵硬的构图变得活泼而有变化。由此而见,维米尔是个柔情的人,他用自己的情怀去描绘了他内心的世界。

图片

《窗前读信的女孩》 1662-1664年,高83×宽64.3厘米

收藏于德国德累斯顿国立美术馆

“读信”是维米尔创作生涯中一个重要的主题。少女面对着打开的窗户,象征女性渴望脱离家庭束缚,拓展自己的社会关系。油画中毫无缠绵悱恻之情,画家对自己笔下的人物反倒显得漠然而无动于衷,俨如一幅静物画。

维米尔的作品大多是一面以冷色或几乎是单色的油彩作画,一而又以浓墨重彩衬托。如桌面上铺的东方桌毯,和自窗顶垂下的绯红窗帘。这幅油画也是维米尔的室内画中画幅最大的一幅画。但是这幅作品的笔法却相当松散,不像是他在后期时画风成熟时的作品,可见这幅画应作于前期。

图片

《花边女工》1669-1670年,高24×宽21
收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

《织花边的女工》,又名《做蕾丝边的少女》、《缝纫女工》。此幅作品以诗意化的方式描述一个在编织蕾丝的女工那种专注平和的神情,以一种抒情情调给人美的享受。

维米尔与同时代画家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以极端、甚至颤抖的感光度来表现光线,喜欢用蓝色和柠檬黄两种色彩组成十分和谐的色调。他的作品中特别的光感,实际上是借由一种新的技巧而达成的。这种技巧部分依靠光学实验,但主要是依靠观察,以及对色彩微妙的渗透反映的直觉。他捕捉色彩光亮的方法相当特别,以微小的如珍珠的亮点构成物体轮廓,作品中的焦距平均分配,因此显得平静与客观。

图片

《戴红帽的女孩》1667年,高23×18厘米
收藏于华盛顿国家美术馆藏

这是一幅给人以美感的作品。画中姑娘略启朱唇,一双充满希冀的眼睛向画外张望着。她身披一袭华美的蓝色长袍.头戴大红的宽檐毡帽,在她的脸上是一组神秘而变化微妙的淡绿及玫瑰红、桔红色调。《戴红帽的女孩》以其独具的秀美风格在维米尔的作品中一枝独秀。这幅画没有激动的情绪,也没有欧洲古典式的爱情幻想,有的只是平静。那种心静如水的纯真与清秀,在画家笔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戴红帽的女孩》和维米尔的其他作品的不同点是,它是画在木板上的。通过这幅作品我们可以充分领略维米尔精彩的用色技巧。在帽檐底部,维米尔用冷紫色在大红色的帽子和蓝袍子之间作了一个过渡。蓝袍和红色的帽子两种色彩的强烈对比,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感受。静止的画面瞬间动中有静,静中而又充满了动感。

本文图片均来源网络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