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澄清纪念馆

 新华书店好书榜 2021-07-31
图片

宁津文联

公众号ID:ningjinwenlian

关注

郭澄清纪念馆

  这是隐藏在宁津县郭杲村的郭澄清纪念馆,与周围的民居迴然不同,它几乎完好地展现了清未民初我国北方四合院落的完整原貌。这座纪念馆,是德州市宁津县委、县政府为了纪念现当代著名作家郭澄清先生而建造的。

    大门、影壁、门楼、垂花门、廊内轩顶、门窗菱格等部位,多处运用了雕刻,雕工精美,充分展现了建筑工匠高超娴熟的技艺。

    郭澄清1929年出生于山东省宁津县郭杲村,家庭祖辈贫寒。苦难的童年生活铸就了他刚强的性格和孝顺的品格。

      1975年,郭澄清因三卷集长篇小说《大刀记》迅速风靡全国,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但它一波三折的创作和出版过程却鲜为人知。

    《大刀记》创作过程是对“文学精神”和“文学尊严”最真实的诠释。1977年,电影版《大刀记》在全国公映; 2015年,电视版《大刀记》在各大卫视播出。

图片

    郭澄清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坚守者,也是历史的忠实记录者。真正能够反映他扎实功力的是短篇小说,例如《黑掌柜》、《公社书记》、《社迷续传》、《篱笆两边》等作品。这些短篇小说的素材均取材于鲁北平原,这是他成长的地方,他内心对故乡的热爱和深深的眷恋,使其作品有着浑厚的泥士气息和浓郁的地方特色,他用细腻笔触刻画的鲁北平原的风土人情、乡亲邻里,犹如一幅幅风俗画卷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郭澄清在生病期间,也一直像“保尔”那样,在与病魔作斗争中创作和生活。他带病创作出版了长篇小说《龙潭记》、《决斗》等作品,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没有停止他钟爱的文学创作。

     1989810日,郭澄清先生去世。

   没有了大刀精神,齐鲁文化就会缺少那份好爽与担当,手握大刀,伸张正义。

   郭澄清是一名战士,他是作家中的战士,他不光给我们留下了大刀精神,更为中国  文坛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专题片工作人员名单:杨正、张君磊、张志文、许云辉、张帅、刘晨、尹岳峰)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