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仓颉造字与文字起源

 孙行悟空 2021-08-01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记录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那么,中国文字起源于何时?仓颉造字传说是怎么回事?我国文字从起源到形成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这些都是关乎我国古代文明起源和形成的重要问题。

“仓颉造字”传说与“制器尚象”习俗

“仓颉造字”传说,与我国古代的“制器尚象”习俗联系密切。这是研究中国文字起源时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

“仓颉造字”传说

《荀子·解蔽》记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杨倞注:“仓颉,黄帝史官。”《吕氏春秋·君守》载:“仓颉作书。”《世本·作篇》说:“仓颉作文字。”所谓“仓颉作书”,就是仓颉创造文字。

纬书《河图》曰:“仓颉为帝南巡狩,登阳虚之山,临于玄扈洛汭,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出此水中也。”郝懿行案:“《水经注》云:'洛水又东至阳虚山,合玄扈之水。”《河图》是最早记载仓颉造字地点的文献资料。“玄扈洛汭”在今洛阳市洛宁县罗岭乡元扈山南麓玄扈河与洛河交汇的洛河转弯处。今洛宁县兴华镇阳峪河东侧的半山腰,有“仓颉造字台”遗址。相传,这里就当年仓颉依洛书而创造文字的地方。

文字以“物象”为本原

许慎《说文解字序》说:“文者,物象之本。”“物象”是指物体的形象。文字以物体的形象为本原,也是物体形象的具体反映。《世本·作篇》“史皇作图”宋衷曰:“史皇,黄帝臣也。图,为画物象也。”这里所说的仓颉“作图”即“画物象”,也就是创造文字。

刻画符号与“制器尚象”习俗

《周易·系辞传下》记载:《周易》包含圣人“以制器者尚其象”的道理。所谓“制器尚象”,是说古人常在器物上刻画象征其名义和用途的文字。《左传·宣公四年》记载夏禹“铸鼎象物”的故事,就是我国远古时代“制器尚象”习俗的具体反映。

由此可见,我国远古器物上刻画符号(或单字)的含义,大都与其载体的名义和用途相符合,应是其载体的基本象征。可以称之为“物象文字”,即所谓的“标识文字”。它是中华先民“制器尚象”习俗的产物。这种习俗在舞阳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及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直到秦汉时期的器物上都屡有发现,前后延续6000年。

仰韶文化时期的刻画符号

中国文字从萌芽到形成,大体经历了“刻画符号”“图画文字”和“纪事文字”3个重要发展阶段。1989年,在河南省汝州市洪山庙村东仰韶文化遗址发掘的一座大型合葬墓地,发现排列有序的陶瓮棺136件。这些陶瓮棺上大多都彩绘、雕塑、刻画和拍印有内涵神秘的“图案”。

陶缸上贴塑的“蜥蜴”图案

在洪山庙一件瓮棺的腹部,竖直贴塑着一个壁虎,头作扁圆形,口微启,身体长方,尾细而挺,形象生动逼真,体长约14厘米。这里的“壁虎”,当为“蜥蜴”的象形字。

洪山庙出土的陶缸,大都是盛放尸骨的葬具。我国古代常用陶瓮类容器来放置死者的遗体(或骨骸),即《礼记·檀弓》所谓“有虞氏瓦棺”的“瓮棺葬”。

“蜥”与陶缸的名义相通。“蜥蜴”可以作为陶缸的象征和标识。

陶缸上的“不”字图案

洪山庙一件陶缸腹部的刻画符号,刻痕较深,横平、竖直,撇、捺对称,刀法有力,字迹工整。这个“符号”与甲骨文、金文“不”字的构形相同,当是“不”字的初文。

因陶缸可名为“斯瓦”,通作“斯”,有离去之义。“不”、弗音近义通。《诗·大雅·生民》“以弗无子”毛传:“弗,去也。”《尔雅·释言》说:“斯,离也。”弗、斯的含义相通。这说明“不”与陶缸的名义和用途相符合。这里的“不”字,可以作为陶缸的象征和标识。

仰韶文化时期的图画文字

图画文字是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用图画来表达思想、记载事实”的原始文字,也是人类文明早期普遍使用的文字形体。陕西省宝鸡市北首岭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苍鹭衔鱼图”和汝州市阎村仰韶文化遗址发现的“鹳鱼石斧图”,都是图画文字的珍贵资料。我们谨以“鹳鱼石斧图”来作说明。

1978年,河南省汝州市阎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一件陶缸,属于仰韶文化晚期,距今约5500年。陶缸的腹壁上,绘制一幅“鹳鱼石斧图”,画面巨大,色彩鲜艳,古朴优美,且包含“鹳”“鱼”和“石斧”3个重要元素,实属我国原始社会时期极为罕见的珍品。

陶瓮是用来放置死者遗体(或骨骸)的葬具,故被称为“瓮棺”。因此,这幅“鹳鱼石斧图”的寓意,应与陶缸的名义和用途相符合。鹳与瓮棺的名义相符。“鹳”同雚,通棺。《广韵·换韵》:“鹳,同雚。”郝懿行《尔雅·释草》义疏:“雚,《说文》作莞。”“莞”,读完。《白虎通义·崩薨》载:“棺之为言完,所以藏尸令完全也。”是其证。这说明“鹳”与瓮棺都有“藏尸令完全”之义。

“鹳鸟御鱼”是祭典女性首领(或妻子)的礼仪。因此,这幅“鹳鱼石斧图”中的“鹳鱼”,可表示向部落女性首领(或妻子)奉献祭品。

良渚文化的纪事文字

舞阳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出现的刻画符号,经过3000多年的发展和演变,到良渚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已由图画文字演变成为“连字成组”的纪事文字。所谓“纪事文字”,是指能“连字成组”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文字。

良渚文化陶杯文字

上海马桥遗址良渚文化层出土的宽把陶杯,高8.6厘米,底部刻有“戊田”2字。陶杯是盛放祭品的器皿。《白虎通义·五行》说:“戊者,茂也。”《说文·艸部》:“茂,艸丰盛也。”《说文·田部》:“田,陈也。”“陈”有陈放祭品之义。这说明“戊田”当读如“茂田”,是盛放着丰盛的祭品之义。

由此可见,“戊田”的含义,与陶杯的用途相符合,应是陶杯的象征和标识。

良渚文化贯耳陶壶文字

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澄湖古井遗址出土一件良渚文化贯耳陶壶,高12厘米。该壶腹下部刻有4个横向排列的刻画符号。

陶壶是用来盛放祭品的礼器。这件陶壶腹部刻画符号的含义,应与陶壶的用途相符合。饶宗颐先生将这则陶文释为“冓戉五矢”4字。他指出:“按《说文》:'冓,交积材也,象对交之形。’高诱注《淮南子》云:'构,架也,材木相乘架也。’此字正像木架搭相乘状。”饶说当是。

“冓”读如构,有“材木相乘架”之义。“戉”同钺。“五”读如午。“矢”,《诗·大雅·大明》“矢于牧野”毛传:“矢,陈也。”“陈”即陈放祭品。由此可见,这则陶壶文字的大意是说:架积木柴,开始生火,陈列祭品,以便祭祀神灵。

从“文字的发明”到“应用于文献记录”,再“过渡到文明时代”,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我国从距今8000多年的河南舞阳贾湖裴李岗文化开始出现刻画符号,经过仰韶文化的图画文字,到距今约5000年前后的良渚文化时期,已出现“连字成组”的纪事文字。这些考古发现足以说明,在距今5000年前后的黄帝时期,我国已迈入有文字记录历史的文明时代。(蔡运章)(本组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