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歙县省保单位三阳镇叶村洪氏宗祠——叙伦堂

 小尘记录 2021-08-01


徽州的祠堂有宗祠和支祠之分,歙县省宝单位三阳镇叶村洪氏宗祠——叙伦堂,是洪氏宗族的后裔为祭祀一世祖鋐公所建的祠堂,族内各房只能建支祠来祭祀各房的直系祖先。

歙县省保单位三阳镇叶村“洪氏宗祠”——叙伦堂,第一次是建在叶村后花园(现叶村小学之下),因为在叶村洪氏祠堂上正梁的那一天,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平定各派系之时,当时他带了一队人马,路过叶村,正是洪氏宗祠上正梁之时,朱元璋下令拆除,刘伯温当时是军师,预言洪氏会自行拆除的,1371年刘伯温告老还乡,隐逸民间,从此处可以推算第一次洪氏宗祠大概建于(公元1368年——1371年)之间。

后来 “洪氏宗祠”建成以后,洪家人丁兴旺,祠堂显得太挤了,一些大型婚、丧、喜事的祭拜仪式和宗教活动根本无法举行,于是洪氏家族重新选址,第二次建造祠堂,也就是现在的歙县省宝单位三阳镇叶村“洪氏宗祠”——叙伦堂。

歙县省保单位三阳镇叶村洪氏宗祠.也叫叙伦堂,是明朝天启七年1627)建造的,是世界徽派建筑文化遗产之一。天启为明熹宗朱由校的年号【(公元1621年——公元 1627年)明朝第十五位皇帝,少文化,好木技,被称之为木匠皇帝】我们的先人工匠的建筑者们,知道百年后会有人忘却建造洪氏宗祠的时间,在五凤楼的门楼的重檐下写下了建造的日期,可惜前几年维修的时候,洪道高师傅(徽派建筑师1947年出生,70岁)未拍下来作考证,只有等下次维修的时候,看到的族人提醒一下维修工匠。

洪氏宗祠门口铺的麻石甬道,是洪钧中状元后,获皇帝恩准修建的。

麻石甬道

公元1882年九月(光绪八年清德宗时期),洪钧决意回叶村省亲祭祖,并将“状元及第”和“钦赐奉宸苑卿”牌匾送叶村光宗耀祖,但前去叶村必经同属一族的梅溪村(三阳)和中村,状元回归故里,是非常荣耀的大事,梅溪、中村的洪家人必定要出来迎候接牌,于是赶制了一块“宪马无疆”给三阳宗亲迎接挂在三阳祠堂,另外一块“见义勇为”给中村宗亲迎接挂在中村祠堂,“状元及第”和“钦赐奉宸苑卿”的牌匾安然无恙的到达歙县三阳镇叶村,一直挂在叶村洪氏宗祠叙伦堂的正门之上,至今还保存完好。

“状元及第”指洪钧,洪钧是正二品,死后赠从一品。“钦赐奉宸苑卿”是正三品,不是指洪钧状元,叶村人至今对“钦赐奉宸苑卿”这块牌匾的来龙去脉一直很模糊。

乾隆年间在江苏扬州经商的盐商洪徵(征)治,是洪文衡的直系后代,当年乾隆下扬州,徽州四大盐商(包括洪徵治)接驾有功,乾隆大喜,钦赐洪徵治“奉宸苑卿,正三品,洪徵治乾隆年间还衣锦还乡,在桂林倡建桂林石桥,史载他“捐金万缗”。桂林石桥现在还在,可见洪徵治功德无量,也可见状元洪钧对乾隆年间先辈洪徵治敬佩有加,才带到叶村来悬挂的,遗憾的是一百多年后,叶村人只知道状元公,而不知道企业家——洪徵治。



洪徵治(1710—1768)很有故事性,享年59岁,洪徵治是明万历年进士洪文衡嫡系曾孙,经纶公三十五世孙,桂林洪纲廿世孙,洪徵治之父洪中恪(1638—1723)高寿86岁,配毕氏,继汪氏、宋氏、周氏,共生有五子,洪徵治为最小第五子,是其父洪中恪73岁时所生的老汉儿子,在五子中最有出息。 

歙县省保单位三阳镇叶村洪氏宗祠——叙伦堂,三进、两天井、五开间、有正门、有侧门,有形态各异、寓意深刻的石雕、木雕、砖雕,是徽派祠堂建筑最鲜明的体现,它集中反映了徽州的山地特征、风水意愿和地域美饰倾向,融古雅、简洁、富丽于一身,保持着独有的徽派艺术风采。

马头墙


徽派建筑的最显著特点就是马头墙,也叫封火墙,防火墙,为避免火灾发生时火势漫延到别家。洪氏宗祠是四叠朝吻式马头墙,祠堂高大封闭的墙体,因为马头墙的设计而显得错落有致,那静止、呆板的墙体,因为有了马头墙,从而显出一种动态美。从高处往下看,聚族而居的村落中,高低起伏的马头墙,给人产生一种“万马奔腾”的动感气势,隐喻着整个洪氏宗族生气勃勃,兴旺发达的气象。

五凤门楼

歙县省保单位三阳镇叶村洪氏宗祠——叙伦堂,坐北朝南,洪氏宗祠的大门有两道,仪门是四柱三开间呈八字形黑色栅栏门,门上是一排格窗,门楼就是气势恢宏的重檐歇山式五凤门楼,中间高,两边对称略低一点,檐口上方复瓦,四角上跷,门楼顶有正脊,正脊两侧脊角有蹲脊鳌。

蹲脊鳌


有四个垂脊,垂脊角上有垂脊鳌,还有四个戗脊,戗脊角上有戗脊鳌,鳌鱼还有雄雌之分,雌性鳌鱼是芙蓉尾,雄性鳌鱼是葫芦尾。所有脊上都站立着栩栩如生的小狗石雕,隐喻着“狗来富”。正脊的前后两坡是整坡,左右两坡是半坡,脊上各角都有鳌鱼石雕像,唐、宋时,入翰林院为“上鳌头”,科举时代,称“状元及第”为“独占鳌头”,鳌鱼龙头鱼尾有龙须,被看作是智慧和力量的象征,隐喻着世代为官的荣耀与发达,同时也是为了镇住四面八方风霜刀剑自然灾害的袭击,为屋宇安全,寄托于神灵保佑。

垂脊鳌

戗脊鳌

正脊的前后两坡是整坡,左右两坡是半坡,脊上各角都有鳌鱼石雕像,唐、宋时,入翰林院为“上鳌头”,科举时代,称“状元及第”为“独占鳌头”,鳌鱼龙头鱼尾有龙须,被看作是智慧和力量的象征,隐喻着世代为官的荣耀与发达,同时也是为了镇住四面八方风霜刀剑自然灾害的袭击,为屋宇安全,寄托于神灵保佑。

正门内两侧还有大圆石鼓作护栏,上面雕刻着寓意深刻的图案门槛很高

大圆石鼓


门槛很高,大门是用厚重的木料建造而成,还有一根长长粗粗的大门栓

大门栓

最亮眼的是门上还有唐朝的两个宰相做门神,左边秦叔宝,右边尉迟恭,斑斑驳驳,音容笑貌、图像线条依稀可见,还有待懂艺术的人来恢复,这也将是不朽的艺术作品。

门神


左边秦叔宝

右边尉迟恭

门楼东西两侧还有两个厢房,放祠堂要用的物品,整座门楼造型气势恢宏、富丽堂皇,也是叶村洪氏宗族兴旺发达的一种具体体现。

门楼厢房


洪氏宗祠门楼后是一个较大的天井,天井两侧建造成回廊,回廊两侧刻了历年来捐款修祠堂的捐款名单,天井是祠堂采光最主要的构造,设在正堂前,天井的设计同徽州经商的传统理念有很大关系,按风水理论,水为财之源,忌讳财源外流,天井能使屋前脊的雨水不流向屋外,而是顺水枧纳入天井之中,名曰:四水归明堂,以图钱财不外流,天井简单的说就是采光、通风、通天地,从风水上说就是聚财聚气。

洪氏宗祠天井


走过天井,便是三阳镇叶村洪氏宗祠——叙伦堂正堂,要比第一进高出几级台阶,正堂实际上是整座祠堂的核心与主体,是祭祀和议事的场所,宽阔的五开间、雄伟的高度,两边有厢房,祠堂所有的重要活动都在这里举行。

叙伦堂正堂


正堂是整座祠堂中最为宽敞之处,是洪氏子孙举行婚丧喜事和祭祀礼仪活动的容纳观众的重要场所。

正月十五元宵佳节

叠罗汉上台之前也在正堂这里排练

作为祠堂建筑的中心,正堂建得恢弘大气。其梁、柱用材考究,硕大无朋,造型古朴。

正堂正中间梁上挂了“丹阳世家”的 牌匾,可以看出洪氏先祖世系江苏丹阳,洪氏是江苏丹阳郡望。

唐高宗朝弘察避讳易弘为洪,洪察生子輿、子輿官居中书舍人,子輿生经纶,经纶官拜谏议大夫、迁宣歙观察使,后经纶公迁江西婺源官坑,又称新安(歙州、徽州)洪氏始祖。

叶村洪氏宗祠正堂正中间的挂着“叙伦堂”的牌匾,牌匾下面的画像就是徽州洪派之始祖洪经伦,据《叶村洪氏宗谱》记载:“大唐有讳经伦者,乃御史察公之孙、著作郎子舆公之子......"

“经伦公【生于开元壬申年三月十五日,732年】,字汝仁,天宝十六年【即至德二载】,以明经登进士第【757年】进士。历官至谏议大夫,宣歙观察使,是为徽之寓贤,进儒学文礼,为唐宋'东南邹鲁’之源,其子孙因居婺源之官源,嗣胤浩大,如徽之六,邑饶之三洪皆本于此,是徽州文学首倡者,新安【古歙州、徽州】洪氏始祖。”


左边照壁上的图像是经伦公八世孙洪鋐,“……有其后裔二世旦;三世三( 讳达);四世寿祖;五世桂;桂有四个儿子---六世佛、德、代、段;七世朝( 段之六子);八世鋐( 朝之八子)。经伦公七世孙洪朝,名绍,生八子,第八子洪鋐(政公),后周世宗显德6年(公元959年),(公元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宋朝,五代十国结束),洪鋐为严州教谕,爱叶村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始迁居此地,为叶村洪氏始祖,子孙兴盛”,叶村洪氏建有叶村洪氏宗祠——叙伦堂、叶村洪氏支祠——敬本堂(六份厅)和敦本堂(八份厅)。

叶村洪氏宗祠正堂内右边照壁上的画像是经纶公四十一世孙(洪鋐三十三世孙、洪纲二十六世孙)洪钧  ,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中戊辰科状元。

“洪钧(1839-1893) 清末外交家。字陶士,号文卿。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同治年间中状元,任翰林院修撰。后出任湖北学政,主持陕西、山东乡试,并视学江西。1881年任内阁学士,官至兵部左侍郎。1887年至1892年任清廷驻俄、德、奥、荷兰四国大臣。回国后,曾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主张加强军训,巩固边防。著有《元史译文证补》一书”。

洪氏宗祠的后进也有一个天井,是前面天井的一半,有两个小池塘,是活水,可养鱼虾,左边池中还有一个可养莲花的大石头盆。

歙县省保单位三阳镇洪氏宗祠——叙伦堂的后进寝楼,在那个大炼钢铁的时代,(“大跃进”运动时期:1958年至1960年间),被没有历史观的有无知的决策者们人为的下令拆除了,用以堆放炼钢铁需要的木炭,后来又建成简易房,作为小学教室使用,后进的恢复还有待后世子孙规划重建。

歙县省保单位叶村洪氏宗祠——叙伦堂的三雕作品,是徽州三雕技艺的浓缩,直接反映了徽州地域民族的性格和品德,以儒文化为渊源,雕不离儒,雕儒合一,是重感官、讲排场、重实际的一种文化,祠堂三雕装饰图案是徽派建筑的点缀和延伸,融装饰艺术与建筑结构于一炉,互为连缀,相得益彰,也是对于人生完满的希翼,对物质丰沛的祈愿,蕴含着一种内在的精神价值,给人以无尽的视觉美感,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物化的艺术形式,展示了叶村人对社会、生活、自然的理解和追求,在创作风格上以点带面,以小见大,古拙朴实、造型浑圆结实,它所呈现出来的是一种自由、浪漫、实在的状态,洪氏宗祠建筑三雕图案是徽州民俗民情的主要载体,含有吉祥和镇邪的寓意,它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以丰富的品类、生动的神韵、精湛的技艺而备受瞩目,是一种对人间现实生活的祝愿。

“丹阳世家”的牌匾两侧,共有四只倒挂玩球的狮子木雕,既能减轻横梁与竖梁之间的压力,又是一件不朽的、寓意深远的木雕艺术作品。

狮子是镇宅神兽,起避邪的作用,左边的狮子两前爪之间放一个绣球张着嘴,是公狮子,右边的狮子两前爪之间卧着一头小狮子的是母狮子

左雄右雌,是中国传统男左女右的阴阳哲学的体现,公狮子张口注视来往的人,母狮子闭口护子,狮子的嘴一个张开一个闭合,两者代表吐纳之意,表现传统社会男尊女卑、各司其职的特性,公狮子的两前爪之间放一个绣球脚踏环宇,是权利的代表权力和统一,母狮子两前爪之间卧着一头小狮子,表示母仪天下,子孙绵长!

博古花瓶作花托

梁上柱脚似莲花宝座

如意斜撑上面芙蓉雕像下面人物雕像美轮美奂

雀替人物栩栩如生 

大肚罗汉雕  袒胸露腹  憨态可掬

在古代法制淡薄的时代,祠堂实际实行了“道德之法”“的职能。三阳镇叶村洪氏宗祠——叙伦堂,是叶村洪氏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这是一种“怀抱祖德”、“慎终追远”、也是后代人“饮水思源”、“报本返始”的一种孝思表现。

三阳镇叶村洪氏宗祠——叙伦堂,作为崇拜先祖与崇拜神灵的产物,是叶村洪氏先人精神和英灵栖息的殿堂,是叶村洪氏宗族历史的教科书,阅览叙伦堂,如同阅览一卷绵长的叶村历史画轴,而叶村叙伦堂文化是一种相当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它既蕴涵淳朴的传统内容,也埋藏深厚的人文根基,叶村叙伦堂是用自己存在的方式诠释时代的文明,作为叶村保存最好的一种古建筑,叙伦堂留给后人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千秋功过,于祠堂可见一斑,华夏祖先,从祠堂可知谱序流传。

 在此感谢洪先刚(上海宗亲)的点拨与释疑、浙江苍南宗亲南晨(洪永财)供的宝贵图片、洪祖培(北京宗亲)在排版方面的指点和建议、洪晓平(桂林宗亲)所提供的史实以及洪道高老人(徽派建筑师)提供的考证史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