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次难忘的旅行

 小尘记录 2021-08-01

早上,收到一条洪家老人的微信:“你再不来,我们要走了。”我心里咯噔一下,急忙问:“不是讲下午去棠樾吗?”他回我 :“没空就算数!”这语气怎跟我父亲一样?!

于是我在微信里约他们:"中午到我家用餐",老人用家乡话回我:“不客气了,我们带厨师来的。”我以为听错了,听了几遍,有点意外:从江苏带厨师来家乡?

上午与同济大学的研究生结束古祠古屋 的访谈后,我便应约前往浪平家蹭饭。

我骑着我的白马来到三阳,在浪平的家里,见到了我父亲的小学同学——洪宝康老人。

这位自小离开家乡,定居如东,急急忙忙要来为我开门的洪家老人,我应该称之为伯父吧,如今已是81岁高岭。

他高高的个儿,宽宽的肩膀,精神矍铄,神采奕奕,说起话来,雄浑有力,那双温和的眼睛总是闪烁着慈祥的光芒,我站在他的旁边,感受着父辈的气息,想起我亲爱的爸爸,一种酸楚,涌上心头。

我默默地听着他地道的家乡话,一种长辈的亲近感顿然而生,他挪动了几步,我才发现他的腿因为痛风,行动极为不便,与此同时我也逐一认识了兰伯母和他们的女儿,都极富教养。

丰盛的菜肴已经摆上了餐桌,大部分的食材都是从江苏带来的,那天我没有吃早餐,仿佛是特意留着享受这江苏的美味,而赴宴的家人却迟迟不来。

不久,知道“火箭专家”在别的洪家吃午饭了,我们也就不再等待,开始一样样品尝色香味俱全的江苏佳肴,等我们用完午餐,他却带回一个地道的三阳面饼,没有谁还能吃得下,但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感觉真的很美妙!

下午,我们一行四人,前往棠樾牌坊群参观,车子停下来,就有人围上来,“要不要洗车?”“要不要请导游”“停车位收费”之类的事情。

我们下了车,进入棠樾牌坊群,低低的不规则石阵排列在路道两边,与众不同,我没有注意到,我退着身想拍一张他们牵着狗狗的照片,却一个趔趄,引起一阵唏嘘。

我们随着人流走近牌坊群,看见一排高高耸立的牌坊,拔地而起,呈半弧形展开,连成一线,古朴典雅,蔚为壮观。


以"忠、孝、节、义"核心的石牌坊,自西向东七座依次为鲍灿孝行坊、慈孝里坊、鲍文龄妻汪氏节孝坊、乐善好施坊、鲍文渊妻节孝坊、鲍逢昌孝子坊、鲍象贤尚书坊。

牌坊间有座古亭——骢步亭,建于明隆庆年间,单檐四角攒尖,宝顶形似官帽,"世孝祠"和“骢步亭”匾额的字都是清书法大家邓石如手书。

我们从牌坊群折回,两边的油菜籽已经硕果累累,我们又参观了鲍氏支祠、世孝祠、“圣旨”盘龙石碑、鲍氏始祖墓等古建,还有中国少有的“女祠”——清懿堂,内秀而外朴,端庄而不刻板。

我们驱车前往 鲍家花园,与苏州拙政园、梅园齐名,花园门口有一对形态逼真的石狮子,他们在门口合影留念。

鲍家花园是清乾隆、嘉庆年间鲍启运的私家花园,院内以徽派盆景为主题,同时荟萃国内外各流派盆景精华,花木成趣,苍劲拙朴,神态万千,与牌坊群相得益彰,融为一体,构成一幅完整的徽商故里图。

我们看见一盆获99年世博会金奖的古榕盆景“南国风情”,遒劲交织的榕根铸成稳固的根盘,苍翠的叶冠,繁茂祥和。

还有假山的山水组合,水光潋滟,鱼儿成群,意趣横生,我好奇假山上水瀑是从哪里来的?我还爬上了假山,一探究竟。

鲍氏家族南宋建炎年间迁此定居,绵延了800余年,清乾隆皇帝曾为鲍氏祠堂题联曰:“慈孝天下无双里,锦秀江南第一乡。”

明清时期,是徽商发展的黄金时代,棠樾人“修祠堂,建园第,资助亲友,养老恤贫”以及从事修桥补路等公益事业,用牌坊这一特殊方式来表彰在社会中有“贡献”的人,是古代重视“精神文明” 建设的一种体现。

每一座古牌坊都有一个情感交织的动人故事,在广阔的田园风光映照下,使古村落更具有深厚的内涵。也使得棠樾牌坊群、鲍家花园成为《红楼梦》,《烟锁重楼》等天然的影视基地,推向世界。

我们徜徉在园林间,兰伯母,卷曲的头发,衬着深邃明亮的眼睛,总是笑意盈盈,满脸洋溢的喜气,时刻感染着我们,透露着对于生命的安详、乐观和自信。

这位从江苏带来的厨师,她就是宝康伯父的女儿,我还不知道她的芳名,陪同年近古稀的父母回家探亲,并担当起照顾他们在家乡的生活起居,是何等难得!

从她对于父母,对于宠物的照料中,我能感受到她对生命的细腻的爱,我深深地敬佩着这样一位极富孝心爱心的好姐姐,觉得她很伟大,走在她的身边,淡淡的清香萦绕,让我洞察了另一种人生的真谛!

“火箭专家”洪祖刚,我不知道这样称呼是否正确,他这是第二次来三阳,在我的感觉里,他是一个有独特见解的科研工作者,又是一个极重亲情友情的年轻人,极富想法,两次有幸陪同,让我更深一层了解他,佩服他,是洪家优秀的后代。

在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我们回到了叶村,查了一些有关族谱的事情,结束了难忘的一次旅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