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里书外的有钱人

 马尔的视觉 2020-09-17

    我到现在还清楚的记得三十多岁读到“胡雪岩”故事的情景。

    九十年代初,中国大陆的财富神话还停留在地摊、倒爷的万元户阶段,对李嘉诚、巴菲特这样的人物毫无耳闻。

   这个时候,安徽绩溪的小伙计成为巨商的传奇便以激动人心的纪实小说方式展现在眼前。

    做人要先学会听话,然后在学会讲话”、“道理是直的,但是路经常是弯的”、“如果你有一乡的眼光,你可以做一乡的生意;如果你有一县的眼光,你可以做一县的生意;如果你有天下的眼光,你可能做天下的生意”,这些当年一见到就很信服的警句,你会相信出自一个放牛娃、小学徒之口么?

    歙县棠樾牌坊群、鲍氏宗祠的建造者鲍家,就是我在书外看到的胡雪岩故事。

  我这样想的时候,人站在鲍家花园里。

  看看鲍家做生意的手笔,简直就是胡雪岩的再版:垫付浙江、江苏、安徽三年的军饷,淮河涝灾捐出十万石大米,自己掏钱修四百里淮河长堤。

  鲍家是真叫有钱,真敢用钱。

 

    鲍氏家族作为徽商的杰出代表来定义是有典型性的。

  从小本生意做起,与官府建立关系专注盐业,做大到两淮盐务总商垄断经营。

  到鲍启运获得正四品的盐法道员职务,干的是省里厅长一级的肥缺,他的发家确乎像胡雪岩一样,一直有红顶商人的权力背景在起作用。

  自然,棠樾牌坊群、鲍氏宗祠,确实展现了鲍氏家族那有钱的一面,除了花费大量钱财修祠建坊,各地搜集各种流派盆景花木,精心养殖于鲍氏花园之中,极一时之盛,蔚成大观。

  徽州这地方有山有水,没有徽商是不会诞生如此灿烂的徽派文化的。云南、贵州的山水,远美过此地,但他们单单缺了徽商那样几百年的鼎盛伴随。

  徽商中多有儒家情怀,他们在外经营之暇,亦喜舞文弄墨,调养花草,于琴棋书画和园艺之道积累了深厚的修养。

  鲍家花园在这偏僻的古徽州地界上,就显得格外不同。它号称与苏州的掘政园、留园、狮子林和无锡的蠡园、梅园齐名;与棠樾牌坊群、鲍氏宗祠珠联璧合。


    花园旧貌原为清代鲍启运家的后花园,毁于清末战乱。

 我们今日看到的当是复制品。

 这里山林丰茂,古木参天,风景幽雅,是棠樾村与邻近村的水口宝地。  

  重新修复的鲍家花园尊重原作的徽派建筑风格,融山、水、石、林、青砖小径、风雨长廊、亭台楼榭、徽派盆景于一身,师古而不泥古,兼收扬州、苏州等东南私家林园之所长,并容岭南、两湖等名家盆景之所优,广纳各方花草滕树之名贵。

新生的鲍家花园一期工程占地已达350亩,堪称全国徽商私家园林之最,显示出独特的宏大气派。2002年5月1日,与棠樾牌坊群相和谐的鲍家花园开园,标志着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盆景观赏基地――“盆景艺术博物馆开始问鼎市场。


鲍家花园以徽商宅园林为背景,以徽派盆景为主题,荟萃国内外各流派盆景花木之精华,占地千亩,布展20000盆,其大观之象直逼吉尼斯世界记录。



      许多盆景也确实精巧。

这一盆被我拍下照片,命名为“怒吼”,发到相关网站,就很得专家好评。


我到这里时天阴雨,这园子除了摆阔的宽大与花草求名贵外,亭台与景观设计都不敢恭维。

而盆景则刻意的在显示贵重。这幅画面展示的其实是那钧瓷盆,全国少有,仅盆就标价300多万,为镇园之宝。

 

       很可惜的是鲍家花园整体上缺乏统一的建构,美学上不甚考究;即便号称世界最大,也难以和拙政园比肩。

  主人的审美趣味和文化层次的差距,决定了着眼点的高下不同。

  比如,我在拙政园,就没有听到一件物品值多少钱的炫耀与自诩。整个拙政园,哪里是可以用钱来评判其价值的呢?

  鲍家花园可以一观,但要说媲美拙政园,则有“向钱看”时代的王婆卖瓜嫌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