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条有文化的狗

 石榴花文艺 2021-08-01


一条有文化的狗
文/王伟

我家原来种过三亩桃园,父亲从二里外三舅爷家表叔那儿带回一只小狗,这是一条长得很快的“二转子”狼狗,比满街跑的土狗略大,比狼狗小很多的,“笨狗扎了个狼狗势”大约就是说我家的这条狗。

我小时候怕狗,听人说狗:一丝胡子咬死人,二丝胡子看住门,三丝胡子干叫唤。我家那狗是几丝胡子没人在意,只是给取名“明明”,孩子们叫的,是不是希望狗狗聪明伶俐,不得而知。不过,这“明明”的确不错,惹人喜爱。


“明明”小的时候和我的孩子玩得非常好,那时我的俩孩子都在上小学,早上,“小明”会送孩子们到学校,到了学校还不肯回家,蹲在教室外面,孩子赶也赶不走,老师也没办法,反倒是学校的学生都知道了“明明”,成了“小明”同学的好朋友、好伙伴。孩子玩游戏,它也参与其中,还捣乱,人家打沙包,它跑过去把沙包叼过来;人家踢球,它也跟着抢,孩子们都很开心,不知谁喊了声“把你家王明撵回去”。王明?主人家姓王,狗也跟着姓王了?!


明明,又多了一个名字:“王明”。这家伙是高兴的,孩子们也很乐意,想想这世上那些“人不如狗”的事,“王明”也挺好的。


“王明”,狗性难改,还野得不行。村里演歌舞,路稍远,村里还有专门打狗的坏人,不让它去,这家伙一溜烟就跟着跑了,那家伙,双耳直立,尾巴随时随地都是高高地竖起,毛色油亮,虽谈不上高大威猛,却也是绝对的帅哥一枚,谈不上惹美女跳楼,却也是回头率蛮高的。戏完了,“王明”也回家了,谢天谢地,这厮那时还是个小孩,却也记得回家的路,“这狗日的”。


“一个好汉护三村,一条好狗护三邻。”父亲卖桃,“王明”会跟着到镇上去。父亲中午回家吃饭,王明会自觉的跑到桃园看果园。


对门的“三妈”走亲戚,“王明”也跟着去,亲戚用自行车送我三妈,王明不让,三妈对狗说了几句,“王明”一声不响跟着三妈的车子回来了。街上的乡党上集,“王明”不辞辛苦地迎来送往;也有例外,对于门中的一个叔父,它是见一次,咬一次,当然也不是真咬,就是特别不待见我这位远房叔父,后来我们分析,可能是“王明”到叔父家看见过钉在墙上的狗皮。


“王明”不惹事,也不怕事,大街上从不主动招惹人,有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家伙,狂吠几声,也只管走好自己的路。街边靠公路第三家养条比王明高一头、大一膀的黒狼狗,仗着铁索粗,也想扎个烈势,我家的“王明”这时候才像《亮剑》中的李云龙,“狭路相逢勇者胜”,从前门撵到后门,得胜而归。

“王明”名声,由此大噪,偏有那些看热闹不嫌事大、不嫌事多的主,领着条皮糙肉厚的黒斗狗偷着逗我家“王明”,我家“王明”敢于亮剑,那黒家伙不光皮厚、嘴还大,两狗咬在一起难分高下,被人用锨把才挑开了。约好再战,第二天“王明”同学以损伤半颗牙齿的代价,凯旋而归,我对“王明”的争强好胜看不惯,对那些好事的人也是有意见的,大街上人多,对儿子说,“去,到红艳家商店给明明买两只火腿肠。”


后来,我家“明明”为了照顾叔父家的小狗,半夜被汽车撞死了,孩子们特别伤心,有人提议把狗剥了吃肉,孩子们通不过,后被父亲埋在了桃园里。

“王明”虽然是一条狗,虽然早都不在了,村里却还有“明明”的传说,我那语文不好的儿子曾以《我家的大狗》写过一篇作文,我只记得里面几句“……我家的大狗冬天卧的沙发,夏天睡的凉椅,比我过得都好,还经常有肉吃……”


快过五十岁生日了,莫名其妙地想起“明明”,感到自己就是那条“王明”,大多数时候还不如“王明”。



(作者简介:王伟,西安市长安区人,自幼喜欢文学,有文章散见于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