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联储已在为Taper做准备

 任博Abner 2021-08-01

【正文】

2021年7月27-28日,美联储召开年内第5次议息会议(至此年内还有三次议息会议,分别为9月21-22日、11月2-3日以及12月14-15日)。

一、7月议息会议要点梳理:开始实质性讨论Taper时机、节奏等问题

虽然本次议息会议宣布维持资产购买规模和基准利率不变,但也有一些变化:

(一)通胀数据更多反映的是暂时性因素,当前政策推进更多关注就业指标,即短期内将会容忍通胀短期的上升,以换取就业的持续修复。毕竟受疫情影响最为严重的部门虽然情况有所改善,但还没有完全恢复。

(二)目前的经济条件还无法支持立即启动缩减QE(即Taper),即正式启动Taper还需要一段时间。

但值得关注的是,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讨论了如何改变资产购买的时机、节奏和组成等,这意味着美联储已经在实质性讨论Taper的问题了。

(三)提出了“经济(朝着就业最大化和长期2%的通胀平均水平目标)已经取得了进展”这一明显偏“鹰”的表述,表明美联储对当前的就业与通胀走势是中性偏乐观的。

以上意味着虽然方向上趋于Taper是明确的,且目前正在进行讨论,但短期内美联储政策仍会维持现状一段时期,除非就业有根本且持续性的改善,后续需持续关注美国的就业类指标。

二、新建立两项常备回购便利工具,应是为后续Taper做准备

除议息会议外,在已有回购工具的基础上,7月28日(周三)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还宣布建立两项长期回购协议机制,即SRF(国内常备回购便利工具)和FIMA回购工具(适用于国外)。在当前政策层面和金融环境已足够宽松以及经济基本面整体向好的背景下,建立这两项机制的目的值得思考。

(一)我们认为,推出这两项常备回购工具(即针对国内的SRF和针对国外的FIMA)实际上是为后续的Taper及货币政策正常化做准备,即为缩减QE带来的货币市场融资环境收紧提供可能的流动性支持。

(二)具体看,SRF为隔夜质押式回购工具,每日最大操作规模为5000亿美元、最低投标利率为0.25%、交易对手为一级交易商,抵押品包括美国国债、机构债务证券以及机构MBS。FIMA则为面向国外(主要为海外央行)的隔夜质押式回购工具,每天单个对手的最大交易量为600亿美元、最低投标利率为0.25%,抵押品为美国国债。

(三)通过SRF和FIMA两项工具,美联储可以更好地调节美国国内及全球的美元流动性,从而在Taper后能够将利率保持在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内。

三、当前阶段支持美联储立即采取行动的理由还不充分

虽然短期通胀压力比较明显,但短期来看通胀对美联储的政策选择影响不大,现阶段美联储动作迟疑主要受经济基本面和就业形势的影响。从数据上来,目前美国经济基本面和就业形势并不理想,较预期仍有差距,这可能也是美联储对实质性推动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有所疑虑的真正原因。

(一)美国二季度预估实际经济增速较预期差2个百分点

2021年7月29日,美国商务经济分析局(BEA,隶属商务部)发布的预估数据显示,二季度美国实际GDP按年率计算增长6.50%,略高于一季度的6.30%,但较市场预期的8.50%相差了2个百分点。表明美国经济复苏态势虽然延续,但距离完全复苏还有不少距离。

(二)美国目前就业市场还不容乐观

2021年7月17日,美国持续领取失业金的人数达到326.90万人,较上周环比增加7000人,同时较疫情前的170万人附近还有较大距离。从今年二季度以来的数据看,持续领取失业金人数较今年一季度累计仅下降45万人左右(今年一季度下降130万人),因此美国就业市场的恢复还有段距离要走。

(三)通胀不是当前美联储关注的最主要因素

如前所述,由于基数的原因,就业形势的变化才是现阶段美联储的政策指引。2020年8月27日,美联储官方网站发布了一份对长期目标和货币政策战略进行更新的声明,同时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Jackson Hole全球央行峰会上(主题为“引领未来十年:货币政策的影响”)发表了题为“新的经济挑战和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评论”的演讲,对长期货币政策目标和框架进行更新,更加强调实现充分就业,提出“致力实现长期平均通货膨胀率在2%左右”以及“允许未来一段时期内通胀率适度高于2%”,也即不再单一追求通胀率在2%的通胀目标制,而追求长期平均通胀水平稳定在2%左右即可。

美国货币政策框架调整的背景在于允许未来一段时期内适度高于2%是对之前低于2%时期的弥补(即美联储副主席Richard Clarida提出的补偿策略)。这意味着在新的货币政策框架下,通货膨胀率短期内突破2%不具有可持续性,主要是由于疫情反复和全球供应链断裂等暂时性引起,美联储不会为此迅速采取行动。

推荐关注微博:任博Abner

(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