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疏肝解郁法治疗阈下焦虑抑郁的用药规律及临床研究

 昆山同德堂邹医 2021-08-01

结果]通过检索《中华医典》,根据郁病的诊断、纳排标准,最终筛选出古代郁病医案241例,其中共出自64本古籍,计51名医家。本研究共涉及药物227种,累计使用频次为2199次,手工筛选出古代郁病郁病医案中使用频次大于15次的药物,其中累积频率高达67.9%,共38味中药,对其进行性味归经及功效分类,结果显示古代医家治疗郁病以寒性药物居多,五味以苦为主,主归肝经,同时涉及心、脾胃两经,以理气药居多,主以行气解郁。选取出现频次大于20次的药物,共26味中药,对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第1组:远志、酸枣仁、木香、菖蒲;第2组:生姜、当归、白芍、柴胡、薄荷、甘草、白术、人参、茯苓、牡丹皮;第3组:陈皮、半夏、厚朴、川芎、神曲、香附、枳壳、栀子、瓜蒌、郁金、黄连。从关联分析的置信度排名来看,香附、陈皮、半夏、茯苓、白术、甘草、当归、白芍、栀子、郁金存在较强的关联规则,提示这些药物可能是古代医家治疗郁病的核心药物群。古代医案中郁病的常用对药:理气开郁:香附-神曲、香附-川芎;养心安神:石菖蒲-茯苓、远志-酸枣仁;清热泻火:栀子-瓜蒌、栀子-牡丹皮;益气健脾:茯苓-白术-人参。古代医家治疗郁病的病机演变规律:初期以肝气郁结的实证为主要病机,病情日久及虚。[结论]1.古代医家治疗郁病的核心方剂:香附、陈皮、半夏、茯苓、白术、甘草、当归、白芍、栀子、郁金。2.古代医家治疗郁病的常用药对:香附-神曲、香附-川芎、石菖蒲-茯苓、远志-酸枣仁、栀子-瓜蒌、栀子-牡丹皮、茯苓-白术-人参。3.可见古代医家在治疗郁病的过程中,多以疏肝解郁为主,在疏肝解郁的基础上,兼顾清热泻火、养心安神,益气健脾,虚实兼顾,辨证施治。第二部分临床研究[目的]探讨解忧开郁方治疗阈下焦虑抑郁的临床疗效及阈下焦虑抑郁向抑郁、焦虑的转化率。[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19年1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门诊及小关社区、太阳宫社区就诊的肝气郁结型阈下焦虑抑郁患者120例,分为解忧开郁方治疗组和安慰剂对照组。治疗组服用解忧开郁方,颗粒剂由康仁堂制药厂生产,每日一剂,早晚100-150ml温开水冲服;对照组则使用安慰剂颗粒,安慰剂口感和质感与解忧开郁方颗粒一致。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8周。所有上述纳入观察的患者在入组前、入组4周、8周治疗后进行安全性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尿常规、粪便常规以及心电图等。主要结局指标主要是抑郁、焦虑转化率及汉密尔顿17项抑郁评分量表减分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减分率;次要结局指标为中医疗效指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IBM SPSS 25.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内比较用配对样本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用采用四格表卡方检验χ2,用个体和百分率(%)表示,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抑郁、焦虑转化率:在整个治疗期间,两组患者都没有HAMD量表评分大于17分,HAMA评分大于14分患者。3个月随访时对照组有1例患者HAMD>17分,2例患者HAMA>14分,抑郁、焦虑症转化率分别为2.17%、3.57%,治疗组未见转化为抑郁、焦虑症患者;9个月随访时对照组抑郁、焦虑症转化率分别为12.5%、14.28%,治疗组的抑郁、焦虑症转化率分别为7.01%、5.26%。2.HAMD减分率及临床总有效率:HAMD减分率通过重复方差测量分析可以看出,组别*时间的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F=2.292,P=0.106),即对组别、时间因素等主效应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组别因素对阈下焦虑抑郁患者HAMD减分率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F=23.760,P=0.00),即疏肝解郁方对阈下焦虑抑郁患者HAMD减分率影响显著。时间因素对阈下焦虑抑郁患者HAMD减分率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F=47.400,P=0.00),对阈下焦虑抑郁患者HAMD减分率有显著影响。治疗2周时,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49.15%,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15.52%;治疗4周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5.86%,对照的总有效率为40.35%;治疗8周时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49%(其中临床控制率为28.07%),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55.35%(其中临床控制率为12.5%)。治疗2周、4周、8周时,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即P<0.05。HAMA减分率及临床总有效率:HAMA减分率通过重复方差测量分析可以看出,组别*时间的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F=1.164,P=0.316),即对组别和时间因素等主效应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组别因素对阈下焦虑抑郁患者HAMA减分率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F=13.306,P=0.00),即疏肝解郁方对阈下焦虑抑郁患者HAMA减分率影响显著。时间因素对阈下焦虑抑郁患者HAMA减分率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F=45.372,P=0.00),对阈下焦虑抑郁患者HAMA减分率有显著影响。治疗2周时,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42.37%,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18.96%;治疗4周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8.96%,对照的总有效率为35.09%;治疗8周时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73%(其中临床控制率为28.07%),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4.28%(其中临床控制率为12.5%)。在治疗2周、4周、8周两组的临床疗效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即P<0.05。3.中医疗效指数及临床总有效率:治疗8周时治疗组中医临床总有效率达84.21%,其中临床控制达35.08%,对照组组中医临床总有效率达64.28%,其中临床控制达19.64%。4.安全性指标:在整个临床研究期间,所有MAD患者的心率、血压、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基本正常,服药后未见不良反应,提示解忧开郁方治疗MAD的安全性较好,副作用少。[结论]1.解忧开郁方可以阻断阈下焦虑抑郁进展为抑郁、焦虑症。2.解忧开郁方能够明显改善阈下焦虑抑郁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在治疗阈下焦虑抑郁方面有确切的疗效,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