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性的构成

 东西二王 2021-08-01
#人性# 系列之一:人性的构成
“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大家都能朗朗上口,同时也都知道“人性本恶”的说法,觉得人都是自私自利的,甚至见利忘义,嫌贫爱富,弱肉强食等等。那么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呢?换言之,人性概念的构成和内涵到底该如何理解?
什么是人性?人性就是人的本质属性。
人的本质属性有两方面,一是自然属性,包括生理属性和心理属性,或者说动物属性和精神属性,二是社会属性,就是人在现实中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具备一定的社会身份和角色定位,受到行为规范的约束。这些行为规范包括伦理道德,法律习俗等等。
人的动物属性,是说人本身就是一种高级动物,是生物进化的产物。自然界赋予生物要生存和繁衍的任务,人类也先天的要执行这些任务。所以这是人的天性,是先天就具有的属性,通过人的欲望和行为反映出来。人的天性比如贪吃,懒惰,好色,同时有好奇心,好胜心,或者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等等。人们的天性大体类似,但是强度不同,比如欲望方面,有人就是欲望强烈,有人就比较平和,在行为方面,有人活泼,有人就安静。所以人的天性差异还是明显的。天性本身无所谓善恶,只是人们会用善恶的眼光去看待,比如狮子咬死野牛,人们会觉得狮子狠毒,其实只是一个自然捕猎现象。
因为欲望的满足需要用利己的行为去实现,所以人的天性中最本质的属性就是利己。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就是这个意思。当然人的天性中也有利他的行为,比如有了食物也会分享,看到同类遇险就会自发的去救援帮助等等。一般而言,利他行为应该是不违反利己的前提的。
人的社会属性,是说人是社会性的群居动物,群体或社会对每个人都有行为方面的要求。单个人按照自己的天性去活动,就会与群体中的其他人发生互动,交流沟通,分工协作,甚至矛盾冲突等等。为了群体的共同利益,需要一定的行为规范去约束每个人的行为,有些天性被允许,有些不被允许。这些规范规则就是风俗习惯,道德伦理,制度法律等等。符合规范的行为就是善的,违背规范的就是恶的。比如杀人放火抢劫这些行为,就会作为犯罪而受到法律的制裁。一个人对这些规范规则的接受和遵守程度,就是这个人的品性,也就是人品,品质,品行,德行,德性等。品性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自我的经验和感悟的积累,而渐渐形成的。品性虽然也是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但是也是会渐渐改变的。有句话说得好,好的制度把鬼变成人,坏的制度把人变成鬼。
人的精神属性,是狭义的人性,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属性,也就是人的本性。因为所有动物中,只有人具有理性智慧,有意识精神。这种理性认知能力,把先天的天性和后天的品性融合在一起,成为每个人独特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经济学中有个理性人假设,就是说人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即总是趋利避害的,或者说自私自利的。自私自利是人的共同本性,但每个人程度不同,如果把极端自私作为十分,把无私作为零分,从无私到十分自私的轴上,80%的人会集中在八九分自私的区域。大公无私的人有没有?极其个别,大公无私不太符合人的天性,但是是社会道德所倡导的优良品性。当然人的本性中不只是理性的,自私的,还有感性的方面,比如贪婪和恐惧。所有人的本性都分布在0到10的强烈程度的轴上,每个人的本性框架是一致的,具体分值不同。
综上,狭义的人性就是本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本性是人的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广义的人性包括天性,本性和品性,人的天性是利己的,也有利他行为,人的本性是自私自利的,各人程度不同,人的品性是区分善恶的。
人性中的天性,本性和品性基本对应佛洛依德的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人的本能欲望,遵循快乐原则,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而超我遵循理想原则。
快乐原则就是指欲望的满足,欲望满足了人就会觉得快乐,否则就痛苦。所以人是趋乐避苦的。现实原则就是指人的理性总是追求利益最大化,所以人是趋利避害的。理想原则是指人们在精神深处,还是追求真善美的,对假丑恶是憎恶的。
简单概括一下,人性因人而异,但是大多数人的人性是相通的。即天性是追求快乐的,本性是自私自利的,而品性又都有着追求真善美的渴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