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西人文:新解历史谜题,大明“最后的长城”蓟辽督师——袁崇焕出生地三说,平南,藤县,东莞

 浔州鑫森淼焱垚 2022-03-23

袁崇焕,明末将领,他最著名的领导岗位,是蓟辽督师,所以后人也称之为袁督师!就是他构筑了东北防线,连续宁远,宁锦两次大捷,逼退大清军队(当时叫后金),这才使清军入关推迟了十余年,大明朝也延长了十几年历史记录!

对于他的军事威望,现在史学界也是有不同声音的,以他为课题的研究也一直没有中断过,据说还有个“袁崇焕研究会”,这组织就是专门研究他的历史的,其中有多位学术界中著名,非著名的历史学家,不时的,都可见到有不同观点的研究资料在散播,功过是非各家看法,一直是个争议较大的历史人物!

对于袁崇焕,学术界的争论,层面都比较高,都是大是大非的问题,得长篇论文来一一辨说,而民里坊间,就简单了,在茶余饭后对他最大争议,就是他的出生地了!

作为一个有名的历史人物,应该说他的身世应该很清晰才对,但是,事实上,往往这样的历史人物才更容易引发争议,正如浔州府O鑫森淼焱壵上一篇文章《名人故里与历史遗址争论》中所说,引起这些争议的原因很多。

关于袁崇焕出生地,争议有三,一广东东莞说,二梧州藤县说,三广西平南说。这每种说法,都有历史记录,都能找到相应历史书籍,从清代至今都有。而且现在三地都以此为由,修建起相应的纪念建筑,作为一地的人文历史来宣传!如广东东莞石碣镇“袁崇焕纪念园”广西藤县“袁崇焕纪念馆”,广西平南“白马双英”的“袁崇焕总制三边坊”。

三地都有理由相信,袁崇焕是各自的本地人,那么,三地的理由都是什么呢?相信很多文章都不厌其烦的科普过各种相关的说法了,那么,今天浔州府O鑫森淼焱壵从一个地方志的角度来说一说这个争议。

广东东莞,很多人都去过,特别是邻近几个省的70,80后的人,都经历过东莞打工生活,相信很多人认为东莞和深圳一样,是改革开放后由一个小渔村发展起来的,这都得益于“那个春天那位老人,画的那个圈”,还有就是那些名头:世界加工场,世界什么都!但,这种对东莞的认识,真的太肤浅了!

实际上,从历史角度来说,东莞的历史非常悠久,自宋末开始,就有本邑人编写《东莞县志》,后来的元明清三代,数次重修县志,都是在沿袭,续修这个宋版本的《东莞县志》,看清楚,是沿袭,续修!什么意思,就是宋以后的每一版县志,都是接着前志续写,增减删补下来的,这种地志编修方式在全国范围来看,是非常罕见的!

常见各地志书中,一般只存清版,明版都鲜见有存世,对明清历史记录也多一些,而对明以前的历史多是略述,只言片语,篇幅很少,版本虽多,但也常有丢失。不说远,就说浔州府O鑫森淼焱壵所在古浔州的《浔州府志》,自明到清,共修过六,七版,但现今存世仅见最后三版,其他版本则遗失于历史之中,而《东莞县志》就不一样了,宋元到明清年间的人和事记载都很多!成书于清宣统三年的《东莞县志》,全志近4100页!之所以这么多页码,不光是记录久远,更因为该志书对本地在历代中发生的人与事记得非常详尽。

此县志认为,东莞就是袁崇焕的祖籍地,并在东莞市石碣镇出生!年月日生辰八字都记得十分清楚,十四岁时,随父到广西做生意,在广西成长,考科举,最后走向人生巅峰!作为本地人,所以对他的记录非常详尽。

志中对袁崇焕从出生,到最后清乾隆帝为他平反的整个过程,足足用了一个编章,即书中第六十一卷,近140页,占全书的页面比例的3%以上。他生平中的中科举,仕途之路,对清作战,宁远,宁锦之战,魏忠贤的干扰,毛文龙之死,大清太祖初期对明作战,袁崇焕之冤,以及吴三桂如何领清入关,后清帝又如何给其平反......等等,那时期的各种事件,各式相关人物一一都在志书中有记述,远比网上的公开资料丰富!

当然,这地志中的记载,也是以清人的视角描述,这宣统版地志是东莞在清代的第三版地志,在它前面已经有两版开始记录他的事情了,在清一代几版地志的不断的更新中,或许有一定程度的偏差,但这也是不可多得的研究袁崇焕的历史资料以及满清入关的历史资料!这也是支持“袁崇焕出生广东东莞说”的一个有力的文献证据之一。

同时,也正是东莞史藉的相关记载,学术界可以统一的是袁崇焕的祖藉就在东莞,这点无法争论,因为袁氏在东莞当地,是一个非常有历史的氏族,宋元时期即在当地生活了,现在什么情况不知道,但从史藉中可以看到,这族袁氏只在明代二百余年中,就出了十余个相当有记份量的人物,是有延续记录的,这都被县志在人物篇中一一详说。

也就是因为其祖父,父亲离开东莞,到广西做生意谋生,才引出了第二种说法,袁崇焕出生地广西藤县说

藤县,紧邻梧州,历史十分悠久,这地盘就属于远古记载中的苍梧古国。但使之闻名的,却不是这个古老的苍梧国,而就是本文主角——袁崇焕

袁崇焕出生地广西藤县说,这个观点在学术界广为认可,从1980年开始,就开始有全国性的袁崇焕学术研讨会举行,甚至举办过几次袁崇焕国际学术研讨会,直到现在,近四十年,该研讨会还在不间断的研究中,累积了相当多的资料,对袁崇焕的出生地,也得出了一个结论——祖藉广东东莞,广西藤县出生!对于这个观点,他们是可以摆出相当多的证据的!有兴趣的读友可以去找资料看看,非常多。

那么,在清代,藤县人是如何记载袁崇焕的呢?也看看当地的地志《藤县志》中如何记载,清代《藤县志》也有几个版本,因为其中嘉庆版的漏缺太多,所以光绪年进行重刊,是对嘉庆版的补充和修改,!此志中,关于袁崇焕的记载,是在最后一章节中,用了近20页的篇幅。

《藤县志》对袁崇焕的记载角度和《东莞县志》有所不同,《藤县志》比较重视其科举中进士之后的事,而对于之前的事,只是少言少语!袁崇焕,镡津太平乡白马村人(又有名莲塘村),这明代镡津县即是藤州(现藤县)治所。明确肯定袁崇焕祖籍是东莞的,其祖父世祥,其父子鹏,居白马村,生三子崇焕,崇燦,崇煜!后来崇焕在藤县考科举,从此走上仕途!

也正是这个考科举,成为袁崇焕出生藤县的最重要证据!

因为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如同现代的高考,参与考试的人是要进行资格认定的,科考前的学籍管理十分严格,也有相关规定,非本地人不准冒籍参加考试。(在这里不讨论当时为什么要执行这种规定,只议论这规定本身),这就是说,本省人必须应本省的考试,本府县人必须应本府县的考试,如果别省府县人来考试,这就是所谓“冒籍”,是要受本省府县人的反对而攻讦的。

本地人,本府县人是怎么界定的呢?明清时,很多地方规定,童生的祖父必须在当地居住二十年以上,并且家族有坟墓、有田园的,才能参加考试。

这说明什么?袁崇焕只有符合条件了,才能参加考试!也就是说,从他祖父来藤县开始算,到此已经至少二十年以上了,最后袁崇焕才有资格参加科举,否则就只有塞钱了!

那么问题来了,袁崇焕是万历十二年生(1584年),万历丙午年(1605或1606年)乡试(20岁),万历已未(1619年)年成进士(35岁),崇祯三年(1630年)死(46岁),这几个时间点各家都无异议。

因此,藤县方面看,乡试时期满20岁,也就是20年,从其祖父,父亲的年龄,以及正常人异地创业的思维来推算,那其出生于藤县,合理性很大。

对于这个问题,东莞方面这样认为看,其十四岁来藤县,后参加县试,是以“补弟子员”身份科举(学校生源不足,有扩招,差不多是插班生的意思,这也是他能改藉参加科考的唯一合法途径),要不然,要么是使了钱,要么当时科举考试身份检查不严!否则,过不了科举资格审查这一关!

对藤县来说,别的都可以争,唯藤县科举是不可争辨的事实。同时,对于袁崇焕的出生籍的争论也有介绍!《藤县志》中,并不认为和东莞有这种话题争议,因为他早都离开东莞了,但在近20页记载中,也有不少段落直陈这个议题!并把争议对手,指定为广西平南,争议话题的各种起因原由,一一指出并一一纠正,显得十分严谨。

出现这争议最大原因,是因为平南和藤县地域是相邻的,更重要的是,藤县认为的袁崇焕出生地平南认为的出生地,可以说只有一步之遥,而且都是叫白马村,只不过一个是属于平南,叫:旧白马村,一个是属于藤县,叫:新白马村,分属河的两岸,这样的地理环境,很容易导致后人记录有误,传言有误。

因此,也就有了第三种说法,袁崇焕出生地平南说!

平南,两广水路交通线上的一个重镇,本身也是非常有历史的一个地方!他又是怎么成为袁崇焕出生地争议主角之一的呢?也还是从地方志书这一角度来看看!

平南本地古籍中,关于袁崇焕的最早记录,就是这本乾隆版的《平南县志》,志中关于他的记录,只有寥寥数语,就是这么一段话,给出了几个平南观点,一祖上是东莞的,二是以藤县藉参加科举,三平南白马人!同样是对地方名人记载,为什么这版平南县志和东莞,藤县的地志相差这么大呢?只有这几句呢?

这就得看看几本地志的出版时间了,乾隆版的《平南县志》,成书于乾隆丙子年(1756年),而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乾隆才为其平反。在平反之前,袁崇焕作为前朝的敌人,是一个把当朝太祖打得十分狼狈的人,作为地方志的主编知县,以及各家史学者,怎么敢对这样的一个人大书特书呢?写他怎么打太祖?写他如何抗清保明?这是不可想的!但他又的确是本地的一位排得上号的人,作为本地志书,忽略不记?也说不过去,那只能这样轻描淡写的把他一笔带过了!

而上面提到的宣统《东莞县志》和光绪《藤县志》,出版时已经是一百多年以后了,并且因为他是被乾隆爷钦点平反的人,那时的社会从上至下对袁崇焕的敌意已经减弱了,所以后人也就有了更多的评价,编写的余地,客观不客观的,都敢写出来!这才有了那几十,上百页的记载。

这情况下,在道光年再修《平南县志》时,平南人就增加了新的记载,页数三五页,简要的介绍了袁崇焕的生平,也重点提到在乾隆帝为他平反后,十分重视他的后人,并对当地作出了指示“找到,并量材录用”!

各种资料都指出,袁崇焕无子,那后人是谁?那自然是他的族人了,最亲近的族系,也就是他的两个弟弟的后人,这时他们在平南落已是不争的事实了,《平南县志》中,自康熙年到道光年,也记载有数位袁姓官职人物,都是科举选出,无一例外都带有“袁崇焕后人”这样的注解,甚至有一连三代都科举出的记录!另外,其弟袁崇煜的诗文,还被收录在地志当中流传!

如果不是平南人,他兄弟一系的记录为什么都在《平南县志》中呢?毫无疑问,这也是袁崇焕出生地平南说的一个重要支持!

并且这版县志还记录了乾隆对其作出平反后,以朝廷的名义,令平南知县给平南袁氏后人一条红绶幡,以用于祀典督师!此幡一度保存了数年,道光版县志编写者,时任平南知县的张显相,编书时还寻访到一些老人,中间有人给他讲述过其亲眼见过的幡带的一切!

当然,这些记载,平南说似乎有一个漏洞,那就是科考!他在平南出生,应是平南,按正常情况,以明清科考资格认定的制度限制,平南藉的袁崇焕只能在平南县,和所属的浔州府考试才对,那他何不在平南考,而能以藤县藉参加高考呢?难不成又是塞钱吗?要是不钱,合法合理的解释是什么呢?

对于这个说法,《平南县志》有这么一段,大概意思是:督师因“年少犯事,被人攻讦”,故不能以平南参加科考。的确,当时的科考限制条件中,是有这么一项:有案底或不良评价的人不能科举为此,他只有就近去藤县,以藤县籍科考。

前面介绍藤县时又说到,两县都有白马村,所以,可以想像,他去藤县报考时,必定是以藤县白马村人的身份,因为住地同名,地域又近,藤县考官理所想当然的就认为他是藤县白马人,从而也没有去细查,因此,用藤县藉科考成功!这就很好解释了这点争议!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就是天意了!

否则他要么不得考,市井一生!要么就得在平南考,来浔州府城桂平考,有这如果,那么这历史也就得改写了!

综观三种说法,不难看出,袁崇焕祖东莞,藤县科举,都是不能争的!争议的每一个焦点,分歧,三地都能有自家合理的圆满的解释,细细想来,三家各说都在理!但历史真相,只能是唯一的,最后之所以引发这样的争论,也就是因为他获罪被处死了,家人受牵连,一家四散!为自保,为活命,为延续氏族血脉,全族动荡数年,这也就隐瞒了一些事情!等时局平静,再拾起来,时过境迁,很多事实也就乱了!

督师出生地无论在哪,都不能否认,他在那个时代,那个环境,他后来所做的事情!

我在桂平,我是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如果你喜欢,可以关注史话八桂!给你讲述这片土地更多的过往!

谢谢阅读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