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应可军 | 黄坛水库的题外事

 海燕文化工作室 2021-08-02




黄坛水库的题外事




文/应可军


七月三十日,与村民聊天,忽然提起黄坛水库,因为宁海发生“730”洪灾那年,黄坛水库最高水位有97.60米,如果它发生意外,后果更是不可设想。水库的作用在于蓄洪、灌溉、发电。说起筑黄坛水库,宁海城区村民都有很深的记忆;建国前,溪南一带有水渠三条,引大溪水,自流灌溉农田。但久雨农田常被淹。护城河和城北颜公河附近的少数农田,可用水车提水灌溉。因年久失修,河道淤塞,久旱,河水涸干。全镇多数农田的抗旱能力在30天以下。建国后,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先后修山塘、坝砩,筑和尚塘水库、,建清泉抽水机站、跃龙山翻水站。提高了抗旱能力,旱涝保收田占全镇耕地面积77%。

山塘、坝确 1951~1958年,利用山沟、溪流,前后兴建了储家坑、十罗畈、坑龙、金洋角、长墩塘、荷花塘、斗门张塘、岭头塘、西门外塘、盟明小塘、凌塘岙、和尚洋、应家山、凉棚头、寺堂坛、岙里塘、东冠山、桃家湾、塔山湾、门前山等20余处小型山塘。修筑了金联、金星、西门、桥头、溪南等9处坝砩。为了保证农业水利的胜利。1958年开始兴建黄坛水库。


黄坛水库:位于大溪中游黄坛村西北。集雨面积114平方公里。1960年曾停建,1965年7月报经省水利厅批准续建。粘土心墙沙砾坝型。设计坝高44.5米,兴利库容1650万立方米。目前实际坝高27米,总库容106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480万立方米,三级电站装机容量960千瓦。开凿灌溉渠道10.9公里,东渠至回浦与杨梅岭水库南渠相连通竹口乡,东南渠直至黄坛、梨岙。是灌溉黄坛、辛岭、城关、城郊、回浦、竹口等地1.3万亩农田的主要水利设施。国家投资274.12万元。投放劳力 253.1万工,完成土石方86.6万立方米。因工程未达设计标准,效益未充分发挥。

由于建筑工期较长,每年都向受益村庄派工,引起村民反感,说他是爷孙三代都要筑的黄坦水库。我高中毕业,1973年也去过水库打工,任手拉车仓库保管员,一共有300多辆,期间比较空闲,当时有文学梦,写长篇小说,足足写出20万字左右,不过是浩然的翻版。可笑极了,那时没有电脑,只有纸笔,后来回家草稿也不知去向。可能毁于730洪灾。那时我还是比较喜欢写诗填词,记得写了不少,有时给同学写信也用格律诗词,现同学给我寄回,是这《留春令·寄学友》一词云“暮临黄水,四周蛙鼓,一天星斗。独倚桥栏忆平生,春将半,人依旧。翠柳青松君记否?”注毕业赠言:莫慕池边垂翠柳,且歌峭壁挺青松。那时白天除了帮指挥部发发票以外,就去听民工的新闻趣事,打情骂俏。黄昏守在竹帘前等溪坑鱼自投罗网,明天是一顿美餐,我在黄坛水库的时光是快乐的。




视频素材来自朋友圈

相关链接:
应可军美食文化专辑
应可军古戏台文化专辑

作者简介

应可军

应可均 ,笔名筱瑛,曾用名应可军,浙江宁海人。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近代史史料学会会员、宁海县诗词楹联协会常务副会长、地名协会副秘书长、宁海县徐霞客研究会理事等。酷爱收藏宁海地方文献,被评为宁波市十佳藏书家庭”;走遍全县村落,考查风土人情,庋藏大量原始材料,又被评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普查先进个人首批浙江省民间文艺优秀人才”“宁波市十佳业余文保员”;其间,曾在《宁波日报》《宁波晚报》《宁海报》等刊物上发表过不少的史论作品,参与策划多种文化活动,编著多种有关宁海综合文献等。著有《宁海历史上今天》《宁海姓氏溯源》《宁海之最》《宁海古戏台》《宁海民政志》等著作。

□编辑:木子叶寒

题词:储吉旺先生
LOGO\题图\尾签设计:野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