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洪侠书故事|线装了波德莱尔和奥玛珈音之后,阅读会发生什么?

 胡洪侠 2021-08-02

波德莱尔《恶之华》,钟锦译,上海三联书店2020年8月版,线装本,黄曙辉策划

《波斯短歌行》,奥玛珈音著,钟锦译述,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9月版,线装本

我收集各种《鲁拜集》版本有很多年了。几个月前见网上有新书《菲兹杰拉德〈鲁拜集〉译本五版汇刊》,即开始东寻西找。意外收获是,竟然因之和此书的译者钟锦先生缔结书缘。先是我在上海曙辉兄处购得“汇刊”,新书抵达时,竟多出一种,却是钟锦先生的签赠本。我和钟先生素不相识,就是黄兄曙辉,我也是久闻其名,久购其书,而尚未有机会见面。因为鲁拜的缘故,疫情之中,沪深之间,这样不期然的“书遇”,算得上是美事一桩。

谁知更多的美事接踵而来。某日和钟老师在微信上聊得正欢,他忽然说想拉我进一个群,问我愿不愿意。当然愿意。进群之后才发现这是一个“鲁拜大咖”群,几位知名的译者、研究者、收藏者都在这里。他们正谋划一个“中国首届鲁拜集研讨会”。钟老师问我是否愿意参加。当然愿意。我对鲁拜并无精深研究,不过是喜欢而已,能混进如此段位的高手队伍,我岂不踌躇满志、奋起直追?又某日,他微信上问我是否已有他译述的中华书局版《波斯短歌行》,我说当然有,只是当初买书时没留意译者而已。再某日,微信上聊起鲁拜版本,我说,鲁拜集自传到中国,因为郭沫若等名家纷纷译介,平装精装也出了不少,只是和欧美鲁拜集百多年来的装帧插图艺术相比,差距形同天壤。“虽然我们这里有了黄克孙先生和钟老师您翻译的古体诗译本,可是鲁拜集却没有印行过一种线装本。我们欠鲁拜集一个线装版。”我说。

钟老师很快回道:“马上就有了!上海古籍正在制作中。”他又说:“我还用古体诗词译了波德莱尔《恶之华》,届时也会印线装本。”

今天,线装版的《波斯短歌行》和《恶之华》寄到了。钟锦教授随这两本书给我寄来的,还有上海三联特制的《恶之华》袖珍“非卖版”。

《恶之华》袖珍本,非卖品,上海三联印制

波斯鲁拜因其原为四行诗,且一、二和四行需押韵,正和中国旧体诗之绝句极相似,所以向来不乏以中国绝句译波斯鲁拜者。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身居海外的黄克孙先生译品一出,四方惊艳,令多少意欲一试身手者望而却步。时至2010年代,钟锦先生以一本《波斯短歌行》杀入鲁拜“译场”,大有以“笑傲江湖”之姿态,成就“倚天屠龙”之事业的雄心。他本是2005年复旦大学外国哲学专业博士,随俞吾金教授攻读德国古典哲学;2006年又成南开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师从叶嘉莹先生治词学。于他而言,以“双博士”铸就的中西人文会通功夫与诗词语言功底,追寻英式鲁拜意境的中式古典呈现,不算什么难事,正用得上他吟诗作词上的“独门功夫”。他原本潜心治学,心无旁骛,于鲁拜译介之事不很上心,谁知某日,与人晤谈,为言语所激,玩兴大发,一赌气跳入“鲁拜之海”,我们因此才有机会赏读他的《波斯短歌行》。

下面摘引几首钟译鲁拜,有心者可找英文原本和其他译者的译本对读。其实不找原本也可以:以独立面目译诗,不因所谓“信”而“死在句下”,追求意达词雅,正是钟锦的译诗主张。

第12首

袖詩一卷傍高株,食一簞兮酒一壺。得汝淸歌相媚嫵,荒郊那與樂郊殊?

第18首

獅據蜥盤天地窮,宮陵蕪沒宴歌空。野驢踏得骷髏破,不遇君王射虎弓。

第28首

相從植慧待其豐,手自澆培久用功。竟至穫時惟是此,我來如水去如風。

第58首

曾記前時暮色青,長天遙墜酒旗星。蓬門未入先呼飲,自向肩頭解玉瓶。

【据“鲁拜雅集群”文本抄录,为最新修订版】

钟锦连“鲁拜”一名也嫌译得“鲁莽”,所以他的译本径称《波斯短歌行》。

有了最新的线装版译本,钟老师曾自豪地戏称:“我也有五个版本了。”

果然。细览以下书影,可证此言不虚。

至于波德莱尔的《恶之花》,译成旧体诗词版的《恶之华》,孤陋寡闻如我,自是闻所未闻。我一边翻出其他中译本参读,一边替波德莱尔感到幸运:去世150年之后,他的备受争议、屡遭删减的诗,终于有了诗词体中文译本,而且还是全本,而且还是竖排繁体的线装本。

读线装的波德莱尔和奥玛珈音(哈亚姆),读竖排繁体的《鲁拜集》和《恶之华》,读旧体诗词版的波斯短歌与法兰西现代诗,你会不会觉得新奇?

正因为新奇,我们也随之多了一重阅读趣味。如果再找原文对读,或找其他译本对照,趣味一定又丰富不知多少。阅读就是这样:有些书需要越读越薄,有些书则需要越读越厚。《鲁拜集》和《恶之花》都是值得我们“越读越厚”的书,钟锦老师的两种线装旧体译本,给我们铺了一条通往经典的新路。在这条路的交汇处,各种语言、各种解读、各种装帧、各种风格的版本熠熠生辉并且争辉,琳琅满目而且夺目。此时此境之中,需要有锦函宣纸为本、瓷青朱砂增色的竖排繁体线装版横空出世,风行于世,并且融入这美的世界之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