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吃糖多才会得糖尿病?提醒:4种“不甜”的食物,也尽量少吃

 健康生活维他命 2021-08-02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

糖尿病这个名字看起来比较直观,也比较容易引起大家的误解,觉得吃糖多的人才会得糖尿病,其实不然!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复合病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但目前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

但是,研究已经发现,长期不健康的饮食、营养过剩、体力活动不足等引起的肥胖,特别是中心性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提醒:4种“不甜”的食物,升糖却快,也要尽量少吃

1、莲藕

莲藕属于根茎类植物,淀粉含量较高,莲藕当中糖分的含量接近16.4%,很容易造成血糖飙升,因此,不可多吃莲藕。

2、土豆

每100克土豆含17.2克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因此很多人都将土豆当成主食。

炸土豆、炸薯条等土豆做法,经过高温油炸,可能会产生一些苯并芘等有害物质,且脂肪含量过高,不建议食用。

3、米粥类

米粥是很多人喜欢的食物,虽然它可能比馒头、米饭消化吸收得快一些,但是熬粥的时间较长,粥会特别黏稠,这样一来进入身体后,血糖上升速度会特别快。

4、酒水类

血糖不稳的人是不能喝酒的,因为酒中所含的酒精不含其他营养素,只供热能,每克酒精产热约7千卡(294焦),长期饮用对肝脏不利,而且易引起血清甘油三脂的升高。

胰岛素的患者空腹饮酒易引起低血糖,所以为了健康,还是不饮酒为佳。

血糖异常了,常有7个表现

1. 口渴、喝得多:由于血糖升高,患者常常感觉到异常的口渴,为了缓解口渴,喜欢大量饮水,尤其是冷水。

2. 多尿:大量喝水,加之尿中葡萄糖含量增多,出现渗透性利尿,常常引起尿量增加,或者排尿的次数增多。

3. 吃得多、体重下降:糖尿病患者由于身体中对葡萄糖利用效果变差,食物中的能量不能得到有效地利用,常常是食欲异常增加,还有不少患者变得突然喜欢吃甜食。

但是,虽然吃得多了,体重反而变轻了,经常感到十分疲惫和倦怠。

4. 视力下降:视力下降、视物出现重影,要是有这些情况,建议及时去医院进行眼底检查。

5. 口腔不适:糖尿病患者由于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患牙周病,常常表现为牙齿松动、牙龈出血等。

6. 小腿经常抽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常常发生在年纪比较大的糖尿病患者身上。最常见的表现是小腿抽筋、腰背部疼痛、弯腰驼背,有的严重的朋友甚至会发生骨折。

7. 脚背浮肿:这是典型的糖尿病肾病的表现。由于高血糖对肾脏的损害,身体排出水分的能力下降,出现水分滞留在体内,常常可以发现脚背、小腿前面浮肿,用手指按压可以出现一个比较深的坑,而且恢复得比较慢。

稳定血糖,远离糖尿病,平时做好4件事!

一、多吃降糖食物

其实生活中不少的食物都有降糖作用,血糖高的人,不妨多吃一点。

百合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清热解暑止渴的功效,如果糖尿病患者伴发有心烦、失眠、口干的症状,可以准备新鲜百合30克、淡竹叶10克,用1000ml水冲泡饮用。

洋葱含有气味物质硫醇、二硫化物、三硫化物、多种氨基酸等,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能降血脂、抗血小板凝集、抗炎、平喘等,还有较好的降血糖作用。洋葱可生食或炒食。

紫菜含有丰富的紫菜多糖、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维生素等,其中的紫菜多糖能显着降低空腹血糖。糖尿病患者可于饭前食用紫菜,以降低血糖。一般可用紫菜做汤、羹。

二、勤喝降糖茶水

多喝茶是有益健康的,适当的茶水,不但可以辅助降糖,也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抑制脂肪和糖分的分解,有助于预防并发症。

蒲谷丁绿桑叶茶:对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很有益处。

蒲谷丁对降低正常及餐后血糖有一定作用,其水提取物具有降低正常及致病动物餐后血糖的作用。还可降低血清三酰甘油,有效升高高密度脂蛋白。

绿桑叶具有很好地降低血糖的作用,中医将绿桑叶作为治疗消渴症(糖尿病)应用于临床。

研究证实,绿桑叶的主要成分生物碱能抑制糖代谢过程中酶的作用,而多糖能促进β细胞分析胰岛素,从而促进细胞对糖的利用,达到降血糖的作用。

三、睡眠科学合理

预防糖尿病,既不要多睡,也不要晚睡,研究证明,每天睡7~8小时是最适宜的。

若睡不够6小时,患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2倍,连续3天睡不好觉,降血糖效率就会下降25%。失眠还会影响胰岛素分泌和葡萄糖控制,进一步加重糖尿病。

而每天睡够7-8小时,这样不打乱睡眠规律,可以很好地帮助控制血糖。

四、运动改善糖耐量

长期久坐会导致肥胖,加速糖尿病的发生,因此,平时一定要远离久坐,增加运动的时间。

糖尿病患者采取慢跑、快走等方式,通过慢跑能够降低血糖,并且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了骨骼对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还能消耗身体多余能量,有减肥瘦身的效果。

注:所有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