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生植物的特点

 昵称32226502 2021-08-02
       水生植物是指生长于池塘,湖泊,沼泽,水库等相对静止状态的静水生态系统。在这些系统中,水的流动性很小或不流动。因此底部沉积物较多。水的温度,溶解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营养矿物质的含量等,分层现象明显。特别是深水湖泊更是如此。
       生长于水环境中的植物与生活于陆地环境和沙漠环境的植物截然不同。由于水的热容量大,水的温度变化不像陆地和沙漠变化大。
       光合作用需要的水来源丰富,而二氧化碳则少于陆地环境。由于水对阳光的长波部分吸收强,而对蓝绿光吸收弱,也不同于陆地植物。
       而呼吸作用需要的氧气则少于陆地环境,水中的溶解氧只有陆地的二十分之一。由于水的溶解特性和沉积作用,水中的矿物质和有机质含量丰富。
       在水环境中,由于水的表面总有蒸汽对光的反射,散射和吸收,及水表面的反射,使入水的光照强度大为减弱。植物为了有效的利用光,水生植物的叶片较薄,有的叶片细裂如丝,呈线状;有的为宽大透明的薄片。光合作用的叶绿体不仅分布于叶肉细胞中,也分布于表皮的细胞内。以便利用微弱的光进行光合作用。
       水生植物很容易得到水,因此它的输水系统维管束有所退化,根一般不发达,叶表面没有厚的角质层和蜡质。水生植物都有良好的供水调节系统,既保障所需的物质输入,又能把多余的水分排出。
       水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和氧含量,都比陆地少,为此水生植物都具有发达的通气系统。莲藕叶片的气孔可吸收空中的二氧化碳和氧,然后通过叶柄向下扩散,以满足地下各个器官新陈代谢的需要。金鱼藻的通气系统,则是封闭的。植物体内自身呼吸所释放的二氧化碳,以供光合作用需要。同时又将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储存起来,以满足呼吸的需要。
       水生植物的细胞间隙很大,巨大的空腔构成连贯的系统,并充满空气。即可供应生命活动需要,又可调节浮力。由于有丰富的水,水生植物的营养繁殖占有重要地位。被折断的金鱼藻,水浮萍等都可长成新株。有的通过特殊的冬芽繁殖。水生植物也可以进行有性繁殖,种子和果实通过流水漂流,沉入水底,发芽生长。
       水生植物很多,包括挺水植物,如荷花,芦苇,香蒲,菰(茭白),水葱,芦竹,菖蒲,泽泻,慈姑等。浮叶植物,如王莲,睡莲,菱角,芡实(鸡头米),莼菜等。漂浮植物,如浮萍,凤眼莲(水葫芦)等。沉水植物金鱼藻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