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鬼谷子的忠告:做人要圆融,做事别太绝。人情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鬼谷道 2022-09-03 发布于江苏
作者鬼谷信
研究鬼谷子的民间手艺人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是为了把事做成,另一种人是为了生存。

于是人在江湖,便有了截然不同的人生。

首先请商鞅出场。

商鞅,卫国人,所以叫卫鞅。他还叫公孙鞅,“公孙”两个字可不是一般人能叫的,一定是卫国皇室成员。

奈何,卫国虽然国祚很长,却是个弱国。所以商鞅才会去投靠彼时的超级大国魏国。这不奇怪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只是一个原因。

商鞅之所以在魏国,更是在抄作业。魏国其实是战国时代施行变法最早的诸侯,而且是个“双黄蛋”,先是“李悝变法”,接着又是“吴起变法”。彼时被魏国吊打的秦国,简直羡慕极了,渴望自己也能来一发。

如果不是因为魏惠王不识人才的话,商鞅有可能在魏国施行第三次变法。可是,历史没有如果。当公叔痤推荐商鞅给魏惠王时,魏王看着年轻的商鞅,又看了眼老迈的公叔痤,觉得很可笑,他觉得公叔痤肯定是老糊涂了。

魏惠王只是有点傲慢,论个人能力还是不错的。所以,很多顶级人才都入不了他的法眼。公叔痤建议魏惠王,如果不用商鞅就杀掉。

魏惠王并没有这么做,可是商鞅却离开了魏国,去了秦国。梁子就是那时候结下的,商鞅恨魏惠王不用自己,还说要杀掉自己。其实商鞅不知道,魏惠王放弃的人才多了去了

商鞅走了,魏惠王毫无知觉,根本没觉得商鞅会危及到魏国的根本。以至于多年后的魏惠王感慨的说:吾恨不用公叔之言。

相比于韩信的顿悟“悔不听蒯通之言”,魏惠王的“恨”则更加的痛彻心扉。魏惠王的恨不是自己不识人才,而是恨自己心慈手软,没有除掉商鞅。

自己培养的人才,给对手做了嫁衣裳。

商鞅到了秦国,说服了秦孝公,开始了历史上著名的商鞅变法。

之所以,我们不记得“李悝变法”,“吴起变法”,是因为商鞅变法的律法更完善,效果更明显,影响力也最大。

把一个深受戎狄文化影响的,“男女无别,同居一室”的诸侯国,变成了强大的大秦国,这是很了不起的。

由于我们深受文艺作品的影响,认为商鞅变法的秦国之前就是文明的。

非也,商鞅入秦以前,未开化的老秦人一家子都睡一起,公公婆婆,儿子媳妇,男女无别,同居一室。男女混居,根本没有什么伦理可言。

因此,看见很多人骂儒家的孔子,阿信就觉得很可笑,孔子提倡的伦理其实是文明的表现。所以,东方六国为什么看不起秦国?主要是鄙视秦国未开化,不文明。商鞅变法后的秦国虽然开始开化了,但是对于东方列国而言,依旧是野蛮的。

历史很讽刺,总是野蛮摧毁文明。

商鞅,让秦国变得强大,富强且文明,正因如此,商鞅才会是中国历史上绕不开的历史人物。变法成功了,但商鞅,其实还不能叫商鞅,只能叫卫鞅,或者公孙鞅,他还需要干一件事才行——攻打魏国。

公元前354年,秦败魏师于元里,斩首七千级,取少梁。

公元前352年,请大良造卫鞅伐魏。

公元前351年,秦卫鞅围魏固阳,降之。

几乎是连续三年,商鞅一直在攻打魏国,为自己,也为魏国。

不过仅仅如此,还是不过瘾。

商鞅对秦孝公说:秦国和魏国,就如同人有心腹大患,不是魏国吞并秦国,就是秦国吞并魏国,是一山不容二虎,你死我活的关系。

如果说,之前的秦国和魏国之间的战争是为了自保,从商鞅之后,就定下了吞并消灭魏国的战略。彼时秦国的梦想并不是一统天下,而是灭掉魏国。

秦孝公觉得很有道理,商鞅继续带着秦军攻打魏国,这是秦国“帝王之业”的开端。

见秦军又来了,魏国派公子卯带兵抵御。

两军对垒时,商鞅突然深情的对公子卯说:你还记得,年轻时的我们曾经在夕阳下的奔跑吗?那是我们逝去的青春啊。来吧,兄弟,让我们把酒言欢,罢兵止戈,继续我们的友谊吧。

原话是:今俱为两国将,不忍相攻,可与公子面相见,盟,乐饮罢兵。

公子卯没想到,眼前的旧人居然还记得曾经的友谊,于是欣然赴约。

结果,酒确实也喝了,但是朋友没得做了。只听见商鞅大叫一声“刀斧手伺候”,公子卯醒了,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这顿大酒喝的太亏了,魏军大败,魏惠王只好割出河西的土地给秦国,迁都大梁。

魏国彻底颓了。

于是,卫鞅变成了商鞅。商鞅叫商鞅,是因为秦孝公为了表彰卫鞅破魏有功,将卫鞅分封于“商”的十五邑,地域约秦岭至“城商塞”武关前后的商於六百里地域。

你没看错,商鞅之所以叫商鞅,不是因为变法,而是因为破魏。

商鞅破魏,其实没有问题,你可以理解为“兵不厌诈”,但还有句话叫“胜之不武”。商鞅的这一步,走的不地道,不敞亮。

如果有一句诗能概括商鞅的心情,恐怕就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了。

曾经一个落魄的打工人,经过努力,终于有了自己的封地,给谁都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可是“否极泰来”,秦孝公去世了,十分讨厌商鞅的嬴驷成了秦国的当家人。

靠山倒了,嬴驷马上命人追捕商鞅。

这时候,商鞅见状,赶紧收拾行囊,带着家人逃往魏国。

结果如何呢?史料记载“魏人不受”。曾经被商鞅套路,伤透心的魏国人以“欺公子卬而破魏师”,拒绝收留商鞅。魏国还记得商鞅套路公子卯的旧恨。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你商鞅当年套路我们时,有没有想到自己也有求人的时候呢?如果是真刀真枪的博弈,赢了就是赢了,输了就是输了,我们认,可是你商鞅的手段也太下三滥了,我们不服。你是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家伙。”

我一直在想,魏国既然不收留商鞅,商鞅为什么不投靠其他诸侯呢?还是因为魏国人。魏人曰:“商君,秦之贼。秦彊而贼入魏,弗归,不可”,遂内秦。

魏国人以商鞅是秦国的贼为名,把商鞅“送”回了秦国。这个情节像极了电影里坏BOSS的情节。

现在课本上的商鞅形象是伟光正的,但是在司马迁的眼里就是小人得志,商鞅还有另一幅模样,你以为他是为了秦国的黎民百姓,是为了天下苍生?不,他是为了自己。

司马迁的原话是: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昂,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

商鞅,他的天性就是个残忍少恩的人。考察他当初用帝王之道游说孝公,凭借着虚饰浮说,不是他自身的资质。再说凭靠着国君宠臣景监的推荐,等到被任用,就刑罚公子虔,欺骗魏将公子昂,不听赵良的规劝,足以证明商君残忍少恩了。

司马迁的观点并不一定就是绝对客观的,但无疑商鞅的结局是悲惨的,把自己活成了悲剧。

魏国拒绝接受商鞅的动机也是明确的,别商鞅的套路伤的太深。

那么,有没有人能把自己活成喜剧呢?

有的,张仪到你上场了。

商鞅死后,纵横家登场。我们可以说张仪是商鞅的继任者,可是中间还有个公孙衍,因二人都是纵横家,所以以纵横家是商鞅的继任者较为稳妥。

张仪跟商鞅是有关联的,大家肯定听说过张仪戏弄忽悠楚怀王的事情。当时张仪对楚怀王说:臣请献商於之地600里。这是鬼谷子“结以采邑”的方法。但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商於,就是商鞅大破魏国后,秦孝公赏赐的采邑。短短数年后,就成了张仪用来谈判的筹码了,让人不得不感慨感叹了。

张仪是魏国人,投靠秦国后,又回到魏国当差,这段典故叫“张仪以秦相魏”。彼时的张仪,你把他理解成是韦小宝就可以了。

公元前322年,张仪凭借秦国的势力在魏国任相国,秦惠王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让张仪在魏国搞破坏。如果是商鞅会怎么做?估计会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彼时的魏惠王知道张仪的身份,所以一直对他敬而远之。张仪怎么做的呢?

将计就计,明面上,他不断的去游说魏惠王,显得自己工作很努力。然后把锅甩给秦惠王说:

“老大,我搞不定啊。”

秦惠王说:“打他”,就派兵攻打魏国。

魏惠王死后,魏襄王继位,张仪又故技重施,又甩锅给秦惠王:“老大,我搞不定啊。”

秦惠王继续说:“打他”,接着派兵攻打魏国。

张仪在魏国没做好事,也没干坏事,反正坏事都是秦惠王干的,所以魏国人恨秦国,不恨张仪。这跟商鞅很不一样,秦国曾经一度,秦孝公在内,商鞅在外,所以坏事到最后都是商鞅干的,锅全甩商鞅头上了。所以秦国人恨商鞅,不恨秦孝公。

张仪在魏国干了五年,也不能说啥也没做,他在装傻。你以为魏惠王们不知道吗?什么商鞅,张仪;什么公孙衍,孟轲,惠施;什么孙膑,庞涓,曾经都是给魏惠王的员工。法家,儒家,纵横家,名家,兵家杰出代表人物都曾经给魏惠王打过工。

虽然这位大哥除了眼神不好以外,但是,个人能力还是超强的。所以,他一直在陪着张仪演戏,魏王对张仪的这份人情收下了。这一出《无间道》足足演了5年,张仪才回秦国。

有时候吧,种善因,得善果。

多年后,张仪终于也遇到了商鞅的困境,那就是他的靠山秦惠王嬴驷死了,更巧的是继任者秦武王也不喜欢张仪,有趣的是,罪名都是一样的:不忠。

张仪见机不妙,赶紧撒丫子跑路,甚至连选择都是一样的,去了魏国。

与商鞅不同的是,魏国接纳了他,要知道魏襄王也是冒着极大风险接纳的张仪。张仪出任魏国相国一年以后,前309年,张仪死在了魏国。

张仪得了善终。

 

岁月蹉跎,人生几何。小人物苟活于世,就难免要忽悠。商鞅骗人,张仪也骗人。有些人骗人是害自己,有些人骗人是为自己

商鞅的骗,是薄情,是寡意,是冷血,是没有人情味的骗,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做事手段。张仪的骗,是圆滑,是狡诈,是世故,是人情练达的骗,是圆融通透左右逢源的生存手段。

商鞅会把事情做绝,张仪则会留人一线。孰是孰非,本不可遑论。但阿信窃以为:小人物在世,

做人要圆融,做事别太绝。人情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END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