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剧从什么时候起,由大众娱乐形式变为国粹,艺术,一般人开始听不懂的?

 菊部文存 2021-08-03

处理时间

2021-08-02 23:35

违规编号

110523261

申诉期限

2021-09-01

我要申诉

评论

查看备份

地方戏我不了解。京剧自从形成,从 来 就 没 有 被全国人民都喜闻乐见过。(首先语言就不通)

别的不说,一百年前的一般人,农民,不识字,没离开过农村,大概一辈子也听不见一回京剧(地方戏倒听得着)。即使庙会野台子下听见了,也不过站一会,走开。“茶余饭后的消遣”?不存在的。

京剧的前身,徽调和汉调,倒是扎根民间的。徽班进京以来,和汉调等融合,形成京剧,变得“高雅”,变成“国粹”,逐渐“雅化”,是个渐进的过程,并不存在一个明确的时间点。

“雅化”的过程,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也就是徽调和汉调来到北京——就开始了。

为什么“进京”对一个剧种的“雅化”如此重要呢?

第一,清中期北京南城商业戏园的兴起。

在此之前,全国上下,并不存在专供戏曲演出的固定场所。

民间地方戏表演的传统场合,是城乡酬神的“庙会”,季节性演出,临时搭台,戏台下,人们祭拜、社交、游览、吃吃喝喝,戏的艺术质量,不是重点。

清中期北京南城茶园演变成戏园,喝茶聊天为主,变成了看戏为主;收茶钱变成了卖戏票。人们到一个固定的地方,坐着花钱听戏,对演出艺术质量的要求,自然比在野台子下站着免费边聊天边听戏要高。

而固定的时间和演出场所,也吸引来了有钱有闲的固定观众,日复一日固定地观看,剧目就那么几出,免不了重复,一来二去,自然不满足于仅仅了解情节、知道结局,而要向唱腔、身段等更高级的鉴赏方面“进发”,伶人也有意在唱腔身段这些“高级”的鉴赏方面下功夫。形成了循环。

于是欣赏京剧的门槛越来越高,入坑越来越需要堆时间。让一个从来不看戏的人看一出戏,大概看不出来什么。鲁迅第一次看京戏,记住的只有“冬冬皇皇之灾”(嫌锣鼓声吵)。但在听惯戏的人耳朵里,其实很过瘾。

北京商业戏园的票价,也为观剧设立了经济门槛。底层劳动者,进戏园的机会有限。京剧的审美解释权便被有钱有闲阶级包揽。

第二,清都北京,是来自全国的官员、文人、社会上层人士汇集之地。演员与文士的交往,促进了演员本身的雅训化,是剧艺雅训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徽班扎根北京后,有名望的伶人在自己的私人寓所待客(都是文人士大夫一类“上等”客人),这类客人除了在戏园观剧,还要到伶人家吃饭、喝酒、闲谈。后来演变成付费的一套生意(“打茶围”),名伶私寓也成为所谓“相公堂子”的滥觞。

为了投合文人士大夫顾客群的喜好,在堂子里学艺的童伶,被尽力往文雅方向培养。除了学戏,还要学琴棋书画诗词之类的技能。

多与文士交往、多得文士投赠,演员亦多借此扩大名望、扩张人脉。堂子出身的演员,成为当时商业戏园演出的重要力量。他们是雅的,尽管这种雅化本质是为了供上位者的赏玩品弄。

以上一点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私坊与京朝派

www.zgxrjy.com/xingyezixun/33599503.html

晚清时期,京剧受皇室的影响,继续雅化,清宫观剧,王公大臣人手一本相当于详细剧本的“总讲”,唱词、科介均在其上,对照着它看伶人演剧,有错则罚。这说明了两点:第一,彼时京剧非有唱词不易听懂;第二,彼时京剧已形成一套区分“对错”的轨范,从幕表制完全转向剧本制,与民间想怎么演就怎么演的野台子戏,已经渐行渐远了。

到了民国,咸与维新,戏界也不例外。平等观念兴起,优伶有了“公民人格”,与大家同是中华民国的一员。京剧本身,从供消遣的“玩意儿”,变成社会普遍承认的国民“艺术”形式。对演员的称呼,从优伶、戏子,变成了“艺员”。

“文明时代”,废除了堂子,优伶的地位提高;废除了科举,文人的地位相对降低。优伶与文人交往的性质,随之悄然转变。前清时代文士对优伶由上自下的品弄赏玩,一去不返,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式商业合作、互利的关系。换句话说,文人开始吃戏界的饭,如替伶人写剧评(发表在报上起宣传效果)、写剧本,一般是有偿的。

于是名伶新剧一时迭起,却投合了诸多遗老遗少的趣味。齐如山、李释戡给梅兰芳编《黛玉葬花》《嫦娥奔月》,金仲荪给程艳秋编《碧玉簪》《聂隐娘》,清逸居士给尚小云编《花蕊夫人》《峨嵋剑》,陈墨香给荀慧生编《鱼藻宫》《钗头凤》。

以前的老戏,唱腔身段不一定能听懂看懂,好歹词句是大白话。这些文人写的新戏,把唱词白纸黑字写到你面前,也不是人人都看得懂了。

“缓缓的《天女散花》,扭扭的《黛玉葬花》……先前是他做戏的,这时却成了戏为他而做,凡有新编的剧本,都只为了梅兰芳……雅是雅了,但多数人看不懂,不要看,还觉得自己不配看了。”

鲁迅:这次真的是我说的。

梅兰芳1923年访日,1930年访美,得了两个文学博士,跟卓别林握手……结交官僚政客名流学者,李释戡黄秋岳吴震修胡适刘半农丰子恺……瑞典王储古斯塔夫阿道夫和印度文豪泰戈尔是他缀玉轩客厅的座上宾……

“乡土中国”的年代,解放前名伶跑码头,没见过有谁“下乡”的,梅/程的一张票价值两袋白面(不是那个白面…)就是来了也买不起啊。

京剧最红火的年代,跟当时的绝大多数民众(农村人、不识字、听不懂官话),已经隔了一道厚障壁了。

那么有老百姓(城市居民)喜闻乐见的京剧吗?

有。

抗战期间,京剧营业惨淡,上海的一批演员,为提高上座率,把时事编成戏,穿时装旗袍高跟鞋上台,唱时兴小调、流行歌曲,称为“彩头戏”,风头一时无两。

流传下来了吗?

没有。

京剧的老本营——北京人民不买账。上海“彩头班”到了北京,演一场,客满,第二场,就没人看了。彩头戏,看一遍,就看个新鲜,百八十回都看不腻的,永远是老戏。(也不是大多数名旦文人新编小本戏)

但北京群众不能代表全国群众。北京群众是有privilege的,无论古今。

自此(抗战)以后,京剧日渐衰落,观众群日益流失,也是事实。当时旅居上海的程砚秋恨恨曰:此乃戏界末路!一语成谶。

现在流行的一种叙述:新中国把梅兰芳们从下九流捧成了人民艺术家,把京剧从粉戏捧成了高雅艺术。

这个叙述可能只适用于最贫苦的戏曲工作者,描述其工作待遇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不适用于梅兰芳,也不适用于整个京剧艺术。

京剧被尊为“国剧”“国粹”,也是在民国。没错,“国粹”的称号,那个时候就有了。

现在的小粉红,恐怕不愿意相信,所谓“国粹”,是北洋政府搞“尊孔复古”时鼓吹的概念,并被鲁迅大加讽刺的吧?

“国粹”这个概念,建国后前三十年,一度不再提了,改革开放后,又重提起来,大力扶植,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民族自信”。

很多人把现在体制下的弘扬当成现在京剧“高雅”“人民群众不喜闻乐见”的原因,殊不知,京剧自从形成,从 来 就 没 有 被全国人民喜闻乐见过。

——京剧从什么时候起,一般人开始听不懂的?

——一般人大概从来就没听懂过。

您在问题「 京剧从什么时候起,由大众娱乐形式变为国粹,艺术,一般人开始听不懂的? 」中的回答因违规已被 删除  

处理原因:包含法律法规禁止或可能引起争议的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