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触景撰联明心志

 sxweimin 2021-08-03

张卫民

王茂荫是德国思想家卡尔·马克思创作的政治经济学著作《资本论》中提到的唯一一位中国人。王茂荫有才学、有担当,为人却很低调,是一位清廉员。他返乡探亲,没有前呼后拥,似普通老百姓一样。深秋季节,许多人在外谋生求学,留守在家的人都在忙着各自的事,村里显得十分清静。王茂荫踏上进村大道,在一个岔口拐弯,走入前往自家住宅的石板路,刚到家门口就听到带着惊喜的招呼声:“茂荫回来了!”茂荫看到一只脚刚踏出大门的堂叔,迎笑着回道:“友宜叔,我回来了!”

王茂荫称呼的友宜叔是王茂荫祖父槐康公小弟槐序公的长子,与王茂荫家共同住在曾祖父建造的老宅里。在后院纺织的继母,在菜园薅草的妻子,她们听到茂荫回家的消息,急忙过来见面,然后去准备饭菜。王茂荫拜见过祖母后,回到房间消息。

过一会儿,妻子烧好鸡子滚水端进房间给他吃,告诉他晚饭叫了哪几个人过来吃饭。鸡子滚水是徽州名吃,把水烧开放适量盐制汤,鸡蛋破壳后将蛋黄蛋白直接倒入汤中,烧熟的鸡蛋蛋白裹着蛋黄拖着白白的长短不整齐的薄边,汤中还散落着一些蛋白形成的丝线,看着就让人心生舒坦。妻子有祖母方氏、继母吴氏调教,受到村里众多贤妻良母的影响,温柔孝顺、通情达理。王茂荫感到特别幸福。

晚餐吃饭的人不多,除友宜外,都是茂字辈中年龄相近交往密切的兄弟。友宜虽说是茂荫他们敬佩的长辈,其实只比王茂荫大十几岁。酒过三巡,话闸子一打开,东一句西一锤,全没了拘束。

“茂萱哥,我再敬你一杯,以后别忘记我们兄弟。”说话的是开杂货店的茂宝。茂萱是茂荫的乳名,友宜说:“叫茂荫哥。茂荫比茂萱好。”“对,叫茂荫,以后我们都要改口。”经营山场的茂洪说:“茂荫是大树,大树底下好乘凉。”茂荫站起来朝友宜举杯:“我敬友宜叔一杯,茂荫还是您给我取的。”他们刚喝好,学木匠的茂柏站起来:“我也要敬友宜叔,教会我木雕、墙壁画……”友宜没等茂柏说完:“今天茂荫从京都回来,我们大家一起吃一杯,恭喜他当了京官!”友宜妻子走到友宜身边说:“你还跟他们一样年轻?少喝点。”话题又扯到喝酒上。

茂荫妻子拿来一大碗食料往菜锅里添,边添边说:“大家多吃点,今天没菜。”她是站在茂荫主人的立场说话。茂洪却提高嗓音说:“茂荫大老远回来,你怎么不烧个'八碗八’招待他。”洪氏不假思索:“他奶奶知道,茂荫最喜爱吃'一锅熟’。”茂荫赶紧接话:“我在京城经常烧一锅熟招待客人。来,一起喝一杯。”大家举杯相邀,一饮而尽。

一锅熟,说白了就是把青菜、豆腐等素菜与五花肉等荤菜分层放在铁锅里,用炭炉炖着吃,类似今天的火锅。同样的一锅熟,品质优劣取决于食材和烧制手艺。人家不分贫富,宾客不分贵贱,徽州人日常招待客人都喜欢做一锅熟。茂荫给大家倒酒,继续说:“只要感情有,吃什么都有味;感情合不来,山珍海鲜没味道。”这时,茂荫继母过来给炉子加木炭,又提起叔伯嫂婶、姑侄妯娌等人如何帮助他们家的事,没有家族亲戚帮助,茂荫哪有今天?又把大家的话题拉到家长里短上来了。卖肉的茂根瞧不起穷人,打铁的应天不讲道理,制茶的明照占用族产拖欠租金……茂荫耐心地听着,似有千言万语却不知如何开口。

“来,不要只说不喝,我跟你喝一杯。”茂柏朝茂洪举杯,茂宝也举起酒杯:“别把我丢了。”茂荫听到,立即举杯:“我们兄弟大家一起干一杯。”“好,一起干一杯。”友宜接话说:“对,茂荫跟大家喝一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今天吃的是'六品锅’,数不定哪天喝状元酒呢。”茂柏说:“友宜叔,姜太公八十为宰相,你也有奔头。”说话间,茂荫看着一锅熟,以前的许多事忽然在脑子里不断闪现。

王茂荫考中进士,荣任户部主事,成为六品京官,多少人羡慕啊!只有王茂荫自己最清楚付出的汗水,一路尝到的辛酸。6岁母亲病逝,父亲王应矩在北通州经营森盛茶庄,虽说有祖母和二姑母疼爱,毕竟有所缺憾。15岁原配洪氏病逝,21岁继配吴氏病逝,再娶大脚女人(天足,没有裹小脚)洪氏为妻。一般人遭遇这些不顺哪有心思读书?长子出生后,接着又生一女一儿,还有祖母、继母、妻子以及继母所生的三个弟弟,一大家子人生活全靠老父亲支撑着,一般人遇到这般情景怎能用心学习?

王茂荫离开坐席,茂洪以为茂荫喝多了,随后跟着他。茂荫走到书桌边拿起毛笔,一气呵成写出一幅对子:“一脉本同源,强毋凌弱,众毋暴寡,贵毋忘贱,富毋欺贫,但人人痛痒相关,急难相扶,即是敬宗尊祖;四民虽异业,仕必登名,农必积粟,工必作巧,商必盈资,苟日日侈游不事,匪癖不懈,便是孝子贤孙。”

茂洪把茂荫写的对子拿到客厅给大家看,茂宝问:“这'匪癖不懈’怎么解释?”不等茂荫说话,友宜说:“人没有恶习,不消沉,有精神。”茂柏说:“贴到承庆祠去,让族人都看看。”茂荫说:“不可,不可,父母在堂,怎么可以狂妄无礼。”大家赞叹不已,茂荫不愧为进士出身。

酒后大家各自散去,王茂荫的对联也在村中传开,成为人们日常说理论事经常引用的警言警句。后来,在族人一再要求下,王茂荫的对联被挂到承庆祠前厅中间两根大柱上,人们走进祠堂,抬眼就能看到这幅对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