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三企业说 | 谁是企业“发债王”?

 新用户3817DiPs 2021-08-03

大型民营房企和央企公开发行公司债额度仍然较高,或将成为未来公司债发行主力。


2015年以来,随着境内发债门槛降低,国内融资环境日趋宽松,公司债日渐成为融资主流,据CRIC统计,2015年50家房企[注1]有息负债净增加4927.40亿元,其中公司债达2467.45亿元,占比为50%;而且此后公司债热潮持续,截至2016年6月30日,仅一年半的时间,这50家房企公司债的发行总规模便达到了4606.95亿。


注1:50家房企包含:万科地产、恒大地产、绿地控股、中海地产、万达商业、保利地产、碧桂园、华润置地、融创中国、华夏幸福、绿城中国、世茂房地产、金地集团、招商蛇口、龙湖地产、富力地产、雅居乐、远洋地产、荣盛发展、新城控股、泰禾集团、首创置业、保利置业、旭辉集团、阳光城、中国金茂、融信集团、首开股份、金科股份、越秀地产、龙光地产、滨江集团、中南建设、中粮地产、时代地产、合景泰富、中骏置业、禹洲地产、建业地产、金融街、北京城建、中国奥园、宝龙地产、金隅股份、华发股份、花样年、当代置业、信达地产、景瑞控股、北辰实业

就单个企业来看,公司债发行规模前10的以大型房企为主,且主要是民营企业,富力地产、恒大地产、万达商业位列公司债发行规模前3名

富力表现尤为突出,在已公开发行公司债190亿元,逼近2015年净资产40%的上限的基础上,2016年上半年,公司又以非公开发行的方式融资243亿元,公司债发行总额达到433亿元,位列房企之首。

究其原因,一方面富力地产有大量境外高息票据等负债,使得企业平均融资成本一直处于行业较高水平(2015年末总有息负债平均融资成本7.8%),通过发行成本相对较低的公司债可以拉低企业平均融资成本,甚至未来还能进一步实现债务置换改善负债结构。另一方面,富力地产加快开发进度资金需求也进一步加大,富力2016年合约销售目标为600亿元,新开工面积由2015年300万方直接上调至600万方,交楼目标为480万方。

就发债成本而言,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2015年基本维持在5%左右,随着融资总量的上升,2016年一季度有了明显降低,低至4.47%,而二季度又有了明显上扬,重新浮动至5.07%,这主要源于房企先选择低成本公开发行而后才开始高成本的非公开发行所致。单个房企以央企、国企和部分具备良好声誉和较强综合实力的民营企业表现突出,央企和国企自不用说,凭借国家信用融资成本与国债不相上下;而部分民营企业的融资能力也不容小觑,以万科为例,不仅成功将公司债的融资成本压缩至4%以下,其于2016年4月发行的港币计息的担保票据,票面利率也仅为2.5%。


从目前状况来看,房企2016下半年发债速度不会放慢,而发债王可能出现在以下几类企业中:

大型民营房企和央企公开发行公司债额度仍然较高,或将成为未来公司债发行主力。大型房企由于规模效应,发债额度本身较高,如截至2016年上半年万科、万达公开发行公司债的剩余额度都超400亿。因公司债额度较高,这些企业完全可以通过时间调节来完成不同阶段的募资需求,据了解万达于2016年7月又公开发行了总计40亿元的第五期和第六期公司债。

此外,中海、保利、华润、招商等央企可公开发行公司债额度均在200亿以上,其中华润置地和招商还未公开发行过公司债。这些央企本身融资能力较强,平均资金成本都处于行业较低水平,如中海和华润,2015年的平均资金成本仅4.2%和4.6%,因而公司债带来的低成本融资对企业吸引力有限。


因此,万科、万达、中海、保利等都可能成为公开发行企业债的领先企业;而恒大等民营规模房企,将在非公开发行企业债中继续排名前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