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议章邯

 碧血黄沙66 2021-08-03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造反,钉耙锄头粪叉子几个月之内,居然渐成气候。
 
翻检史料,陈钉耙吴粪叉之所以如此顺利,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当时的秦军主力没在中原地区,一部30万由蒙恬领着北却匈奴,一部50万由任嚣带着南伐百越。
 
趁着帝国中原兵力空虚,陈胜下令由周文率军西征。一番血战之后,自孝公以来几百年未曾被攻破的函谷关居然让周文给打开了,几十万钉耙大军(“士卒数十万,战车一千乘”。)直逼骊山。翻翻地图,骊山离咸阳已不足百里之遥。
 
此时秦廷之上经过赵高的清洗,能打的将领已经划拉不出来了;而比这更糟的是,秦都咸阳附近的卫戍部队只有5万。
 
危急存亡之时,时任少府的章邯挺身而出,挽狂澜于既倒——
 

武装正在骊山修坟的囚徒迎敌,一战渭水,败周文;再战敖仓,斩田臧;三战荥阳,杀李归;四战城父,彻底击溃陈胜;五战定陶,大败项梁,后者羞愤自杀。

(图片摘自网络,侵删)

中原的维稳工作告一段落,章邯转兵北上,进攻赵国;与从北方增援过来的长城兵团王离部合攻巨鹿。
 
巨鹿攻克,不仅意味着消灭了一路诸侯;同时以巨鹿为诱饵,围点打援,可以一举歼灭来援的其他诸侯。
 
因此,王离负责率军日夜攻城,章邯则筑起甬道为前方运送粮草;同时以逸待劳,准备迎击远道而来诸侯援军。
 
但是,章、王的计划没能成功。
 
首先,章、王想钓鱼,没想到来了条鲨鱼——项羽。
 
项羽的战斗力很牛叉,加上楚为秦灭,而且跟章邯又有杀父之仇(项羽是跟着项梁长大的)。国仇家恨,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之前楚军破釜沉舟,反正也没活路了,相当于一个亡命徒带了一群亡命徒。
 
其次,秦楚决战的地方是当年赵国的领地。54年前,长平一战,武安君白起“乃挟诈而尽阬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後斩首虏四十五万人。”此战之后赵国老百姓几乎家家戴孝,户户挂幡;因此当地百姓一提起秦军恨之入骨;现在楚国解放军来了,赵国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纷纷当起了带路党,秦军陷入了赵国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项羽“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
 

(图片摘自网络,侵删)

战局至此,尽管王离军被项羽击败,但章邯的'囚徒兵团’实力尚存;楚军血战之后也元气大伤需要休整。如果不出意外,楚军毕竟兵力有限,章邯还有翻盘的机会。
 
可是,就在'囚徒兵团’准备整军再战之际;来自背后射出的冷箭击中了章邯的命门——赵高停发了运往前线的粮饷和补给。
 
原因很简单,章邯属于秦前丞相李斯一系,不是赵高“指鹿为马”路线上的人。
 

章邯派副将司马欣回去汇报战况,没想到赵高不仅不接见,反倒要杀司马欣。

 前有强敌,后有奸佞,大军断粮;'囚徒兵团’眼看就要陷入绝境。

 
章邯指挥若定,于败局中迅速和项羽脱离接触,率领部队徐徐后撤;从河北一路南撤至河南;章邯计划先退回关中,保住这支帝国仅有的武装。
 
但事不遂人愿,秦军后撤,楚军展开追击,连续几次击败这支正在后撤的'囚徒兵团’。
 
尽管如此,章邯还是努力带着主力逶迤西行。
 
走到洹水南岸的殷墟,弹尽粮绝的秦军彻底走不动了;此时,距巨鹿之战已经过了几个月,章邯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局势中苦苦支撑,保持部队建制不乱,其能力可见一斑。
 
项羽此时手下不仅有嫡系的楚军,再加上咸鱼翻身的赵军,以及其他陆续赶来的诸侯军队,兵力上已占上风,新胜之余士气正旺;而章邯的'囚徒兵团’则真的步入了囚徒困境。万般无奈之下,章邯选择放下武器,向对手投降。
 

投降仪式上,百战名将,嚎啕大哭(“项羽乃与期洹水南殷墟上。已盟,章邯见项羽而流涕。”)
 
英雄末路,有时候比美人白头还让人心酸。
 
之后的剧情——
 
“项羽乃立章邯为雍王,置楚军中。使长史欣为上将军,将秦军为前行。”
 
行至新安(现河南渑池城东),项羽担心数量庞大的秦军会暴动,他控制不住;遂下令,将降卒全部坑杀(“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
 
大秦帝国再无翻盘的机会,章邯也由此也就背上了“秦奸”的骂名。
 
项羽入咸阳,自立为西楚霸王,“三分关中,王秦降将以距塞汉王;立章邯为雍王,王咸阳以西,都废丘。立司马欣为塞王,王咸阳以东至河,都栎阳;立董翳为翟王,王上郡,都高奴。”
 
“(汉元年)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止战好畤,又复败,走废丘。汉王遂定雍地。东至咸阳,引兵围雍王废丘。”
 
“(汉二年)六月,引水灌废丘,废丘降,章邯自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