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 | 侨乡开平碉楼之旅: 立园—解放前治安不靖的产物 (3-1)

 印尼视角 2021-08-03

年9月中旬,在陪同印尼视角总编周新老先生与印尼华裔青年作家汤顺利,在访问粤西电白侨联、阳春市的岗美华侨农场及广东农垦国营红十月农场之后,我又带他俩回到我的故乡开平县市区住上一晚,次日其中一个节目,就是参观著名的开平碉楼和村落。

那天由于时间紧迫,没有找当地旅行社导游,只让我儿子张雄开私家车、携孙子一行5人,直奔开平立园而去。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开平碉楼和村落文化旅游区早就名闻天下,开平市堪称华侨之乡、建筑之乡、艺术之乡及碉楼之乡,这“四乡”都占了。

该旅游区总面积为1438亩,主要包括:塘口镇的世界文化遗产自力村碉楼群、百合镇我老家虾边村所在潭江段对岸的马降龙古村落及塘口华侨园林一绝“立园”,另外还有蚬岗镇的锦江里碉楼群和赤坎镇的南楼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赤坎古镇及影视城因拆迁改造暂停开放若干年)2007年6月,上述各景区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


旅游区既有村落、碉楼、洋庐、民居、花园、别墅等古建筑,又有河流、山丘、田野、荷塘、竹林、树木等自然景观。

文物古迹和古树名木琳琅满目,田园、小桥、流水、人家美景如画,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传统碉楼与当地特有村居环境自然融合,形成了各自原生特色。

华侨园林立园开平一绝


立园是旅美华侨谢维立先生始建于20世纪初的花园别墅,以“红楼梦”描绘的大观园为依托,巧妙地将古典园林韵味与欧美当代流行的别墅建筑特色融会贯通,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建筑艺术之美,在中国华侨私人建造的园林中堪称一绝


立园有“小观园”的美誉,它的意境是小桥、流水、人家” ,园内布局分为大花园、小花园和别墅区三个区域,自成一体,以人工河或围墙相隔,又用桥亭或通天回廊相連,可谓园中有园,景中有景,耐人寻味。名家书法楹联有浓郁的文化内涵;大量富有浪漫传奇色彩的精美灰塑、壁画,使人恍若置身仙境。

那天我们5人通过参观立园,得出一个结论,它是岭南立对外开放风气之先,较早引进西方文化的见证,彰显广东人的包容、创新及务实的性格。

可不是吗?民国时代,国内各地农村还住土坯房时,开平已经出现洋楼,室内的美式壁炉、抽水马桶、西式浴缸、洋式水龙头、德国闹钟、英国著名Singer(胜家)名牌缝纫机等,已经很普遍地使用。

汤顺利、张裕群及其儿子孙子在展览厅内观看碉楼的图片和文字说明。

印尼华裔靑年作家汤顺利先生,被展出的图文深深吸引住啦。

开平碉楼荣获世界文化遗产证书。

国家颁发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遗产标志。

解放前的建筑开工执照准字。

泮立楼,建于1926年,是园主谢维立与其父谢圣泮之名联珠而成。黄墙绿瓦,飞檐斗拱,别具中国殿堂古风;欧美式的窗户和古罗马式的支柱又充满西洋情调。

泮立楼前面就是其所在村的村口“赓华村”。

室内窗饰玻璃充滿欧美特色。

樟木雕刻家具却“唐味”十足。

座椅则为典型的“中式型式”。

饭枱餐具是西洋风格。

取暖壁炉从欧洲搬到咱广东开平乡下啦!

这木门难道不是开平乡村木匠的手艺?

那年代乡村侨房的侧门已装上现代化的铁拉闸啦,领先开平农村民舍潮流。

柱顶灰塑和天花图案美伦美奂奂。

超前的铁栅门外是私家小园林,花木葱笼;门楣上的人物、动物浮雕形像逼真,诚为国粹。

私家大花园的入口处石雕大牌坊雄伟壮观,门亭的名家书法楹联极富浓郁的文化内涵。园内遍植古树、奇花、异草,还用钢筋混凝土浇筑的各式花格建了一座高过三五米、半径约两三米的巨形圆形穹顶“鳥巢”,周围种上牵牛花之类的虅草。(进园可见)

立园的庭院休闲处,充满石雕的画栋雕樑,别具一格,也是二战前南粤大地的建筑经典。感谢人们保存了它,可以供后人现在凭吊参观。(摄影周新  3-1 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