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聆听

 晴耕雨读爬格子 2021-08-03
    聆听,对于一个老师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没有聆听,就没有对学生的了解,没有了解,也就没有所谓的因材施教。陈海贤老师甚至认为每一个教育者其实都应该是心理咨询师,通过聆听,才能了解每一个来访者的真实诉求。遗憾的是我们往往不知道什么是聆听,没能掌握有效的聆听技巧。

2021/08/03


01

共情


    不能和学生共情。共情强调的是急人之所急,能够真正对学生的进步或者烦恼有切身的感受。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和其他人聊天,本来想表达自己对某件事的一个看法或者感受,当讲完后,对方没有作出任何反馈或者评价,而是沉默或者把话题接过来引出自己的体会、看法,这个时候,我们也会有失落感,因为自己的看法没有被重视。同样,当学生和我诉说自己烦恼的时候,我表现出来的也不是认可、不接纳学生的情绪,而是想办法去开导,去让他们觉得他们的想法、做法是存在问题的。

02

现成答案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都有自己现成的答案。青春期出现的一些问题,其实表现出来的都差不多,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因此,当学生出现一些问题的时候,我就会把自己应对问题的一套方法去指导学生,这就会出现同样一些话或者做法,给不同的同学都说过。也就是说,在和学生聊天之前,我都有对问题的现成答案,这根本上违背了聆听的本质。陈海贤老师在《了不起的我:自我发展心理学》中指出:

“倾听的要诀是知道很多事其实你并不知道。一个好的倾听者,心里会有很多问题,他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不是在自己心里,而是在别人心里,所以才需要提问。而一个不好的倾听者,他的心里会有很多答案,他觉得自己早就知道别人要说的东西,所以听到的永远是他自己想说的。”

陈海贤
    我很多时候在和学生聊天的过程中就是如此,聊下来发现其实自己并没有掌握新的信息,把学生的问题都框在我事先准备好的架子里,这其实并不是在聆听,而是单方面的信息输出,聆听至少应该做到谈话双方信息的交流,掌握之前没有掌握的信息。

03

耐心


    缺乏足够的耐心。聆听是需要耐心的,需要了解对方烦恼所在,烦恼的原因是什么。交谈中如果表现出不耐烦的表情,对方就会察觉,也就关闭了坦诚交流的通道。做到耐心需要对学生是发在内心的关心,是真的想帮助学生发展,而不是为了其它的目的。

04

了解


    缺乏足够的了解。通过暑假上门家访,我发现每个人家庭环境是完全不一样的,每个家庭面对的问题也是不一样的,就如一句话说的:你不知道我经历了什么,凭什么就叫我宽容?同样,如果你对学生不了解,你凭什么责怪学生会有不符合自己预期的的表现呢?

05

我执


    沟通中放不下自我。在沟通中,自我观念很重,无论什么事都想到自己,“我执”思想太重,也就不能真正关心学生,听不到学生在说什么,交流就会变成单纯的说教。
    聆听真的很重要,但是又很难做到。希望自己在今后和学生交流的时候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对话中,急学生之所急,通过坦诚地交流,了解学生的问题之所在,从学生话语中能读出学生内心真正的期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