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逼迫中的人生

 皮皮中尉 2021-08-03

本文导读:

有人逼你实在是件大好事,说明你还被寄予希望变得更好。


电视剧《觉醒年代》中我最喜欢看的段落,就是“鲁迅下决心写《狂人日记》”。没写出《狂人日记》前,鲁迅还不是鲁迅,只是一个名叫周树人,文笔出众、心思细腻,对社会现状极度悲观失望的教育部职员兼激愤文青。


当《新青年》杂志主笔陈独秀带着一众同人主动登门,谦虚地请他对“新文化运动”提意见时,性格执拗的周树人直言不讳。他说,所谓“新文化运动”完全不够劲儿,眼下众人写的文章都是半文半白的温吞水,明显缺乏一部具备形象思维和强大鼓动力的白话文小说。

此时陈独秀突然插了一句,“既然你看问题如此尖锐独到,那这篇划时代的白话文小说就由你亲自操刀吧。别再观望别再等待了,直接上手吧!”在众口一词的鼓励赞同声中,周树人显然被陈独秀将了一军,愣住了,随后默默应允。

不久,在亲眼目睹旧时好友因生活际遇精神失常的惨变后,彻夜难眠的周树人用愤怒得即将喷火的眼睛扫视陋室,长久徘徊、长久思量。他终于愤然拿起毛笔,用娟秀的蝇头小楷书写起《狂人日记》的草稿。中国近现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鲁迅,就此登上了历史舞台……

在这次重要的登门拜访中,陈独秀显然有备而来。一方面,他对周树人耿直的性格、出众的文笔非常了解,另一方面,他对《新青年》杂志重理论轻实践、重抽象思维轻形象思维的短板也心中有数,抱定了力邀对方加盟的想法。所以面对外表看似冷峻实则内心激情四溢的周树人时,他特意用“诱敌深入”和“釜底抽薪”的策略,让滔滔不绝阐释观点的周树人不觉陷入自己设计好的“逼迫陷阱”中,除了接下重担,别无他法。

而周树人本身,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当时社会道德沦丧一潭死水的状况早就愤懑不已,写出刺激国民神经惊世之作的念头,恐怕早在他心底埋藏酝酿了许久,只是缺一次外力的逼迫,缺一个说服自己痛下决心的机会而已。因此,陈独秀的逼迫,和周树人的被逼迫,成就了一部伟大作品的诞生。

当《觉醒年代》的剧情来到陈独秀与同人们饮酒话别时,鲁迅先生动情地说:“当初如果没有你逼周树人,就不会有现在的鲁迅,更不会有《狂人日记》和《孔乙己》!”

作为热衷练笔之人,我深知逼迫的重要。让一个思想活跃的人下决心整理思绪,进而写出一篇像样的文字,很难。这其中历程绝非旁人眼中敲打键盘般随意从容,而是饱含自我检视、自我否定、否定之否定,直至涅槃重生的艰苦卓绝。一个人从空想、思考、提笔,直至写作,实际上就是充满痛苦的自我逼迫过程。同为文人的陈独秀当然也懂得自我逼迫的不易,与其等待周树人艰难地完成自我逼迫,不如再添一把助力。

逼与被逼,看似是主动与被迫的关系,实则是双方一拍即合焕发战斗力的最佳情境,诠释出文学领袖之间志同道合、携手同心的可贵。

不过,俗话说“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当一方足够懒惰懦弱,下决心不干不愿意时,另一方的逼迫就成了邪恶的压迫威逼,不但于事无补甚至还会帮倒忙。古语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也能说明逼迫的原理。你想逼迫一个人成才,首先要看清被逼迫的对象到底是个什么货色,有没有在逼迫中产生动力的可能,会不会被逼疯逼崩溃。只有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外部的逼迫同频共振,才会事半功倍。

这样说来,逼迫原来没那么可恶,生活也没那么诗情画意,但凡一个人想成才,或者低几个档次就是想单纯干成一件事,倘若缺了逼迫必然渺茫。要么自己逼自己,要么指望别人逼自己,要么像鲁迅那样,自己和别人一起逼自己。总之,不管逼迫是单人的还是多人的,肯定都不好受!如果凡事总想着乘风借力多快好省,无异于痴人说梦!抛却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少数,我们这些平凡的大多数,实在需要认清自己逼与被逼、时刻处于逼迫中的人生才行。

因为逼迫与被逼迫,不单单是你我个人的命运人生,也是整个人类世界的宿命。没有了当初的逼迫,也就没有我们身处的今日世界。

遥想一万多年前,智人祖先为了躲避“冰河期”严寒求生,不惜拼命摄入蛋白质提高自己的血糖浓度,导致我们这些现代人增大了罹患糖尿病的概率,这就是人类最早被大自然逼迫的结果。倘若没有这次严酷的逼迫,人类始祖也会和猛犸象一样成为灭绝的物种,再也没有了文明的可能。试想,在“以万物为刍狗”的天地自然面前,人类岂能任由骨子里的慵懒懦弱作祟?又岂能因为自己不愿意不想干就不去适应被逼迫的角色?

再后来,拥有语言文字的人类文明往往更强大、更富竞争力。原因很简单,没有语言文字这类媒介加以联系,人类面对原始猛兽只是卑微的个体,而集合众智的群体才能驾驭猎杀大型动物,焕发战斗力生产力,跃居食物链上层。久而久之,看不透这一层,不适应不乐意的人类族群只能被大自然食物链慢慢淘汰消耗掉。

人类进入农业文明也好,使用机械步入工业文明也好,乃至进入核时代互联网时代也好,归根结底还是大自然的逼迫与人类自我逼迫相结合的产物。如果不逼着自己学习先进,自己就会沦为后进,就会落后挨打。翻看人类历史,一个又一个不复存在的国家和文明都在演绎这一论断,展示不服从逼迫规律的恶果。

既然祖先一代代就是被逼着一路走来的,那我们的生活也不会有什么本质区别,依然处于逼迫与逼迫这种不舒服不理想的状态中。即便未来科技更发达,或者想得出格些,有地外文明或者地球深处的高等文明颠覆了我们的认知,恐怕我们也没有别的办法,还是要逼迫自己适应变化、逼迫自己应对新的逼迫。

只要看透了这一层,遇到工作中生活中有人逼迫自己,给自己营造了高压环境,千万别动什么辞职跳槽扭头逃跑的念头。有人逼你实在是件大好事,说明你还被寄予希望变得更好。这时,不如放聪明点儿自己直接逼自己操大心办大事,说不定效果更好、更圆满。

以前人们说,一个人一生有福往往体现在三件事上:年轻时有人培养你,中年时有人重用你,老年时有人跟随你。这三件事看起来很令人向往,骨子里却是逼迫愈紧、舒适度极低的痛苦过程。你想啊,别人凭什么白白培养你、重用你、跟随你?无非看出你是个堪用之人可造之材嘛,可这堪用和可造,不正需要你天天没完地逼迫自己,跟自己死磕到底吗?

END



小编其人

小皮流流(另一网名:皮皮中尉):现为某主流媒体主任编辑,“天涯文学”签约作家,“360个人图书馆”原创达人;在本职中品味业务骨干的充实,在读书写作中聆听先哲的教诲,在陪伴妻子女儿的过程中体会最纯真的快乐。

历史推荐

罗振宇是骗子吗?

家有小女  自在欢喜

写作,绝不苟且

听说“小升初”改摇号了,我送女儿进了语文辅导班

家庭教育的难度,;绝对超乎想象

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家庭教育中最好的教材

小小说:《噩梦》

阅读能力,才是响当当的硬功夫!

为什么方鸿渐的女人缘这么好?

每周一至周五晚20:00,咱们在“铭语铭言”不见不散。

关注公众号

鼓励支持小编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