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道无为7:任何事情,揽功就是贪欲。心中没有图谋,就得清静。

 知本学社 2022-09-15 发布于山东

《道德经》云: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地间,万物自然生长,自由自在。并不存在着什么东西在支配万物生长。

沙漠地带,生长的是耐渴的生物和动物;水美地肥的温带,各类生物、动物品种凡多;高寒地区,所生存的生命都能耐寒冷。等等。这些生命的存在,都是顺应自然环境而生存的。如果存在某个力量支配这些生命,那么,鱼也可以在陆地上跑步。

然而,大道却不是这样的。一切顺其自然就好。给予什么样的环境,适应这种环境的生命便出现在这里。都是自然的结果。大道并没有自己的意志,也不会通过某个生命去体现自己的尊严、能力。它一直在万物上体现着自己,但又让万物感觉不到存在。

圣人,就是悟得了大道并践行大道的人。他能够积极参与各类事物,但并不掺杂自己的想法和意志。他不会怀有占有的图谋,也不会有去支配别人的欲望,不会因为参与了便有所显露才华,更不会在事情成功之后抢功劳。因为圣人“无为”,不图不贪不占不欲不争,因此,大家都不会拒绝他,从而能够一直和大家在一起。

历史上有太多因抢功而杀身的例子。清朝时期有位大将军年羹尧,功劳很多很大,不仅多次平定叛乱,还成为当朝皇帝的心腹重臣。但是,这位年将军居功摆谱,进北京时,让接他的大臣们跪接。朝见皇帝时,不行臣礼。后来便被列出九十二条大罪,赐其自尽。

为什么不能居功?就以这位年将军平定叛乱一事来说。

平定叛乱,带兵打仗,固然是冲锋在前。但是,打仗离不开后勤,若是没有当地官员在后勤物资的保障,胜利是不会出现的。如果没有朝中大臣的关照、多扯几次后腿,胜利也不会轻易来到。如果没有士兵们拼死冲锋,胜利更指望不上。若是没有皇帝的信任,这位年将军也不会有这样的机遇。事物都是普遍关联的,一次胜利的到来,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在这些多方的努力中,固然有主有次、有大有小,在分配功劳的时候,理应分出轻重,但将所有人的付出得出的万虹占为己有,这必然引来众人不舒服。这位年将军成为众矢之的,就是一个必然结果。

平定叛乱胜利了,功劳揽到自己身上;如果失败了?这位年将军会将责任全揽在自己身上吗?日常生活中,别人托我们办事,如果办成了,便感觉是自己的功劳,心中暗自得意:若不是我,岂能办成?如果没有办成,会认为是自己的责任吗?

所以,聪明人不会往自己身上揽功。正因为没有任何图谋,不会被他人防备,所以就能够做任何事情,“无为”从而无所不为。

对于开首这段话,可以大体上这样解释:万物自然动作而不支配,生长不去占有,有所作为并不恃能,事情成了不居功。正因为不占有,因此大家不脱离他。

【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