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生说|幽门螺杆菌治好后会反复感染吗?这些生活习惯加大感染风险

 如心zdvnd0m6c1 2021-08-04

众所周知,幽门螺杆菌是一种感染率高、伤害极大的致病菌。

  • 中国人的感染率接近60%,几乎两个人里就有一个;

  • 它不仅能导致很多胃部疾病,如消化不良、胃炎、胃溃疡,还能诱发胃癌。

对于幽门螺杆菌,很多人都存在一些疑问,比如幽门螺杆菌该怎么治?治好后会反复感染吗?今天就来和大家好好说说。

-本文作者-

图片
图片

这些生活习惯容易感染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的主要传播途径一般为口-口粪-口。因此日常生活中很多不起眼的生活习惯,很容易造成感染。举些例子来说:

口-口途径

  • 亲密关系的接吻;

  • 给小孩喂饭时吹一吹,让饭菜没有那么烫;

  • 给小孩喂咀嚼过的饭菜(比如很多老一辈给小孩喂饭就喜欢嚼了再喂);

  • 不分餐的聚会容易交叉感染(概率相对较低,但有可能);

图片

粪-口途径

  • 不认真洗手后抓东西吃;

  • 食物没有煮熟、或喝生水;

(没洗干净手就吃东西约等于吃屎,而城市饮用水和蔬菜等食物上均有检验出幽门螺杆菌的存在)

一旦感染上了幽门螺杆菌,如果不治疗,它可能会终生存在体内。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你可能会有这些症状:

多数表现为进食后上腹部饱胀、不适或疼,常伴有其他不良症状,如嗳气、腹胀、反酸和食欲减退等。有些患者还可能出现反复发作性剧烈腹痛、上消化道少量出血等。

对应了症状,怀疑自己可能有幽门螺杆菌,那么应该去医院做什么检查呢?

图片

怀疑有幽门螺杆菌

该做什么检查?该怎么选?

目前有三种类型的检查:

通过吹气方式检查

虽然都是吹气,但有两种不一样的检查项目:碳13呼气试验碳14呼气试验

二者的检查精准度是一样的,但区别就在于,碳13会比碳14更贵一些,碳14检查对人体有微量的放射性。

适合人群:孕妇以及对放射物质敏感的人群,适合做碳13呼气检查,其他对轻微放射性无要求的,可以选择碳14。

通过胃镜直接检查

在做胃镜的同时就可以检查幽门螺杆菌,临床上应用最广的方法,但属于有创检查,不适合复查(普通人没必要为了复查幽门螺杆菌再做一次胃镜)。

适合人群:胃癌高危患者或正好有胃镜安排也想查幽门螺杆菌的人群。

图片

血液检查或粪检

这两种检查用的是同样的检验原理,15分钟出结果,不受许多条件的限制。但只能查出以前是否有过感染,不能明确现在有没有感染不适合复查(因为查不出现在有没有感染)。

适合人群:想知道自己是否有过感染的人群。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需要告诉大家:14岁以下的儿童,在家人没有感染HP以及没有明显胃肠疾病(比如慢性胃炎、胃溃疡)的情况下,是不建议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和治疗的。

图片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应该如何治疗?

如果确诊了感染,一般通过医疗手段+生活习惯改变来治疗。

医疗手段

通常采用四联根治疗法。需要在有经验的消化内科医师指导下用药。

一般两周为一个用药疗程停药后一个月再去复查,消化内科医生会根据复查的情况来建议下一次复查时间。

生活习惯

  • 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护理习惯,必要时可以养成用漱口水的习惯;

  • 日常认真洗手,做好个人卫生;

  • 避免刺激性、不洁饮食,所有餐具都要规律高温消毒

  • 家庭内采用分餐制,家人间也要注意避免互相夹菜,多人围餐尽量使用公筷;

  • 儿童喂养应该采取正确的方式,避免喂饭时吹凉食物的动作,以及把食物嚼了或咬下来再喂给孩子

图片

说完了如何治疗,很多人对于幽门螺杆菌还存在一些疑问,下面3个就是经常被提及的:

Q1

益生菌可以治疗幽门螺杆菌吗?

林国生医生:不可以。目前只有根除治疗有效,其他宣传能治疗幽门螺杆菌的广告,很大程度上是虚假宣传。

Q2

幽门螺杆菌治好后,会再被感染复发吗?

林国生医生:有可能,根治后再次感染新的幽门螺杆菌,一般发生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多见,复发率可高达每年10-13%。建议根治后能坚持良好的饮食卫生。

Q3

家庭中有某个成员感染(或曾经感染)HP,其他家庭成员是否应该进行检测和治疗?

林国生医生:有必要。如果家庭中有成人被感染,由于家庭集体用餐的习惯,家人(包括小孩)被感染的可能性也很大。因此建议家庭成员一起检测,必要时一起治疗。

图片

前几期给大家科普了关于养胃的知识,以及胃癌筛查的方式。所以下一期将为大家介绍关于胃癌的治疗方式,例如:

胃癌的治疗手段有哪些?

什么情况下要做手术?

大家有什么关于胃癌或胃部疾病的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胃外科医生将为大家答疑解惑~   

-医生介绍-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