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54字|预计阅读时长4分钟 中国万达老板王健林,曾是全球最富有的华人,其子王思聪,更不是省油的灯。 2012年,意气风发的健林端着红酒杯,微醺着在万达年会上意气风发地表示: 未来十年,万达开始大幅收购海外项目,至少要在全球投资100亿美元! 其中澳洲,更是万达的重点投资对象。 2015年1月,万达投资10亿澳元在悉尼的Circular Quay公寓和酒店项目,投资9.71亿澳元到黄金海岸项目。 2015年11月,万达再斥资22.46亿元收购了澳大利亚HOYTS院线。 一时间,颇有吞下澳洲的气势。 不过,世间的事,说不准的,一并然可以概括为: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2018年的万达年会,王健林从意气风发变成了萧瑟愁云,他表示:万达过去几年欠下了大量的海外债务,不得不卖出海外投资项目偿债。 随后,开始大规模变卖澳洲、英国、美国等资产,快速收缩投资。 万达,其实是中国资本在海外的一个缩影。 中资2014年开始,中澳进入了一段蜜月期。 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不仅是澳洲最大的贸易伙伴,还是澳洲的投资来源国之一。 中国对澳洲的投资额迅速增加,到2015年达到了峰值,那时候中资投资占澳洲海外投资总额的40%左右,是自1980年来的最高比例。 大批的中国资本进场澳洲,疯狂购并澳洲资产。 中国张裕葡萄酒与南澳歌侬酒庄合作分销红酒。 中国蒙牛乳业公司以15亿澳元的价格收购了婴儿配方奶粉生产商贝拉米。 周大福资本公司收购Alinta能源 兖矿集团从力拓收购新州联合煤业,收购HVO资源公司 中国国家电网收购Oil&Gas资产,Darling Downs管道网络 山东天业股份收购Hanking金业 中国丰盛产业集团以600万澳元夺得了莫宁顿半岛的雷德山酒庄。 中国香港公司收购澳洲SWISS 山东得利斯公司以1.7亿澳元收购新州宾达里牛肉制品公司45%的股份, 上海中福在西澳珀斯成立了金伯利农业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其中,2015年,中国岚桥集团以5.06亿澳元获得达尔文港的租赁权 当时,澳洲国防和安全部门审核过这个协议,表示没有问题。 地产地产方面,中资也看准时机进场投资澳洲房产。 2013年,绿地投资40亿人民币,在澳洲开始第一个项目——悉尼绿地中心。 2015年,绿地在悉尼东区追加投资,将一个旧酒店改造为住宅。 2015年11月,绿地在新州开始一个有800多套住宅外加6000至7000平米的大型商业综合性开发项目。 不仅投资住宅,中国投资者还花重金投资澳洲的度假胜地林德曼群岛、道格拉斯港喜来登酒店和黄金海岸的范思哲、索菲特和皇冠假日酒店等。 土地中国资本,也在澳洲大规模进行囤地。 中国最大的航空公司南方航空获得西澳Merredin机场100年租约。 香港长江集团以近5000万澳元收购西澳7万公顷农场。 中国百货巨头大商以5000万澳元收购猎人谷最大牧场-格伦罗克 中国贝因美婴童食品公司投资1亿美元收购恒天然公司乳品加工厂一半股份; 中国亿万富翁马兴法以4700万澳元买下了澳洲伍洛戈兰和文特沃思大牧场。 香港基金ESR在墨尔本东南部收购了一块79公顷的大型工业用地。 更夸张的是,一家神秘中资企业,以6000万澳元收购墨尔本西北5071公顷的Yaloak庄园,竟然超出预期售价1000万澳元。 至此,中国拥有澳洲920万公顷的土地,是澳洲农田土地的第二大外国持有者。 蜜月期嘛,总是短暂的。 剩下的,就是生活,就是由盛转衰。 中资,也一样。 撤资2016年,中国对澳洲达到近160亿澳元的峰值。 2019年,急速下降到了25亿澳元。 2020年,中资对澳投资更是大规模缩水,又继续暴跌了30%,只有8-10亿澳元。 肉眼可见的,中资在急速撤资澳洲。 从2015年的峰值,到2020年,中资对澳洲投资暴跌了93%,将近800亿中资撤出。 拿万达来说,2018年1月,万达以3.15亿澳元抛出撤离澳洲项目。 保利也突然退出了收购LendLease Group在澳大利亚的3亿澳元物业的谈判 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中资就这么突然撤离澳洲了? 中澳恶化从2018年开始,中澳关系开始恶化,中澳不断发生强烈的摩擦,紧张程度不断升级。 特别是在2020年,中国对澳洲的病毒溯源等行为做出了愤怒的反应,对一系列澳洲商品实施贸易限制,包括牛肉、大麦、海鲜、木材和葡萄酒进行制裁。 澳洲也不示弱,取消维州一带一路协议回应,并且还撕毁达尔文港租约。 中国更是将矛盾升级,宣布暂停中澳战略经济对话机制下的一切活动。 矛盾,一时间达到了顶点。 直到现在! 澳洲收紧中资急速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澳洲度中资的强力收紧。 2020年,澳洲对外来投资法规进行了大幅度修改,给予联邦政府追溯权,可以对已经批准的协议附加新条款,甚至强制撤资,加强关于外国投资的规定,以提高对海外实体收购的监管权力, 这意味着无论是在收购澳洲资产的前期、中期还是后期,澳洲政府都有对任何一项外资收购进行强硬审查的权力。 与此同时,澳大利亚政府还增加了外来投资的收费和税收,银行也收紧了对外国投资者的贷款标准。 一切的变动,其实都指向了中资,这就对中资投资带来了非常高的风险,影响了中资赴澳的进程。 为此,中国大使馆发布清单,指出对澳洲的14项不满,其中就包括阻碍中国投资。 单是2020年11月,便有10笔中资赴澳投资项目因为妨碍澳洲国家安全原因受阻。 澳洲财政部长弗莱登伯格,阻止中国蒙牛乳业公司收购澳洲Lion Dairy & Drinks,还以国家安全为理由,强力阻止拒绝了中资以3亿澳元收购澳洲建筑公司Probuild的计划。 从地产上来说,2015年,澳洲对外政策趋严,所有海外买家仅限于购买新建住房。根据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FIRB)表明,所有申请购买住宅的外资批准难度都大幅度增加。 可以说,在很多项目上,澳洲政府已经把中资牢牢挡在门外。 中国政策除了澳洲政府对中资的打压,中国国内的投资方向,也悄然变化。 从投资澳洲的中资国企和私企投资来看,超过三分之二的投资来自私企,32%来自于国企。 从2018年,高层开始供给侧改革,开始整理整顿海外投资,实现资本管控。 从行业上来说,中资对外的投资基本上是矿业、服务业、能源、基础建设,可再生能源、农业等等产业。 随着澳洲对中资的收紧,中国开始把目标放到了新西兰、南美、欧洲和东盟。 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国家的东南亚、中东、东欧、非洲等国家地区。 澳洲投资构成 其实,中资并不是澳洲投资的最重要来源,从体量上来说,只是澳洲市场的一小部分。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澳大利亚的外国投资水平达到38445亿澳元 其中占比最大的,是美国、英国、加拿大。 可以说,美国,才是澳洲的最大投资来源国。 不是中国。 最后 其实,澳洲一直以来,非常依赖外来投资。 在全球范围来看,澳洲是最佳的投资目的地之一。 但是由于与中国贸易关系紧张,局势不断升级,这对中澳来说,并不是个双赢的局面。 一件又一件的事情,本已风雨飘摇的澳中经贸关系又退了一大步。 在疫情肆虐下,更是应该打造双赢局面,渡过难关。 最后,你觉得,澳洲未来的发展,需要中资吗? 请留下您的高见,全澳洲都看得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