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中谁寄锦书来

 琴伴书侣 2021-08-04

  读李清照的《一剪梅》,看到“云中谁寄锦书来”一句的时候,没来由的心动了一下。

  爱极了古人鸿雁传书过程中那种望穿秋水的等待。“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把个写信之人的殷殷挂念,读信之人的汲汲皇皇表现得酣畅淋漓,比起现在的电话短信实在不知道可爱了多少。再想象一下那或书于绢上,或写在纸笺那些清秀端庄的蝇头小楷亦或洒脱不羁的随性行草,这一来一往之间,应该是怎样的意趣横生,回味无穷?


  交通工具的日益便捷,电脑移动电话的普及,看起来确实让人们之间的联系方便了许多整个世界仿佛就是一个小小的“地球村”,再遥远的空间也变得越来越容易到达,然而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却似乎变得越来越遥远。我们再也体会不到“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的惶恐与忐忑,也无从感受那“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的怅然了。“家书抵万金”的弥足珍贵,终于也从历史的舞台上黯淡谢幕,一去不返

记得前年湖北日报曾经发起过一场寻找家书的活动,安排记者随邮政投递员一起投递信件,试图寻找中秋家书背后的故事。但整整一周下来,一无所获。一个投递站,七天时间信函逾万件,然而其中连一封寄给亲人的信都没有找到。好不容易发现一封疑似家书,记者满怀希望和邮政投递员一起送到收信人家里满心希望能够挖掘出一个不易多得的故事,打开时却不过是一张彩色广告纸,收信的人无比尴尬,送信的更加失落这一场失败了的活动告诉我们,不要说古人的鱼雁往已然绝迹,就是近现代以来,把自己最想说的话倾诉在洁净的信笺上,然后装进信封,贴上邮票,投进绿色的邮筒,等待“绿衣天使”把送到收信人手上的这个过程,亦已经慢慢失传。可是天知道,如此的表达形式,究竟带给人们多少想象、好奇、盼望和期待!

印象中有一篇文章,讲述的是一个失去母亲的小女孩,每天都会坚持向竖立在家门口的邮筒里投去一封写给上帝的信,用稚嫩却又深情的语言倾诉自己对妈妈的思念,并且礼貌的委托上帝一定要转告她的妈妈。负责收发那个邮筒里信件的邮递员知道事情的缘由后,为了不让小姑娘失望,义无反顾的承担起了上帝的角色,在回信中告诉她她的妈妈在天堂生活得非常好,让她不要挂念,给了小姑娘莫大的安慰。这样美丽的故事,不知道今天还有谁能写得出。还记得《汤姆索亚历险记》里那个顽皮可爱的小汤姆吗?他把自己的书信放到一个不为人知的树洞里等待收信人来收取,如此天真但是却又古老神秘的行为,寄托了他多少的惊喜与渴盼。但是如今的文字里,再也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节。

有人说,其实,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可称为“多维家书”或电子家书,与传统家书相比,它只是变了一个形式,感情交流的内核并未改变。然而,那些用科技手段处理出来的冷冰冰的文字,无论如何也抵不过那些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推敲,甚至是揉皱了多少信纸才渲泻出的深情和况味。细品古人的书信,那些饱含深情的语言,直抒胸臆的真性情,时至今日读来仍令人动容。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洋洋洒洒四千余言,即抒泄了其一肚皮的牢骚积恨,又直陈对当世天子汉武帝的批判,一气呵成,荡气回肠,如泣如诉地传达了一个精神上不可凌辱的壮士情怀。一代文豪欧阳修的《与十二侄》中,未见其谈怎样写诗著文,字里行间,都在叮嘱侄子“尽心向前,不得避事”,教导他为官宜廉,侧面反映出欧阳修自己两袖清风的为官风范。至于曾国藩家书所涉内容之广泛,行文之从容镇定,更是堪称精品散文,而他于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灼见,尤富说服力和感召力,一部家书,尽现这位清代著名理学家、军事家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

再看看今天,日常的问候越来越程式化,节日的祝福也变成了无休止的重复别人的段子,其间纵然不乏深情款款的美丽语言,但是真心何在却是颇费思量了。

那些曾经遍布在城市各个角落,承载着多少亲朋故旧的思念与牵挂的绿色邮筒,因为家信的绝迹,如今要么悄然失去踪影,要么破败不堪、蒙尘披垢,再也不复它当年的风光然而我是多么希望,偶然会有那么一天,一个身背绿色邮包的朴实男人出现在我面前,为我递上一封来自远方的信?不必是传递爱意的情书,哪怕只是来自朋友的简单问候,我可以为此一杯咖啡,也可以沏一壶清茶,坐在午后温暖的阳光下,慢慢品读那信笺上弥漫出来浓浓深情。若真的再有这样的时候,便是那些标点符号,想必也会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吧?

云中谁寄锦书来?这样的场景,恐怕只能是在我的回忆里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