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镇长安桥(二)

 鹿渌 2021-08-04

昨天周日,一早去长安老家,经宋同学牵线,拜访一位熟知老街和长安历史的长者,一番交谈,老先生娓娓道来,我如梦方醒,才知老家长安古镇竟藏匿着如此多的珍贵瑰宝和奇闻异事。

且听:

“长安老街,东西两边街口,是一色的黄石墙。街畔有“优迎堂”、“绍衣堂”、“崇素堂”、“老爷堂”等明清古建筑,老字号“大年堂”、“大生堂”中药铺,有“王伯华”、“华敬煊”骑马出医的诊所。……”

“南面老的茧行和'崇素堂’前原还有条前街,繁华热闹。日寇侵华时被轰炸,前街和周边街宅毁损惨重,市面全部转到后街,周边毁损的瓦砾地上种植桑树成了一大片桑园。故有'万宝长安、焦土桑园’之称。”

“清圣祖康熙年间,长安季氏开凿河浜,并在河浜建三座桥为万安桥、保安桥和长安桥,建造长安桥街及众多厅堂和成片宅院,留下'一宅跨两县’、'一浜三环洞’、'进浜十码头’、'三间一石沿’、'九间一屋脊’等史迹,'优迎堂’、'绍衣堂’、'崇素堂’、'老爷堂’,'攀桂楼’和街上老的茧行等均属季宅。”

“长安季氏世属常熟虞山,明代时避乱迁徙到此。择地长安,据说源自因东亭华(察)太师亡后随葬,竹排从太湖随水飘流,一路宛转飘过青鱼荡,到了季浜漩溪打转不前,就此上岸。故季氏认定此活龙宝地,筑黄石墙宅第,于此聚族而居。此后,常熟季氏族人陆续迁至周边东旺、季巷。季氏成为长安名门望族。”

循着老者指点,宋、顾、季三位老同学陪着引路,开启寻觅尚存的季氏明清古建筑和“九间一屋脊”古迹之行。

仅存的季氏“优迎堂”,就位于原“老爷堂”过街廊旁边,学生时代常穿过该廊经“后场”村口左转至回家的路,那时只看到西侧红色“火龙”救熄会,却从未知晓东侧有此豪宅。一旁的阿婆做起义务讲解。西边宅门紧锁,现主人只是偶尔进入。

                                 “优迎堂”

来到“长安桥”环洞下季氏开凿的老河浜边,流水潺潺,北段“五码头”俱全,河东侧“老茶馆”古建筑仍然。

                                 老桥环洞

                                    老河浜

                                   老码头

                                     老茶馆

过桥到东街,还要寻那个梦萦的传说中的“九间一屋脊”古迹啊!

宋同学老友华老伯,带着进入一老宅。

老宅主人季阿婆,季家后人,原小学校长,年已93岁,精神矍铄,仍守着这几百年家传老宅。

老宅、老厢房、老青砖、老楼梯、老地板、老天井,一色七十多年前民国时期婚嫁时的老方桌、老靠椅、老橱柜、老米桶、老西式床,神情忧郁的指着说:“这几百年的老屋,屋顶老是漏水,再不抢救保护,就快要毁了。”阿婆把我当成政府的了,我苦笑,不知如何对答。

                                    老宅

                                  老楼梯

                                      老青砖

                                  老地板

                                    老天井

                                     老厢房

                                  老方桌

                               老条桌

                                    老背椅

                                    老橱柜

                                  老米桶

                               老西式床

                                 乐享余年

又转过一家,老房子里面已装修过,一看主人大觉意外,这不是故知——药材店的高先生吗。高热情非凡,问起那“九间一屋脊”,说“就是我前面一排房子呀”。迅即邀我上楼,搬出长竹梯,让我爬上屋顶小平台,终于窥到那传说中的“九间一屋脊”全貌了,四十多米长长的一排屋脊,中间是飞檐翘角,一排排灰瓦仍是整整齐齐,无一丝紊乱。赶紧“咔嚓咔嚓”拍了一连串。

下楼后,高先生又细细描述起“九间一屋脊”。“九间一屋脊”实为十二间,因中间大厅为一座四开间门面的大堂,正梁为一根十多米长的整木,故称“九间”。屋脊整个连成一体,里面正梁九(十二)间木梁全部榫头连成一体,堪称一奇!不禁惊叹其建筑之精妙,民间匠人的神工和劳动人民的智慧。只可惜已经封闭,无缘目睹内部绝伦之美……

几十年未见,叙旧合影,慨叹世事如烟,表达对其关照父亲健康感激之情谊。

中午一桌同窗好友相聚,聊起老街历史变迁和人事,又是一番嘘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