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乐天无锡 惠山区:长安桥与“寿星图”

 共度朝夕pclwol 2018-12-10
当你行走在无锡市惠山经济开发区长安桥老街上,或许不经意间会“闯入”一片和都市现代感完全隔离的小天地,在这里,狭窄的街道,幽长的暗弄,古朴的民居,纵深的院落……个个苍老但却特质鲜明的符号,仿佛构筑了一条时光的隧道,让人在和历史的对话中,找寻这里曾经有过的绝代风华。
长安桥的前世曾有“一浜三环洞,进浜十码头,三间一阶沿,九间一屋脊,一宅跨两县”这称。提起它的来历,还得从一幅“寿星图”说起。

相传清朝乾隆年间,长安桥镇上的居民均姓季,有一首富叫季康,拥有良田千余亩。有年,他从北京香山请来了建造皇家园林的一批能工巧匠进行规划设计,在长安镇上模仿北京长安大街的布局建起了好多“高楼大厦”,还在河浜上建造了几座桥梁,显得十分壮观。
那时,无锡城里有一举人,姓席名琪。他听说季康家中藏有唐代吴道子绘的一幅《寿星图》,就想把这幅稀世珍品弄到手。他认为,季家虽有财,但无势。于是,他派人送信告知要重金购买《寿星图》。季康看了信件,对来人讲:“回去告诉举人公,要想买我这幅画,除非西天出太阳。”举人知悉后,大发雷霆。心想,土财主,敬酒不吃吃罚酒!便指使几个差使,到长安桥去暗中找季的岔子,以便胁迫季康把这幅画交出来。

季家新造的“高楼大厦”和河浜上的几座桥梁,有些地方的造型与北京皇宫相似,席琪得知后,提笔写了状词:“季康仿造皇宫,大逆不道,仰祈明正典刑事。”接着列出五条罪状:1、一宅跨二县;2、一浜三环洞;3、进浜十码头;4、三间一阶沿;5、九间一屋脊。当时,长安桥市镇,地处无锡县与金匮县的交接处,两县仅一河之隔。由于季家是长安镇上的大族,再说造房砌屋需运大量的建筑材料,当时交通不便,没有公路,只好从水路运来,所以在一条小河浜上筑起了十个码头,为便利两岸来往,又在河面上架起了三座环洞桥。故有“一浜三环洞,进浜十码头”之称。在一座环洞桥名为“保安桥”的桥面上,季家建造的一间卧室,正巧横跨在两县交界处,宅东为金匮县,宅西为无锡县。故称“一宅跨两县”。在新建的“高楼大厦”中,其中三间屋面的阶沿石,是一块10米左右的整条金山石,几间房屋的屋脊连成一体,故称:“三间一阶沿,九间一屋脊”。

按照清朝的法律,仿造皇宫的就是谋反。季康知道席琪在捉弄他,忙与族人商量,族中一位老秀才听后说:“如不交出画,我们可能有灭族的危险……”又说:“目前,我们的处境是要画不要命,要命不要画。”季康说:“这画虽然价值连城,但有与无一个样,只是气不过这无耻举人欺人太甚!”老秀才见他有骨气,便说:“我的外甥叫胡骏,在苏州巡抚衙门当幕友,是张抚台的心腹人,可以请他帮帮忙。”于是,季康从内房取出《寿星图》及500两银子,交给老秀才。老秀才到了苏州,找到了外甥,说明来意,把500两银子交给外甥打点,托他把《寿星图》献给张抚台。胡骏立即禀告抚台,抚台一见此图喜出望外,爱不释手,因他也是一位酷爱书画的人。接着便和胡骏商定妙计,决定叫季康务必在两天之内,把九间屋顶上的屋脊改成三条,拆去一座环洞桥,平掉两个码头,并把一条阶沿凿成三截,季康一一照办。

5天过后,胡骏来到席琪家,因他俩是同科举人,便一本正经地对席琪说:“你告长安桥季康仿造皇宫,大逆不道……而他现在告你为了索画不遂,造谣诽谤,欺官害民,抚台大人已看了双方状词,我得知后,了解你常闭门家中坐,恐怕天上有祸来了。”说完便告辞而去。胡骏走后,席琪亲自坐船到长安桥去详细察看,一看,果然与差使所讲的情况不同,知道季康已买通巡抚,只好修书一封,备银500两,去苏州说情,撤回原状,了结此案。席琪受到这番挫折,气得卧床不起,嘱咐妻子徐氏,一定要请小舅子徐仁为他报仇。

徐仁是江南道监察御史,闻讯后,坐着轿子去长安桥找季康,并令季康把当地的泥木工统统唤来,一个个当面查问。这些匠人经不起徐仁哄吓,一一说了实话。接着,徐仁又问季康:“今在何处?”季康见势不妙,无法隐瞒,只好从实招供。徐仁听了便厉声喝道:“你好大胆,竟敢销毁罪证,贿赂官府,该当何罪?”说完,便得意洋洋回城去了,季康被这一吓,当夜就悬梁自尽了。
老秀才闻知御史前来查案,急忙赶至苏州,向张、胡诉说了经过,他俩听后,一时倒也有些着慌,还是胡骏来得机灵,对抚台说:“下月便是皇上的六十寿辰,我们把《寿星图》作为寿礼,进献给皇上,不知大人意下如何?”抚台一听,认为是妙计,便随即写好贺表,带上《寿星图》,亲自进京,送入皇宫。消息一传开,徐仁再也不敢去参奏了。
一场《寿星图》的官司,弄得两败俱伤。

经岁月风雨,长安桥的面容已写尽沧桑,加上随着城市(市镇)建设的发展,使这里的遗迹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九十年代,原长安镇政府本着“重现古迹,改善环境,延续文明”的原则,传承历史文脉,挖掘历史资源,对长安桥的历史文化古镇进行了保护修复,值得一提的是,一向关心公益事业的原市(县)镇人大代表,私营业主赵熊安慷慨解囊,独自出资清理河道,修复两座环洞桥,两岸“断墙倒壁”的金山石驳岸和石阶码头,使“旧迹重生”,重现风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