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老城厢的街巷和河浜【整理转载】

 江苏常熟老李 2014-05-03
上海在南宋末年形成市镇。咸淳初年,董楷大力倡导在上海进行市政建设,留下不少“津梁堂宇”。从《受福亭记》可以看出,市舶分司署西北建拱辰坊,坊北有益庆桥,桥南“凿井筑亭”,名“受福亭”。受福亭前辟出一砖石铺砌的广场,即当时街市中心。其东建回澜桥,又北有上海酒库,旁有福惠坊。西有文昌宫,原为土房,后盖以砖瓦,并建文昌坊,再北建致民坊;尽致民坊,迁神祠改建为福谦桥;福谦桥与齐昌寺之间,建泳飞桥。
另据唐时措记述,当时上海“有市舶,有榷场,有酒库,有军隘、官署、儒塾、佛仙宫馆、贾肆,鳞次而栉比”(明弘治《上海志》),已具市镇规模。
【宋末上海镇大致位置】

明朝中叶,城内已形成南北、东西纵横交叉的街巷系统。县署东西两侧辟出三牌楼街和四牌楼街两条南北干道,另有新衙街、康衢巷、新路巷、薛巷、梅家巷、观澜巷、宋家湾、马家巷、姚家巷、卜家巷10条街巷。
【这是民国初(二十年代)的街巷与明代街巷对照为县东西大街、县南大街、虹桥大街、薛弄、梅家弄、曲尺湾、马姚弄等】
【用嘉庆年间(十九世纪初)上海城厢图表示的在上海县署周围的古街巷。】

明代,还增设15坊:拱辰坊南肇嘉坊,长生桥北永安坊,泳飞桥北联桂坊及对面宝华坊,第一桥东登津坊,县署南阜民坊,县署东宣化、崇礼、泽民、集庆4坊,县东敷教、澄清、迎恩3坊,县南明通、公溥2坊。为抵御倭寇侵扰,还建筑了周长9里的城墙 。至此,县邑形成以县署为中心,东、西门为轴线,城墙环围的城市基本框架。古代的记载,只有大致方位,具体位置已经不详细,这只是示意图,说明城市在不断扩大中。


清代,上海主要街巷在康熙年间有25条,嘉庆年间增至63条,同治年间达80条。城内街巷如网,太平街为最宽阔的大街。城外黄浦江沿岸也是街巷纵横,主要街巷有11条。


明清时老城厢内的交通有两个主体,一为河浜,其大者可行船,小者服务于居民生活;二为巷弄,曲折而狭窄,主要供人行走。


上海县城濒临黄浦江,河浜密布,素有“有舟无车泽国”之称。主要河浜有肇嘉浜、方浜(西为马桥浜)、薛家浜、 侯家浜、中心河等。据嘉庆《上海县志》卷首《古上海镇市舶司图》,城厢一带在宋末有近30座桥。至清代已达56座桥,
其中有跨肇嘉浜的关桥、龙德桥、郎家桥、曼笠桥、阜民桥(县桥)、虹桥、斜桥等,跨方浜的十六铺桥、学士桥、益庆桥、长生桥、馆驿桥等,
跨薛家浜的青龙金带桥、小普陀桥、小闸桥等, 跨侯家浜的福佑桥、安仁桥、香花桥等,跨中心河的中心河桥、西仓桥等。由于河浜提供生活和交通的便利,沿河不少桥附近成为居民点乃至集市。随着县城人口增加,河岸民宅日益密集、扩展,沿河船埠林立,商店栉比,形成江南水乡格局。
这是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上海县城图上的各主要河流和桥。可以说,老城厢内现在比较大的马路,过去基本上都是河流。


这是小东门外的学士桥,又称为陆家石桥,(小东门为陆深夫人捐建,城外的这座桥纪念被封为太常卿兼侍读学士的陆深)为上海古八景的“石梁夜月”之地。
这是光绪元年(1875年)上海城厢租界图上的河道和街巷


在上海,以姓氏作地名的传统由来已久。在农村成为市镇的过程中,姓氏家族集居是普遍现象,久而久之就以姓氏命名居住地。
梅家街就是以姓氏命名流传到现在的古老街巷(曾称为梅家巷、梅家弄)。它大概也是上海城内有记载的最古老的街巷之一了。“阔只六尺左右”的一般街巷。非常狭窄且曲折,梅家街:北起济灵街,南至乔家路。
与梅氏有关的还有东梅家街、梅家弄、梅溪弄、梅溪支弄、南梅溪弄等,散布在城厢各处,说明古代梅姓家族在上海分布比较广。

西姚家弄、东姚家弄、康家弄也是古老的街巷,古地图上就有。


金家坊:松雪街至中华路,弯弯曲曲。


曹市弄:梦花街至文庙路,还有曹家弄、曹家街,老城西部,也是曹姓家族聚居地。
庄家街:方浜中路至金家坊,也是古老街巷,庄姓人家过去应该不少。


还有更多的以姓氏命名的街巷,有:张家弄、陆家宅路、谈家弄、盛家街、傅家街、薛弄底街、杨渡街、朱家弄、叶家弄、王家嘴角街、吴家弄、俞家弄等等。


药局弄,东起巡道街,南至乔家路, 药王庙当然无存,不过药局弄还遗留有旧上海最大的慈善机构同仁辅元堂和派报业同业会的遗址。
药局弄95弄是很有历史的。明代地图上,这里就是药局。
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又在此建有药王庙,50年代改为小学,70年代撤消了小学,拆除了后,改建成公房。

与寺庙有关的街巷还有:
沉香阁路:旧校场路至侯家路,有沉香阁


青莲街,北起人民路,南至方浜中路。清宣统三年(1911年)筑北段,民国2年(1913年)筑南段,当时以青莲庵得名。
现在边上是白云阁
还有东青莲街: 东起旧仓街,西至青莲街。 民国2年(1913年)筑,因在青莲街东,故名


一粟街: 在小西门附近,当时就有一个“一粟庵” 。现在一点老城厢的痕迹也没有了,都是新建的大楼,只有一块路牌表达了历史。
小普陀街:董家渡路至裘家弄,过去这里有小普陀寺。
蓬莱路,东起鸳鸯厅弄,西至中华路。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填半段泾、杨家桥浜、运粮河浜筑路,以蓬莱道院得名。

广福弄:“广福寺”要说留下的就是地下还有它的二口义井,香烟缭绕的广福弄现在还在吗?

“水仙宫”,是供奉道教祖师吕洞宾的,“文革”中它一切变为乌有, 它在巡道街边。巡道街原名瞿家湾。后名水仙宫前街。这是水仙宫旧址


城厢地区手工业作坊多为前店后工场模式,作坊集中之处形成街市,主要有篾竹街(加工竹篮)、猪作弄(杀猪业)、钩玉弄(杀狗业)、汤罐弄(制作汤罐)、芦席街(编织芦席)、糖坊弄(制作麦芽糖)、火腿弄(腌腊业)、硝皮弄(加工皮革)、面筋弄(制作面筋)、筷竹弄(加工筷竹)、洗帚弄等。

花衣街:新码头街至王家码头路,棉花经营的街巷
一百多年前南市的“花衣街”是上海最大的棉花交易场所,两边多是棉花堆栈和商行,这条街也因棉花(俗称花衣)行聚此得名。每当秋末棉花上市季节,花衣街上熙熙攘攘,各地棉农运棉至此出售,四方客商来此购棉南运,热闹非凡。 这里是清代上海沙船业的巨商“朱、王、沈、郁”四家之一,福建来沪的沙船商沈家的大宅院,它初建于咸丰十年(1860年)。现在沿“花衣街”的那排二层楼房,就是当年沈家大宅的门埭楼,花衣街上这幢正在拆除的楼房就是沈家大院,这是它拆前的面貌


西钩玉弄:南仓街至府谷街 钩玉弄,是杀狗卖狗肉的作坊 (用上海话同音改叫为钩玉弄)
猪作弄:马添兴街至王家码头路
在黄浦老城厢清末民初,“萨珠弄”的原名为“杀猪弄”。
清末,老北门福佑路以北的一条小巷里有多家“杀猪作坊”,是为满足城厢内居民每天能吃到新鲜猪肉的需求而形成的,于是巷名被定为“杀猪弄”。可是,当时缺乏冷藏设备, 当时每天早晨杀猪时哇哇乱叫,加上猪下水到处都是,一车车血淋淋的猪肉拖出小巷一路上地面猪血斑斑,弄得居民叫苦不迭,尤其是夏天恶臭难闻。 有些装卸猪肉的车还通向福佑路经过“回教堂”门前,于是告到衙门,后经协调将全部杀猪作坊搬迁到小南门外的一条小巷,这条小巷就是现在的“猪作弄”。 而老北门内东侧的街巷就改名为“萨珠弄”。近年,随着豫园商业区的扩建, “萨珠弄”也已成为历史了。
篾竹路:北起白渡路,南至董家渡路。 以篾竹行业较集中得名。曾称里郎家桥街、南篾竹街。顾名思义当时是竹器一条街。买菜竹篮、饭篮、淘箩、蒸笼、扁担、篓筐,这里是它们的祖宗地。蔑竹路在上海开埠前就有记录,当时称蔑竹弄,是清代和民国时期的竹行街市,以加工竹篮竹篾产品闻名。也因此在其周围派生出筷竹弄、洗帚弄等弄名,沿袭至今。
洗帚弄:外仓桥街至篾竹路
引线弄:东梅家街至巡道街,“引线”即是缝衣针,该处历史上有相关的作坊或店家。
王医马弄:沉香阁路—方浜中路,该弄内清代有一王姓兽医擅医马,求医者络绎不绝,兽医门前的路就由此得名。
还有筷竹弄、淘沙场街、梭子弄、悦来街、铁锚弄、鸡毛弄、芦席街、羊肠弄、达布街、东染坊弄、火腿弄、面筋弄等。

上海开埠,列强从中国官员手中谋得不宜耕作的沿江低洼滩地。那一带,也就是取名外滩、洋泾浜或泥城桥的理由。外滩,顾名思义就是指城墙外的沿黄浦江的河滩。
反观城内华界,泥屋草房连片,道路狭隘泥泞弯曲,河道污浊,饮水用水排水混于一河,燃烟呛人,污粪处处,蝇虫乱飞。
这种鲜明的对比,强烈地刺激着上海的爱国绅商,有识之士莫不对此痛心疾首而惭愧无比。改良市政成为他们迫切的愿望。


老城厢大规模的填浜筑路起始于1906年。
李平书最早提出破墙修路,要敞开上海的胸怀。那时正是他领导上海城湘自治运动的第二年。那年,大清官僚没有同意。但李平书走的‘改革开放’之路,正是从此开始。李平书是中国进行‘改革开放’试点的第一人,也是取得实效的第一人。
1905年,上海地方士绅李平书、郭怀珠等,鉴于华界市政建设远远落后于租界的实际状况,创议仿洋人,设立总工程局,筹资以进行铺路、造桥,通电、通自来水之类的市政建设。 后上海道袁树勋照会绅商,集议筹办上海城厢内外总工程局,试行地方自治,所有马路、电灯以及城厢警察一切事宜,均归地方绅商董事承办。李平书为总工程局领袖总董,
上海城厢总工程局参照了租界“工部局”的职能建立了。采用商办商管的原则,基本排除了官府不必要的干预。上海城厢从而不是单纯的市政建设及管理机构,而是地方自治机构,按现代规则建立了中国第一套警察制度、税收机构和城市规划测绘机构等等。这是中国第一个警察机构、税收机构和城市规划测绘机构,不从属于大清朝廷,而是直属于上海城厢总工程局董事会。准确地说,是拥有地方立法权和执法权的机构。它是拥有司法权、税收权的一级政/府。
 
由于上海城厢总工程局成立,上海城厢开始了大规模的市政建设,修建了道路桥梁,接通了电灯自来水。随后几年中,修路100多条,筑桥60多座,建造码头6个,新辟、改建城门9座。
上海城厢总工程局对改善华界的市政设施,提高综合管理的文明程度,缩短华界与租界的差距,建立了卓越的功勋。这是上海城厢总工程局


从光绪三十年(1906年)起填黑桥浜(侯家浜)筑福佑路,以后肇嘉浜填筑为肇嘉路(今复兴东路),方浜填筑为方浜路(今方浜中路),薛家浜填筑为守署路(今尚文路)、凝和路、乔家路等,中心河填筑为桃园路、净土街及今河南南路部分路段。民国初,城厢干支河浜先后填筑为马路,在拆除城墙时城壕也被填平,众多的河浜沟渠演变为后来南市道路网的骨架。

这是城厢内外填浜筑路对照:
黑桥浜填为福佑路(以新东门即福佑门命名)
肇嘉浜填为肇浜路
方浜填为方浜路
是园浜填为凝和路(以原来该浜上的“凝和桥”命名,老地图上又称宁和桥或迎和桥)
亭桥浜填为蓬莱路(周围有“小蓬莱”)
净土庵浜填为净土路
薛家浜,即守署浜,填为尚文路(以小西门即尚文门命名)
方浜、东西马桥浜填为方浜中路
 
方浜中路:起中华路,西至人民路。民国2年(1913年)填方浜、东西马桥浜筑路,名方浜路。曾名庙前街、广福寺前、小东门大街、梨园路。民国35年改今名。


复兴东路:东起外马路,西至西藏南路。 民国2年(1913年)填肇嘉浜,拆并沿浜的大东门大街、太平街、西门大街等五条路辟筑为肇嘉路,以浜名命名,又名肇家路。东段名大码头大街。民国34年统称今名。


乔家栅:光启南路至凝和路, 乔家栅应该是原来乔家浜上的河栅

还有亭桥街、陈士安桥、小石桥弄等,与桥有关。


而拆除上海老县城的城墙却遭到不少人的反对,辛亥革命上海光复后(1911年11月),李平书成为上海民政总长后, 才下令拆除城墙并填埋护城河的。并修出当时老城最宽敞平坦的人民路和中华路。(1914年)


与城门的名称有关的道路除了尚文路外还有跨龙路(大南门—跨龙门)、仪凤弄( 老西门—仪凤门)、宴海弄( 老北门—宴海门)、福佑路(新东门—福佑门)、宝带弄(小东门—宝带门)

城厢内南北向的街道,有的是古老街巷,而有的为新辟筑:
城厢内南北的最老的中枢道路是现在的光启路和光启南路
光启路 北起方浜中路,南至复兴东路。 原名老县前街,因系旧县署基改辟,故名。曾名县南大街、县前直街。民国元年(1912年)改名县基路,习称阁老坊。民国21年为纪念徐光启改今名。


变化最大的是河南南路, 北起延安东路,南至江阴街 。清咸丰元年(1851年)筑北段,因位于北门外,名老北门街、老北门内大街,曾名三茅阁桥大街、白漾三弄、杨家桥弄、南康家弄。法人称帝皇路、帝国路(属于法租界)。同治四年(1865年)改名北门路。同治十一年以法国海军军官名命名卜罗德路(Rue Protet)。民国32年(1943年)改名长白路。民国35年改今名。1956年向南拓宽晏海路、西仓横路等路,并入河南南路。河南南路复兴东路口


现在旧城改造正在大规模进行,许多道路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之中,再在老城厢内兜一圈:看看街巷,留下最后的纪念。
这是光绪十年(1884年)地图上老城内的东北角:

 
丹凤路:起人民路,南至方浜中路。古老街巷,名天官坊街、天官牌楼街。清宣统三年(1911年)重筑南段 ,民国元年(1912年)重筑北段 ,因路侧有丹凤楼,名丹凤路。

梧桐路: 东起人民路,西至安仁街。古老街巷。西段有明崇祯年间建的天主堂,周围多种梧桐,故名。东段曾名豸史弄、大生街。清宣统三年(1911年)前重筑

安仁街,北起人民路,南至方浜中路。古老街巷。曾名东园门街,后以东侧安仁里改名安仁街。

旧校场路:古老街巷。原称旧校场街。北起福佑路,南至方浜中路。宣统三年(1911年)重筑,以旧校场得名。


这是光绪十年(1884年)地图上老城内的西北角:

从老地图上看,这一区域古代比较荒凉,人口稀少,除了大境阁、青莲院及一些小寺庙外,有九亩地等.到二十世纪初,随着城市的发展,筑路并建大批新式居住区,才开始繁荣起来。


西马街:方浜中路至金家坊,古老街巷。原在为西马浜上的西马桥向南的街巷

红栏杆街:松雪街至金家坊,古老街巷。金家坊和金家旗杆前已叙述,都是古老街巷。

这里还有石皮弄、同庆街、松雪街等。

这是光绪十年(1884年)地图上老城内的西南角:

学宫街:梦花街至文庙路

学前街: 北起文庙路,南至中华路。在原孔庙学宫前,故名。

老道前街: 北起梦花街,南至文庙路。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筑,名道前街。后因与上海道署前的道前街同名,故改名老道前街。东侧是文庙。

这是光绪十年(1884年)地图上老城内的东南角:

巡道街: 北起复兴东路,南至乔家路。原名瞿家湾。曾名水仙宫前街。清咸丰三年(1853年)因位于原巡道署前,故名道前街。民国14年(1925年)因清朝分巡苏松太兵备道署设此,又改今名。
天灯弄:东起巡道街,北至大夫坊。天灯弄,原名为竹素堂前。由于巡道衙门的煤油灯,挂得很高很高,象一盏天灯。却正好把弄堂也照得亮亮的。所以被称为天灯弄。


这是光绪十年(1884年)地图上城外部分黄浦江沿江地区:

十九世纪中叶码头街还比较少

1929年的上海地图上,沿黄浦江边有许多码头街(路)和渡口


十六铺码头奠定了上海的航运中心地位,而随之发展起来的商贸市集则让十六铺地区成为上海的一个商业贸易中心。
王家码头路: 东起外马路,西至中华路。 以王家码头命名。

 
公义码头街:东起外马路,西至万裕街。民国11年(1922年)筑,以公义码头命名。有董家渡路轮渡站。
万裕街:北起竹行码头街,南至董家渡路。以原万裕码头命名。

还有万聚码头街、万豫码头街、生义码头街、盐码头街、赖义码头街、丰记码头街、丰记码头弄、会馆码头街、利川码头街、信泰码头街、新码头街及董家渡路等,现在很多码头街正在消失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