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官路”和“万年桥”

 鹿渌 2021-08-04

若是在四、五十年前,从锡城北栅口沿锡澄路向北步行,经过塘头、寺头,越过张塘河便到达张村,大概有十多里路。寺头、张村都有街市,属于那种江南水乡小街镇的狭窄街道。现在这两条老街都近于废弃,昔日却曾相当繁荣,店铺林立,过客熙攘。(我家老屋就在张村老街的中点,正对老桥口)

                      (作者老屋)

从张村再往北,经过长岗村、后村里,便进入江阴境内的马镇—徐霞客的家乡。据老辈人说,在锡澄公路开通前,这是江阴到无锡城的一条陆路捷径,所以称“官路”。那时一些江阴人半夜里动身,或挑副担,或推辆独轮车,烧饭辰光行抵张村,独轮车在街路里发出辚辚的响声。或停下歇一口气,长吁一声说道:“无锡城近在眼前了。”其实由此到北栅口还有十几里路,起码还得跑一个半钟头。 “官路”有一段与现在的锡澄高速的走向几乎重合。

                         (官路)

                      (锡澄高速)

以前张村民间流传一个故事。1937年侵华日军从常熟白茆口登陆,迅速占领江阴后就沿这路线向无锡城进犯。据说,日本鬼子的先头部队到达张村后曾颇费周折寻找一座桥—“万年桥”。 他们手执军用地图,反复细看,地图上标明张村北有一座“万年桥”,但睁大眼睛四下里瞧,只见一片平野,却不见桥的影子。鬼子满腹狐疑,大伤脑筋:是否走错了路?当时很多本地人也不知道“万年桥”在哪里,只有个别老者知晓确有这么一个名堂。张村老街是南北走向,出北街,穿过豆腐弄,再向北百十米。又有一小住基,只二、三户人家,叫薛外冈。场头有一滴矮土冈子,上面长满杂树和竹子。土冈子下是一条不宽不窄的乡道,这就是前面说到的“官路”,路的另一侧一条水沟,不很宽也不很深,所谓的“万年桥”其实是架在水沟南端的田埂缺口上的一块大青石,长2米多,阔1米左右,是为方便种田人挑担而放置的。

                        (青石板)

日本帝国主义亡我中华可谓处心积虑蓄谋已久。在发动侵华战争前曾派遣许多间谍到中国各地窥测地形,偷绘军用地图,“万年桥”就被间谍搬上军用地图,作为江阴到无锡的一条陆路捷径上的一个重要标点,其准确程度令人吃惊。

以上恐怕未必纯是民间故事。前几年有关潘汉年的电视剧里,有潘汉年在解放战争期间受命获取国民党国防部军用地图的情节,里面说到国民党自己没有精确的军用地图,所藏者系日本人所绘制,此可作参证。

关于日本鬼子寻找“万年桥”的故事在张村一带曾广为流传,尽人皆知。几十年过去了,万年桥、薛外冈、水沟、官路等都消失了,只有张村老街还寂寞地躺在原来的地方。( 不知现在还有人讲这陈年故事否? )

作者简介:

徐浩良,长安中学退休语文老师,中学高级教师,1955年入无锡师范就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