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阴阳五行学说中五行分别对应我们的五脏,那我们身体的肝脏是对应五行中的哪一个呢?学习啦小编在此整理了肝脏对应的五行属性,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肝脏对应的五行属性肝:肝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在五行属木,主升主动。生理功能:①生疏泄;②主藏血;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肝与胆相表里。 中医学运用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来解释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关系,利用调整五脏间生克乘侮关系来治病。肝木盛脾土,则临床上见肝脾不和证,治疗时一般是采取“培土抑木”。 肾生肝,(水生木)肾精能滋养肝脾不和证,即“水能生木”,当“肾水”不足时,肝木失养,病人出现“肝阳上亢”等水不涵木的病证,治疗时要滋水涵木,肝阳上亢的证候可以得到改善。 心 心君主之官,主血又藏神,主脉华在面,在窍则为舌, 在志则为喜,喜悦若适度,气血则调和,在液则为汗, 汗出若过多,则耗伤津血,伤心之阳气,若大汗淋漓, 致心阳暴脱,显亡阳之症,阳脏主阳气,心气通夏气, 预防暑热邪,心包即膻中,心脏外包膜,代心受邪功。 脾 脾仓廪之官,后天之本源,主运化统血,运化水谷液, 脾气固摄血,升清举内脏,喜燥而恶湿,相通长夏气, 在体主肌肉,在窍则为口,其华则在唇,其志则为思, 在液则为涎,脾阴若虚损,手足则烦热,口干不欲饮, 烦满不思食,脾阳若虚损,水湿则内停,统血则失职。 肺 肺者气之本, 位于胸腔内, 上与气管连, 喉为肺门户, 主宣发肃降, 娇脏易受损, 主气司呼吸, 主通调水道, 朝百脉助心, 主治理调节, 主皮华在毛, 鼻为肺外窍, 鼻和知香臭, 在志则为忧, 在液则为涕, 通应与秋气, 肺阳若不足, 卫外则不固, 肺阴若虚损, 肺失濡养症。 肾 肾水火之脏, 位腹腔背侧, 主蛰封藏本, 藏元阴元阳, 生命之本源, 属水主纳气, 主藏精生殖, 主骨华在发, 在志则为恐, 在液则为唾, 开窍耳两阴, 通应于冬气, 肾阳若亏损, 气化则无权, 温煦则失职, 水湿则内停, 性机能减弱, 肾阴若亏损, 相火则亢盛, 虚热由内生. 肝 肝罢极之本, 位横隔之下, 居右胁之内, 木性主升发, 喜条达恶抑, 刚强燥急性, 体阴而用阳, 主疏泄藏血, 主筋华在爪,开窍则在目,在志则为怒, 在液则为泪, 相通于秋气, 肝阴若不足,濡养必失职, 肝风自内动, 肝阳若不足, 筋无力恶风, 善惊阴湿冷, 饥而不欲食。 在五行中,大家都知道,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五脏里边就是说肝好-心就好,心好-脾就好,脾好-肺好,肺好-肾好,肾好-肝更好。有相生就有相克,在五行里隔位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五脏里就是肝不好克脾,肝是帮助胆分泌胆汁儿的,肝功能不好时,立即对脾有一个坏影响,使食欲减退,厌油腻,腹胀,胃胀,所以肝大脾就大。 脾克肾:脾有生化气血作用,当这个功能差时,立即对肾有一个坏的影响。 肾克心:比如心脏病,治了几年,几十年,最后还是死于心脏病,也就是西医忽视了肾克心的道理。 心克肺当心有火时会出现胸闷气短,前胸痛,因为心克肺,是相互制约的。肺克肝:肺有火时,肝火更旺,反过来就困扰着肺。 从相克的理论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当一个脏器有病时,其他脏器就会受到连及伤害,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有病,并且在短期内不能治愈,就会变成慢性病进入恶性循环,恶性循环的发展过程就是相克的连续,这样周而复始的相克,就会使所有的脏器受损,功能降低,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一种或同时出现几种病症,也就是中医所说的五行不协调,阴阳不平衡。而健康就是体内成分之间的适当平衡,一个人只有身体平衡了,人才会直立地站在五行(自然界)当中。 肝脏五行养生法1、 睡眠 子时之后,为丑时,即凌晨1点到3点,由胆经最旺转为肝经最旺。肝藏血,此时人体应处于深度睡眠,才可使肝血推陈出新。另外,人的思维和行动也要靠肝血的支持,丑时入睡可使人体肝气足,从而思维敏捷、反应灵敏。反之,熬夜者则反应迟钝、工作效率降低、面色青灰,情志倦怠而躁,易生肝病。 2、 饮食 饮食上要以具有保阴潜阳、清肝降火旺的食品为主,比如多吃菠菜、胡萝卜、雪梨、蜂蜜、银耳、百合、莲子、芡实、山药、薏米、花生、核桃、燕窝、猪肝等平性食物,少食辛辣油炸等食物。另外,由于春天万物复苏、气温上升,所以春天无须特别进补,但可多喝点鸡汤,五禽中,鸡与肝相应,所以鸡汤滋肝血、养肝阳。 3、 情绪 肝主疏泄,在志为怒,故大怒易伤肝。《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怒伤肝,肝失疏泄,肝气横逆犯脾,脾失运化,胃失受纳,从而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
|
来自: 新用户56360Bnn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