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树并没有研究和投资过游戏行业,但游戏是一个古老的行业,人类与游戏之间的博弈一直存在,从国家到家庭都有一些规定遏制其发展,但人类游戏的决心不会变化。最为激烈的游戏禁止方案可能还不属于宗教,很多宗教只是建议人们远离游戏。如果大家翻阅一些宗教经典,看看他们真正的取舍关系、价值内涵,可能会看到宗教有一部分是和人的欲望在进行斗争。但与欲望斗争极为困难,现代人连与抖音们斗争的能力都没有,何况还有情节和更为刺激的游戏。佛教中没提及和游戏相关的话题,只是以减少“放逸”来督促自己不要浪费时间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我年轻时流行星际争霸、帝国时代等单机游戏,常常没日没夜的与玩伴联机,网吧里烟雾弥漫,臭气熏天,但玩的时候浑然不觉,尽情投入。后来到了网络游戏时代,很大一部分人认为网络游戏傻瓜一样的升级,挂机没任何挑战,就退出了游戏,我自己就是属于那种。游戏毁人的案例确实有一些,但多数人最后还是归于普通生活,而且有些人就是天然不喜欢游戏。如同中学校园的恶势力大多数会在成年或工作后走向正轨,而有少部分会成为真正的黑恶势力。无论怎样,学校管制永远存在,不会是学生自治的状态。所以,游戏行业永远都会有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管制与整治。同时,又永远有很大的市场。游戏不完全是负面的,这是二元世界的矛与盾。假若没有游戏爱好者的驱动,手机就不用升级,电脑也无须怎么发展。对容量,流畅动作,超级画面的追求才是底层实用技术发展的动力。各种PU的升级都是发烧友们给推动的,新一代的总是给人最佳感受,于是厂商们拼命提升性能与水准。二维到三维,对算力、软件、数据中心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些技术的发展又推动了生产、消费领域的不断升级。推动影像技术发展的不一定是研究所的人,而是无处不在的自拍需求,这个需求驱动商业发展,厂商不断提升其能力让自拍者感觉满意以获取利润,这样不断引导技术迭代升级。所以限制游戏本身的发展是无稽之谈,电子产品、新奇影像的门一旦开启,想关闭就不再成为可能。未来可能是虚拟技术、人工智能参与游戏的舞台,虽然我们不太清楚会怎么发展,但一些卡脖子的技术可能就在其中进行演进。曾经看过FB Oculus如何建立生态虚拟闭环的文章,发现国内相关核心技术落后很多代。这些产品一旦成熟,其自带的网络效应和封闭性对后进者构成了极大壁垒。7月23日,Oculus正式发布并开始推送Oculus Quest v31。该版本将允许开发人员启用实验性的Passthrough API来构建一些混合现实体验并提供给用户。在协作方面,v31将允许用户通过虚拟显示器与远程同事或朋友团队协作,但同时又能访问物理键盘和物理办公桌。在游戏方面,它将把虚拟世界的兴奋融入现实世界的舒适熟悉感,比如说躲在客厅拐角的僵尸。 而中国在经历了虚拟头套的投机风潮之后,真正的核心技术方面储备并不多。所以大部分企业习惯应用建设,而少在关键技术上进行沉淀,经常敲打敲打也是很好的。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与生态场景,在虚拟时代,游戏的上下游就给FB打工,当然还可以延伸到商品销售等各种虚拟场景…… 佛陀曾说,现在这个时代处在减劫当中,在看起来日渐丰满的欲望中逐渐走向深渊,当一些巨大灾难来临,新迭代的人将会感受巨大落差。我们也可以想见,虚拟技术等的成熟会把人带向一个虚拟世界,少部分人依此认清世界的虚幻性,而多数人将陷入更深的沉迷。我们与诸多反对者和支持者的观点不同,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游戏中,人类大部分会追随业力的脚步,人类自己既会是游戏的反对者,也会是游戏的参与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