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笑扬|古典音乐怎么了?

 lylla 2021-08-05
图片

作者/Boyi

编辑/小黑

校阅/宋浩哲

本文共计3253字,预计阅读时间约6分钟。

本期嘉宾

青年钢琴演奏家

周笑扬

图片

对谈人物介绍

周笑扬

旅美钢琴演奏家,博士

“橄榄古典音乐钢琴课堂”特约撰稿人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经典947”频道特约撰稿人

著名乐评人

音乐家推荐人

音乐艺术活动策划人

教育背景 

曾就读于美国犹他大学,美国天普大学,先后获得钢琴演奏专业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以及传媒学学士学位。先后师从北京师范大学郭兰兰教授;中央音乐学院杨峻教授;美国犹他大学鲁宁、邓捷、苏珊·杜梅尔(Susan Duehlmeier)教授;美国天普大学莎拉·戴维斯·碧赫娜(Sara Davis Buechner)教授。旅美留学生涯结束后,周笑扬博士受著名钢琴演奏家埃莉索·维尔萨拉泽(Eliso Vorsaladze)的邀请开始了她的欧洲音乐之旅,成为意大利菲耶索莱钢琴家训练班建立以来第一位中国钢琴家。

工作经历

作为演奏家,她曾在世界著名的纽约卡内基大厅、维也纳金色大厅等音乐厅演奏。连续两年入选费城交响乐团、美国卡内基大厅钢琴家大师课。2017,在美国纽约斯坦威工厂与斯坦威艺术家茅为蕙一同为Spirio 钢琴录制四手/六手联弹作品。2018年,《不想长大的彼得潘》原创钢琴情景剧全球巡演。在过去的2020年,疫情期间她多次参与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古典音乐直播活动,其《交响情人梦》主题讲演音乐会深受观众喜爱。

作为音乐作者,2017她开始为《音乐爱好者》杂志,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经典947”、 “橄榄古典音乐”等国内外古典音乐媒体撰稿,深受乐迷与古典音乐家的广泛好评。2020 年,她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橄榄古典音乐联手出版发行《爱上弹钢琴—钢琴启蒙第一堂课》;“与VIP陪练”联手录制发行了深受儿童喜爱的《莫扎特-土耳其进行曲》钢琴精品课堂。

(向下滑动了解更多)

周笑扬并不是我直接联系到的,而是开饭(我们公众号艺术类主编)推荐给我的,也因为同样是做公众号的媒体人,周笑扬在采访时说道:“一般都是我采访别人,没想到这次是被采访的。”

笑扬是个很开朗的人,并且与瓦格纳是同一天生日,她说:“虽然我和瓦格纳有这样的缘分,但更让我动容的是舒曼的音乐。我经常去德国杜塞尔多夫的舒曼故居去看他生活过的痕迹,他是第一个让我懂得音乐的作曲家。”

“遥远的相似性,”笑扬说,“舒曼要表达的,就是我内心想表达的,他的音乐是有超越性的,甚至是符合当今社会下的审美,比如说他的曲子普遍不是很长,某种程度上能对应上现在的流行歌曲。他的人生也很幸福,能有克拉拉一样的爱人。”

我对笑扬说,拥有最幸福人生的作曲家可能是海顿。笑扬觉得,海顿的活法就像是今天社会上艺人的活法,他的作品有点千篇一律,交响乐也没有给笑扬带来多大的感动,但他赚足了钱,有了很好的生活。

01

走上歧途?

马友友、郎朗、欧阳娜娜等,如今当红的古典音乐教育背景下的明星被大众津津乐道的并不是ta们演奏的严肃音乐,而是跨界、上综艺和很多的商业行为,这说明真正的古典音乐已“死”吗?

德国作曲家、钢琴家Moritz Eggert在德国《每日镜报》发表的文章中提出这样的观点,他认为古典音乐早已“死亡”,但没有消失,而是作为行动缓慢的、正在腐朽的“僵尸”,每年有大量的音乐院校培养出古典音乐的演奏家,而他们也只不过是延长这个“懒惰僵尸”寿命的新鲜血液。

笑扬是钢琴家、媒体人、策划人,拥有多重身份的她,自然观察的角度也不同,以下是她的口述。

“古典音乐家不得不走上歧途。因为比起明星的薪资,古典音乐家多年的教育、训练显得苍白。在美国,音乐类的教育、大学的音乐专业如雨后春笋一般,量上去了,但除了茱莉亚音乐学院,柯蒂斯音乐学院这种有财阀支持的院校,其他的学校水平参差不齐。而这些有资金支持的院校,就像是富人打高尔夫的行为一样。

“我在费城交响乐团做剧务的时候,有一个'Young Person Program’,是为了吸引年轻的精英大学学生作为他们乐团未来的金主。49美元一张票,就可以在天台的派对上认识费城交响乐团的资助方和乐团里的团员,很多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其他学校的大学生就会用这种方法结识一些上层社会的人,这是美国的方式,但不可否认的是社交是古典音乐必备的技巧,人脉也是古典音乐家生存下去的刚需。

“2018年2月,我跟着韩国钢琴家赵成珍(Seong-Jin Cho)在美国巡演,九天弹了十场音乐会,很多韩国的小姐姐买机票从韩国来,每场都不缺席。这给我一种感觉就是古典音乐一定要有偶像,这些追随者很多都是音乐专业的学生,或者是单纯喜欢赵成珍这个人。我觉得现在古典音乐中的偶像太少了。”

钢琴家: 赵成珍

02

演奏者;

音乐家;

艺术家

偶像亦或是榜样,是可以作为我们的精神支柱的,世界上有两种追星方式,一种是不断衡量自己与偶像的距离;另一种则不衡量。但就像笑扬说的,古典音乐中的偶像太少了,在这个谁都可以作为老师的时代,唯有古典音乐是没那么容易糊弄事儿。

古典音乐家每天都要练琴,就像是饭店的厨师总要磨自己的刀一样,不磨就会生锈,问题是我们要一直当做好菜单上每一道菜的厨师吗?

“我研究生二年级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像是学体育的,”笑扬说,“我难道不是音乐家吗?Pianist是钢琴家,Musician是音乐家,钢琴家是干活的,要演奏作曲家想要的;音乐家是制造音乐的人,是上升到精神高度的;艺术家就是传播概念的了。陈丹青说文艺复兴的时候是没有艺术家的,每个人都是工匠,好的工匠就是艺术家。这句话很触动我,只有技术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时,才会触及到艺术。用美术反推就会更好理解,那些看似乱画的艺术家其实功底都是很好的。他们明明知道怎么能画的好,可偏偏要画的很笨拙,这就是艺术家。”

图片

03

古典音乐的现在

“我发现很多古典音乐家的音乐会曲目、受众、定位、媒体的宣传等等,都很不到位。我之前给韩国音乐家做策划人的时候,发现韩国对音乐家的定位是很准确的。反观中国的经纪人或者是策划人,只是联系几个剧院,卖卖票而已,完全没有把音乐家当成一个可以培养的艺人,只是当成'活儿’。这很可怕,因为古典音乐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做起来的,一个艺人可能需要十年,这之间的经纪人换了一个又一个。”这是笑扬要做策划人的原因。

笑扬很喜欢古典音乐,也做了很多推广古典音乐的事情。在我们之前的文章:夏鹏|以前有的,未来还在中说道:“创造性是要艺术家负责的,不是媒体的责任。”艺术家负责创造,媒体则负责传播正确的价值观还有尽量介绍、推广形而上的艺术。

笑扬说:“我之前一直在给橄榄古典音乐撰稿,古典音乐的文章给我感觉就是阅读量很低,阅读量一万的就已经算是爆款了,基本上都在一千左右。大概古典音乐的'真粉’也就是这一万人,这一万人当中百分之八十、九十是乐迷,真正音乐专业看文章的不多!因为学古典音乐对于文字是没有热情的,他们对于文字的诉求就是能不费神地看到底。对于古典音乐的传媒来说,图要多,用图作为分隔,尽量用图让读者扫到一些有用的文字。

“古典音乐家很多都是不思考人生的,也不记得一开始为什么要学,总是抱怨生活,抱怨自己的才华被埋没,但变成这样大部分也因为ta们自己,ta们又要名利,又要追求艺术,不能兼得的。”

图片

艺识观

       的「观」      

“在中国,大部分人把音乐作为给考试加分的一个工具,这种功利心在某种程度上伤害了艺术,也让琴行把考级这件事做到了极致。能欣赏古典音乐很难,学习它就更难了。”笑扬的这个观点我很认同。

其实,大众根本不需要都成为古典音乐的乐迷,甚至也不必须接触过,因为没必要。这一句话不是说给大众听的,而是音乐从事者,没有人必须要觉得你的东西好,也没有人必须要了解,何必“绷着”古典音乐高贵的架子呢?我们能做的也就是做好各自份内的事。

最后,我想用周笑扬在采访中说过的这句话作为结尾:“在这个行业久了,就觉得要像水一样,先让自己软下来,再去滋润这个行业。”

参考资料:

  • http://ent.sina.com.cn/c/2009-04-28/12102494844_2.shtml?from=wap

  • https://causa./kultur/ist-die-klassik-noch-zeitgemaess/die-klassik-ist-nur-noch-ein-faulender-zombienbsp.html

一个泛化的角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