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当代最具收藏价值书画家——欧阳波

 泊木沐 2021-08-05

欧阳波,1960年出生,湖南省益阳人、1975年下乡到原益阳县天城院公社。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油画学会理事、湖南版画学会秘书长。

参展及荣誉

1985年《我下放的地方》参加湖南首届油画展。

1987年《自画像》参加《湖南青年艺术家集群展》,在中央美院陈列馆展出。

1993年《关注、期望、腾飞》在北京参加全国第三届体育美展。

1997年《摇篮》在上海参加全国第四届美展作品被国际奥委会收藏,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签发收藏证书。

1999年《中国足球不要重男轻女》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在北京展出并获全国优秀奖。

1999年《窑山秋韵》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在汕头展出。

1999年《北约致巴尔干》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在深圳展岀。

1999年与李路明、颜新元老师合作的油画《向现代致意·升·腾》被国际金融中心收藏。

1999年湖南卫视专题片:《知青画家欧阳波》。

2004年《湖南印象》参加亚洲海报展,在首尔展出。

2007年《何凤山先生肖像》被以色列国家收藏。

2013年以中国的辛德勒“何凤山先生为主题的《生命的签证》入选湖南省文化厅组织的“湖南百年”并获二等奖。此画被“湖南百年”组委会收藏。

2013年欧阳波山水画专题展《漫步在茶马古道》在广州展出。

2015年完成世界反法西斯七十周年的抗日题材《萧山令》连环画册。

2018年在广东画院举办了《人文潇湘》展览。

2019年《漫步在茶马古道》第二回展在上海展出。

2020年《茶乡》连环画完稿并发行。

《知青点记忆山水篇系列之一》138×34cm

“知青”画家欧阳波

许多做艺术的人在成名后不喜欢人家在其“尊称”前加一个定语,比如“工人作家”“农民歌手”“军旅画家”之类,似乎这样就会降低一些身份。画家欧阳波是一个例外。这些年来,我向我的朋友们介绍他时每每会说,欧阳波,益阳人,我的同门师弟,1978年下放到益阳县天成垸,知青画家。他总是谦谨地浅浅一笑,很受用似的。

《知青点记忆山水篇系列之二》138×34cm

欧阳波科班出身,成名很早,20出头,即有油画作品《我下放的地方》入展湖南省美术大展,1999年,未届不惑,便有3件作品同时入展(跨国画、设计两届)第9届全国美展,其中《中国足球不要重男轻女》获优秀奖,这让他在益阳美术界声名鹊起,在湖南画坛有了一席之地。

成名后的欧阳波不为“声名”所累,不激不励,将创作重心坚定到了自己的家乡益阳,回到了“我下放的地方”。欧阳波不但不忌讳自己曾经的“知青”身份,而且,在他近20年来的创作中,越来越凸现出一种时人鲜见的独特而浓烈的益阳气息、知青气息。

《知青点记忆山水篇系列之三》138×34cm

“知青”是共和国特殊年代的特殊现象。从上世纪60年代中到70年代末,全国上千万城镇应届初、高中毕业生被“一刀切”式的“上山下乡”到农村“插队落户”。其中顶尖而幸运者,成为时代的弄潮儿,而绝大多数则被时代的重重大浪所淘洗。庞大的知青群体有3个特质:一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从小受到革命的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熏陶,爱国之心强烈,初心难忘;二是受“文革”浩劫的厄难,普遍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中、小学基础教育,不少人仅认得几个字而已,是没有什么“知识”的“知识青年”;三是知青群体受到社会的巨烈动荡和巨大变革的反复“锤炼”,其“抗击打能力”超强,往往有异于常人的“霸蛮”精神与突破能力。这一点,在“文革”结束后,与“伤痕”文学同步出现的,以知青画家和知青题材为主的美术创作上独领风骚的“伤痕美术”,和稍后的“美感美术”上体现得尤为充分。以如程丛林的《1968年×月×日雪》、王亥的《春》、何多苓的《青春》等一大批青年美术家和美术作品,兴起并推动、完成了具有当代美术史意义的美术创作从“伤痕”到“美感”的情感过渡和样式过渡。这一过渡完成后,从1990年代开始,在人们的视野中,知青题材的创作日见式微。

《知青点记忆山水篇系列之四》138×34cm

欧阳波却以一个知青画家的身份一意孤行地“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1985年,25岁的欧阳波创作那幅油画作品《我下放的地方》开始,他即与自己“下放”的地方、自己的家园——洞庭湖畔——结下了血脉之缘。

欧阳波画人物,《国际义士何凤山》《抗战名将何宣》《湖南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益阳金家堤支部》《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无一不饱含对家园湖湘文化孕育出来的菁华国器的由衷尊崇和从心底流淌出来的艺术表达;欧阳波画风景,《老家益阳》系列、《益阳民居》系列、《明清古巷》系列、《知青点的记忆》系列……无一不洋溢对家园挚爱而浓郁的情愫与雄浑而明丽的赞歌般的艺术辉光;欧阳波画花鸟,一笋一竹,一雀一鸟,一果一蔬……无一不充满他对家园的梦寐之恋和师先贤,师造化,而又有别于先贤,中得于心源的笔墨情韵。读欧阳波的画,一种唯家园,唯浩浩洞庭特有的“忧乐”气象扑面而来。

《知青点记忆山水篇系列之五》138×34cm

我喜欢欧阳波,喜欢他倾数10年之力对油画、国画、版画、连环画乃至雕塑、艺术设计等诸多美术门类的深耕与累累硕果,并着力将这些艺术门类融会贯通,从而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欧阳面貌”,奏响着一支支出类拔萃的家园交响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欧阳波成为了益阳关于知青、关于家园的一张美术名片,一块闪光的艺术招牌;我喜欢欧阳波,喜欢他对创作主题“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狠劲,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他悟得了个中真谛;我喜欢欧阳波,喜欢他“学者当树其帜”的韧劲,立足于自己的家园,立足于洞庭之湄,一步一个脚印地不断走向新的天地,成就新的境界。

张海燕庚子夏至于古城益阳

《知青点记忆山水篇系列之六》 68×68cm

《知青点记忆山水篇系列之七》 68×68cm

《知青点记忆山水篇系列之八》 68×68cm

《知青点记忆山水篇系列之九》 68×68cm

《知青点记忆山水篇系列之十》 68×68cm

《知青点记忆山水篇系列之十一》 68×68cm

《知青点记忆山水篇系列之十二》 68×68cm

益阳名人故居系列之一《何凤山故居》68×68cm

益阳名人故居系列之二《叶紫故居》68×68cm

益阳名人故居系列之三《黄自元故居》68×68cm

益阳名人故居系列之四《周扬故居》68×68cm

益阳名人故居系列之五《曾士峨故居》68×68c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